-
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文丨Alice 编丨KK近年来,关于“名校生就业难”的讨论频频登上热搜。从北大毕业生做饭堂阿姨,到985硕博入职县城中学。这种高开低走的现实,正冲击着一代人对高等教育的预期。“学历贬值”本就引起了不少讨论,那么这一代中国年轻人面对日趋残酷的就业市场,能做什么?又做了哪些改变?清华硕士自费学厨,名校高学历纷纷“下沉自救”就业一年难过一年,不是空穴来风。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达到1222万人,较2024年新增43
发布时间:2025-07-07
-
东营市“重学育能”教学研讨会上,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资料图片《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学习型社会全面形成”是重要指标之一。纲要特别强调“主动适应学习方式变革”,确立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发展导向。东营市胜利教育管理服务中心自2019年开始就以培养终身学习者为目标,推动以“自主、互促、深度”为内核的内生学习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区域内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内生学习的价值内涵及特征内生学习是指学习者基于自身的兴趣、需求、认知结构
发布时间:2025-07-07
-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会感慨现在的孩子似乎有着超乎年龄的清醒与成熟。就拿我老公发小的儿子来说,高考取得633分的优异成绩。在很多人眼中,这个分数完全有冲击985、211高校的实力,然而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选择——报考了南华大学核电力特岗生。
985、211高校代表着顶尖的教育资源、广泛的人脉资源以及更高的社会认可度,能考上这些高校仿佛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了成功的大门。但当我深入了解南华大学核
发布时间:2025-07-07
-
西南联大教授周培源所授“理论力学”课程讲义。资料图片在北京大学校史馆内,收藏着一本“理论力学”课程讲义。这门课程的讲授人,是时任西南联大教授、后来的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 在西南联大物理学系任教期间,周培源因空袭移居郊区。为了学生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一门3学分的课程,他必按每周3次来校授课,不辞数小时辛苦跋涉,并视为当然。这种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深受学生的敬重。 当时,西南联大物理学系可谓大师云集、俊采星驰。教授中有对我国物理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有学术造诣很深的周培源、吴大
发布时间:2025-07-07
-
凝聚共识 擘画蓝图中南大学整装再出发7月2日中南大学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暨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总结大会在潇湘校区中南讲堂召开会议全面总结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成果为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规划路径全体在校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校教指委委员、校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二级教学单位相关负责人、本科生院全体成员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常务副校长陈翔主持会议。学工部、研究生院、信网中心、材料院、机电院、土木院、生科院、建艺院聚焦“培养体系建设”“课程内容设计”“师德师风建设”“AI赋能本科教育”等主题,围绕大讨论开
发布时间:2025-07-07
-
在当今社会,公无疑是众多求职者眼中的热门选择,其竞争之激烈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一场公中,一位女生脱颖而出,笔试成绩比第二名足足高出了8分。
这8分的差距,在公这个语境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公中,哪怕仅仅高出1分,都有着明显的优势。而这位女生高出8分,几乎可以说是断层领先。
在面试环节,通常来说,面试成绩的分差相对笔试会小一些,第二名就算在面试时表现得非常完美,要想
发布时间:2025-07-07
-
为破解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单一、资源有限的难题,济宁市金乡县中心小学主动作为,与济宁市金乡县档案馆深度协同,构建馆校协同育人“教联体”机制。学校立足育人需求,深度挖掘并活化档案馆“沉睡”的档案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生动的育人素材,携手档案馆共同打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立体的“大思政”实践课堂,探索出可复制的县域育人新路径。一、机制协同:学校主导,共建育人共同体“教联体”是协同的核心。中心小学发挥主体作用,积极联动档案馆,共同开发、实施、评估思政项目。学校将档案馆定位为重要的资源支持方和“第二课堂”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07
-
7月6日,有网友发了一篇短文,描述某地一中3名高分考生,没有按照学校和的希望,去填报清北冷门专业,助力学校的“清北梦”,而是填报了上同为华五的上交和复旦的热门专业,班主任非常失望,解散“清北群聊”,引发网友热议。班主任的解散宣言有几个意思:一是庆贺3名考生包揽年级理科前三名;二是痛诉3名考生的倔强不听劝,没有报清北,报了复旦上交的热门专业;三是指出他们的行为让学校的清北梦碎,对不起学校的百万付出,老师的倾情陪伴,一中人的期待;三是描述3名考生不听劝的行为对班主任的打击;四是希望班上其他学生要回报
发布时间:2025-07-07
-
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环境中,保研成为了众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升学途径。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高达90%的保研失败案例,追根溯源,都源于大一时期的无知懵懂。
大一,本应是大学生活的起点,是为未来四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但很多同学在初入大学的新鲜感和自由氛围中迷失了方向,没有意识到保研这场“持久战”已经悄然打响,没有对保研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规划。
等到大三,当周围的同学开始为保研积极准备,自己
发布时间:2025-07-07
-
在每年高考放榜之后,各大高校的招生大战便如火如荼地展开。其中,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国内顶尖学府,常常为了争夺高考状元而争得不可开交。校园内外、线上线下,各种招生策略层出不穷,只为了能将那屈指可数的状元招致麾下。从丰厚的奖学金承诺,到特殊的培养计划,甚至为了一个状元不惜动用多方资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却压根不凑这热闹,仿佛置身于这场喧嚣的招生大战之外。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究
发布时间: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