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科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来源:华佗小知识
小学科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戴摘要琳 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教研室 江西・上饶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 实验探究科学素养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23.6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本文就如何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 验器材的过程中必然要细读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方法,必定细 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科学课 看教材,对课本有提前预习的准备,进而对实验目的要求、实 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探究活动作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 验方法有深刻的认识,为上课做好实验作了心理上和思想上 在活动设计中缺少明确的目的和目标,有序的操作过程,整理 的准备,为做好实验作了铺垫。例如《运动的方式》让学生自 分析数据的科学素养,那么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之后,学生可能 己准备实验材料,学生就会认真研究实验方法,需要用到哪些 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肯定还是一片空白,他们在实验能力上其 材料,材料在实验中如何使用,这样才能够做到明确操作要求。 实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 科学实验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科学教学实践,从以下几 个方面来谈谈小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办法。 1明确实验目的 3明确分工合作,注重资料分析整理 从现象到分析,到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 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 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实验过程中 动手做实验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在观察事物,做一件 发挥作用,都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都能细致观察实验中产生 事前,只有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才能使他们把注意 的现象,都能学会记录实验数据,都能参与讨论,分析实验数 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情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因 据,分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都能学习归纳总结实验结 此,每次实验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也就是让他们明白为 论。但是,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探究实验活动的情况 了研究什么做这个实验的。可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常常 并不令人满意。虽然说小学生喜欢做科学实验,但是实际现 出现这种情况,学生动手做实验时,兴奋不已,个个争着要实 象是有些学生还是不愿意动手操作,如何解决部分学生不参 验,可是很少有能够按照实验要求去做的,整个活动场景都是 与实验活动呢?首先,教师给每一个学生安排任务,让他们明 看似热热闹闹,但是整个活动都是无效的。之所以出现这种 确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并且要安排学生 情况,都是因为学生缺乏有目的、有条理地去完成探究实验任 做实验时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可以同一个实验要求每一个人 务,没有对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作仔细的观察,没有把观察到的 都来做一次,确保人人动手做实验,锻炼每一个学生的动手做 现象、实验数据及时记录下来,也就无法得出实验结论,学生 实验的能力。还可以要求实验小组的成员有分工,有协作,大 做实验具有盲目性,只有让学生读懂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实验 家轮流动手做实验,轮流观察实验现象,轮流记录实验数据, 方案,学生才能对做好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较好地完成实 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在现实的教学中不难发现, 验,提高实验效果。例如《磁铁的磁性》这节课,在实验前就要 学生喜欢做实验,但往往不愿意去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 向学生说明做这个实验就是要研究磁铁能吸铁,各个部分的 强弱是不一样的,要学会比较。 2明确操作过程 的现象,不愿意去主动用笔记录观察到的实验数据,等到要使 用实验数据时,却没有完整的实验数据可用,也就无法通过对 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来归纳总结实验的结论,那做实验  每个学生的实验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的重 也就没有达到做实验的目的,实验几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是往 作为教师,首先要知道教师就要给每个实验小组的成员明确 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 地分好工,安排好实验小组成员各人的任务,实验时要求实验 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 小组成员各行其事,有条不紊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观察实验过 前要明确操作过程。为了不遏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 程中产生的现象,获取有效的实验数据,保证实验顺利有效地 生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明确 完成。 操作过程。有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做好实验,都会亲自动手 总之,教师只要能够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充分调动学生 准备实验器材,样样亲历亲为,而不需要学生动手参与准备实 的实验积极性,紧紧抓住实验目的,密切关注实验操作过程, 验器材,担心学生准备实验器材有困难,或担心学生找不到所 观察现象和得出结论这几个要点,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 需的实验材料,无法完成课堂上的实验:或担心学生准备实验 验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从 材料有危险。其实,教师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担心,不要担心学 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生不能准备好实验器材,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实验器材,有很多 好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准备实验器材不容 参考文献 易,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在准备实 [1]科学(3—6年级)新课标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8 一科教导刊r电子版J・2014年第l2期r下J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