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沈大利(山东省临沂第四实验小学 276000)
摘要: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要从小培养的。教师要以生为本,回归本真,注重对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注重研究培养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方法措施,才能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提供帮助,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为学生成为祖国未来栋梁之材做好铺垫,为祖国的未来培育人才。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题能力 培养的方法
解题能力是能让学生受益一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用适合于学生的方法来培养其数学能力是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本文阐述了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并提供一些案例便于参考。
一、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意义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他们学习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如果没有较强的数学解题能力,那么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会很吃力。首先,足够强的数学解题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数学题目,有有助于学生适应各种变化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在考试时不慌不乱,有所准备。另外,从小培养数学解题能力,有助于学生以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1.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其实践能力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其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只有通过动手才能更了解知识的内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意识。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摸索出更多的东西,这些收
获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例如,在数学五年级下册的观察物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学校提供的教学工具,或者是自己准备一些正方体模型进行学习。这些模型要大小一致,形状一样。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用这些模型来搭建不同的形状。搭建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观察其他学生所搭建的模型,并分别从正面、侧(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把不同方位的图形画下来。然后再让他们根据自己所画的图形来推测原有的模型。这是一个从观察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手和脑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抽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这让学生在面对类似的题目时,都会有着更深刻的解题意识。
2.督促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其解题能力平时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讲解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学习知识点,更要让学生练习知识点对应的题目,并且各种题型都要有所涉及。只有在平时多接触题型、多总结经验,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如果学生一时无法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意义,也可以通过练习总结来学习知识点的本质。这是一
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的分数的加减法一节时,学生就要注重多练习。这一节的内容分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不管是哪一种,
No.21 2019
73
效提高学生的效率。其次,较强的数学解题能力,象的平面图转化成了现实生活的立体图,有利于培
实践,他们才能更直观地了解到知识本身的含义,个从知识点到习题,再从习题回归知识点的过程。
陶行知2019
JIAOXUE GUANLI YU JIAOYU YANJIU
都需要学生反复练习和总结,才能把这部分的知识学好,学扎实。这部分知识是数学运算的基础,是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在练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口算答题卡和手算答题卡。像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口算来进行学习,而异分母的加减法就要进行手算和验算。还可以每天写2到3张的答题卡并让家长进行批改,要保证每张答题卡的正确率,如果正确率达不到,或者是正确率达到了,但时间过长,也是不可以的。
教师要认识到课后练习对于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性,只有勤练习,多总结,才能让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才能使他们在考试的时候不慌不忙,不骄不躁,才能让学生在学习高难度的知识的时候,有着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重
视练习,重视总结,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让知识得到实践与应用陶行知先生强调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陶行知先生曾表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在他看来,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教师也应该有这种思想,有这种意识,不能让学生只是单纯地学习内容,却忘了最重要的实践。
陶行知先生认为,即使在社会上也要注重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如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圆柱与圆锥”的教学中,学生要学习关于圆柱以及圆锥的表面积、侧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关于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对公式已经完全熟记于心,然后才有条件去实践运用。因为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圆柱和圆锥。它们高低、大小不同,但是有着相同的“身份”。而当学生遇到这些物体的时候,他们便可以运用数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如测量圆柱体的生日蛋糕外包装盒的面积及圆柱体体积。我们可以利用家中的尺子来测量需要的数据,用公式来计算出这个纸盒子的面积。也可以
74
No.21 2019
根据公式,计算出圆柱形蛋糕的体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地寻找数学知识的身影,让他们了解关于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总之,让数学知识走入生活,数学知识才会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才会绽放数学的光芒。
4.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强化学生解题能力数学解题能力是学生学习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如果学生掌握了足够的数学解题方法,那么在以后面对更加高难度的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减轻他们的压力。众所周知,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去进行实际问题解答,如果没有较强的数学解题能力,再多的知识点也没有了应用的地方。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并通过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两位数的乘法板块进行学习时,就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九九乘法表的背诵,在大部分学生完成背诵任务后,教师再为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两位数乘法例题进行了解,并在课后,为学生布置几道涉及两位数乘法的数学题目,让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在课后,对相关知识、技能进行实际运用,让课后作业成为连接知识与实际的桥梁,促进学生知识吸收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结语
教师应该时刻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为了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数学,更轻松地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运用这些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并加以实践和总结,不断调整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承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148-150.
[2]张辉蓉.数学解题教学是非之争及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0(05):38-42.
[3]江凤钗.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J].教育评论,2008(03):166-1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