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节演讲稿
大家好,我叫汪晓华,是浮梁一小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我在学校担任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兼学校副校长(分管教学教研工作),我就像是扎根在教育事业这片土壤里的一棵芳华,奉献自己的青春,绽放着自己的光彩。。
1993年,年仅17岁的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凭着对教育一份真挚的热爱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朴素信念,把当好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当作了矢志不渝的追求。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逐步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讲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能力。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相结合,因人施教,发展个性,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让优等生吃饱,让中等生吃好,让后进生爱吃。”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因为自身的勤奋与努力,我的教学工作得到学校、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1997年我获XX市青年教师“五项全能”一等奖,20xx年评为XX县优秀教师,市首届“十佳辅导员”,XX县首届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20xx年获全国优秀电影课题的优秀实验教师,XX市首届“春华秋实”杯语文现场课竞赛一等奖,20xx年评为全市优秀教师,县师德标兵,20xx年被评为“德艺双馨”教师,20xx年评为小学特高级教师,江西省首届学科带头人,市优秀班主任,还被聘为省电化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学科专家,XX市家函讲师团讲师。近百篇论文获国家省市级一、二等奖,多篇论文发表在教学期刊上。
20xx年,我被组织任命为县一小党支部组织委员兼副校长,从一名普通教师走上领导岗位,深深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更加勤奋好学,追求上进,以优秀的教学理念作为思想先导,不断提升了自己的管理水平,用专业的教学管理知识,充实育人实力。在工作、生活中,我团结同志,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教师创建了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并身体力行起模范带头作用,关心他人、鼓舞他人、支持他人、理解他人。特别对青年教师,更是言传身教,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学校教学中的中坚力量。我还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建立了学校——教研处——课题组——实验教师四级管理网络,并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培养了一支科研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目前,我们学校已完成国家级和省市级规划课题12项(20xx年我主持了国家级课题“优化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已结题,并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我还带领学校年轻教师建立了浮梁一小语文名师工作站,顺利承担了全省网络名师的培训任务。
生活中的我是一位温婉宽厚、善解人意的朋友。谁有病有痛,我会组织学校其他教师前往;谁家里有什么困难,只要力所能及我都会不遗余力;对刚结婚或生小孩的教工,我会登门祝贺;对退休在家的教工,逢年过节去慰问,学校有什么活动,也总忘不了把他们请来参加。作为党员教师,,我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作风上严格要求,生活上主动关怀,工作上大胆使用,使青年教师倍感组织的温暖,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青年教师多达10人以上,他们也正在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主力军。有些年轻教师认为自己接手的班级属于后进班级,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习基础又差,十分抱怨。我听说后,找到该教师,耐心地与其交流沟通,将心比心,诚恳地指出其思想认识上的不足:要知道“十个手指都有长短”,何况是活生生的孩子。孩子总是在成长的,需要老师多关心,多鼓励,陪孩子一块成长是老师的幸福。如果我们给孩子多份阳光,多份雨露,孩子就能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若干年之后,能将我们牢牢记住的,说不定就是我们当年鼓励的那些孩子。这样一来,这位老师解开了心结,放下思想包袱,热情地投入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取得很大的突破,孩子们的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对老师如此,对学生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在日常生活中,我总是走进学生们中间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班级管理中,我更是实施“耐心教育”,对学困生、单亲生、留守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主动为他们克服成长路上的困惑和困难;我还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坚持进行家访,做到了“以情动人,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以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抓住闪光点进行爱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
无私奉献终不悔,漫洒丹心绽芳华。我会满腔的热情,脚踏实地地做了一名优秀的党员,一位美丽的教育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