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ǔ náo zhēn zhì jìng mì zī rùn gē bǎn
( ) ( ) ( ) ( ) ( )
qī liáng méng lóng bào yuàn kuí wú juàn liàn
( ) ( ) ( ) ( ) ( )
二、用“___”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血(xuě xuè)液 屏(bǐng pǐng)住 运载(zǎi zài)
扁(piān biǎn)舟 唱和(hé hè) 刚劲(jìng jìn)
三、认真分辨,再组词。(5分)
莓( ) 撕( ) 驱( ) 蹑( ) 邀( )
霉( ) 撒( ) 躯( ) 摄( ) 遨( )
四、补充词语。(4分)
苟延( )( ) 和( )可( ) ( )( )安席 庞然( )( )
五、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望”在字典里有几种解释。A.探望 B.名望 C.向远处望 D.盼望 希望。下面几个词语中,应选哪种解释,填在括号里。 喜出望外( ) 德高望重( ) 遥望( )
2、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 )地来往。A.左冲右撞 B.熙熙攘攘 C.知己知彼 D.知难而进
六、语言积累。(6分)
1、写一句爱国名言。 。
2、写一句有关环境保护的标语。 。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民无信 。这句名言选自 。告诉我们 。
七、按要求写句子。(3分)
1、太阳照射着大地。(把句子改写得生动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阿姨对小英说:“你妈妈出差了,今晚你就到我家来吃饭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年级二班的同学通过并计论了保护母亲河的活动计划。(修改病句)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2+2=7分)
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 , 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 ,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 ,进行
计算。《詹天佑》
2、我们热爱大地,就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 _______一样。因为我们深知: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3、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 ;一个是 。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 和同样 。《怀念母亲》
九、课外书屋。(9分)
1、“绿山墙”是( )。A一个人名 B一个城堡 C一堵长满青苔的墙 D一个农舍的名字
2、安妮来自( ) A孤儿院 B工厂 C富人家庭
3、秃鹤的光头从( )年级开始不让人家摸?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 D、四年级
4、安妮第一个交得朋友是芭里太太的女儿 。
5、安妮为做夹心蛋糕,不小心把镇痛剂放进去。引起了 风波。
6. 《草房子》的作者是 ,我还读过他的 。
8、写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1)三气周瑜: (2)割须弃袍:
十、阅读:(8+11=19分)
(一)《山中访友》(8分)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见 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 弯 弓)着腰,(俯身 低头)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 仍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 、流淌。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掉。(2分)
2、用“______”画出具体体现老桥德高望重特点的句子。(1分)
3、作者把老桥比作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仅写出了桥的______________,而且也突出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古桥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3分)
6、文中画“______”线的部分,是作者走进森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___________。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风雨车上
深秋的北方,寒气逼人,偏偏天又下起了浙淅沥沥的小雨,“上班族”们纷纷诅咒鬼天气。公共汽车满载着乘客像蜗牛似的在风雨里艰难地爬行。
车上,他端端正正地坐在第三排的座位上,一身整齐的军装与屁股下的座位极不相称。但他似乎并未顾及自己是军人,就那样脸朝着车内,背靠着车厢板,稳稳地坐着,就连站在自己面前的老人都装着视而不见。
人们开始议论,“现在着这些当兵的心安理得地坐在座位上……还学雷锋呢?……”他的脸红了红,但还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
他准备下车了,刚巧从车门又上来了一位军人,他马上身叫住了他:“同志,请到这儿坐!”人们有些愤怒了。但就在他说完话的一瞬间,一股寒风涌进了车厢,人们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再看他坐过的地方,一个脸盆大的窟窿出现在他背靠的位置,他的后背已经湿透了。后来的那个军人立刻心领神会,用和他同样的姿势又端坐在那里。车继续向前缓缓地爬行……
1、用“ ”画出第一自然段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句话是把 比作了 。(2分)
2、你读懂短文了吗?联系上下文,试着解释一下下面的词语。 (2分)
心安理得:
视而不见:
3、听了人们的议论, “他的脸红了红,但还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你能说说他的脸为什么会红吗?(2分)
4、“他准备下车了,刚巧从车门又上来了一位军人,他马上欠身,叫那位军人坐他的座位。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2分)
5、如果你在车上,一定有许多话对这位军人叔叔说,那就快动笔吧,把你的心里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吧。(限50字内) (3分)
九、习作。(30分)
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同学乱丢垃圾,有的同学浪费用水,还有的破坏花草,请针对这些同学的不良现象,向他们写的一份建议书。要求:注意建议书的格式,语句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