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初中生说明文写作教学

来源:华佗小知识
Value Engineering ・2l3・ 浅谈初中生说明文写作教学 Discuss on the Exposition Writing Teaching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张雪松Zhang Xuesong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校,哈尔滨150500) (Harbin Hulan Distirct No 4 Middle School,Harbin 150500,China) 摘要:初中生语文综合能力以写作能力为最高,写作能力又以说明文写作为最难。现根据多年来初中语丈教学经验,针对初中生说明文写作 的教学技巧作简要论述 Abstract:Writing ability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Chinese integrative competence for jH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hile e xposition writing is the most diiculft in writing capacity,writing,combined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 in language teaching,expository writing teaching skill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briefly summarized. 关键词:初中生;说明文写作;教学;技巧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expository writing;teaching;skills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6—43l】(2010)09—0213-01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 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之后,有助于将来独立的求知与研究,所以, 这也 容。如果说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议论文又以理服人,那说明文则是以 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他们学习的结果,知明人。以情感人往往有情节,以理服人往往有事实,这都是可以在 是“动手做”的道理所在。 其次,成文的演练需要先说话后作文。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一种 生活中寻找到的素材。而以知明人则相对较难,因此,最好不采用集 中教授的方式,而采用感受、实践、归纳的方式。 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就是一种 认知心理学认为,写作内容知识就是言语信息,它的本性属于 “有声语言”的文本:它与教师的询问、评价语言形式对话:其他学生 陈述性知识的范畴,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以及事物之间的 即使没有参与对话,但思维在“对话”。先说话后作文,就是强调把口 关系、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语表达和文字表达结合起来。把一件事说明白了,才可能写明白;人 写作内容知识主要有主题知识和读者知识构成,而写作主题知识是 对事物的感知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说话比较简单,写成文章就比较 最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决定作者是否“有米下锅”、“有物可言”。作 复杂;说总比写快,先动口说,说的内容有偏差,“改口”比改文章容 者知道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东西越好。写作内容当然来自生活。巧 易:说得好现场就能获得好评,感受成就感的周期短,反馈及时;先 妇难为无米之炊,欲“炊”必先有“米”,然后才能表现出“巧妇”之 说就能把作文思路先演练一通,写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作文则是书 “巧”。这几句俗语道出了内容与技巧的关系。可以设想,教师要求学 面语言的文本、有声语言文本在先,书面语言文本在后,有利于“我 生写说明文而学生对说明对象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就没办法写。 手写我口”,形成语言生活化、朴实、自然的风格。这也是一种“语文 同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说明文写作也需要先解决写作内容的 综合活动”。 问题,至于写作技巧,当有了内容后才能考虑。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 再次,从“动手做”获得写作内容,从“动口说”获得写作演练,接 上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说明文的写作内容。 下来自然要涉及到写作技巧。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获得写作内容之 首先,写作内容可以从“制造事件”入手,使说明文的写作具有 前就一股脑地把写作技巧告诉学生,学生很快就能得到这些知识, “情节性”,以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只是说明文写作内容的获得,要 但是,因为没有亲身实践,没有发现,没有尝试主动解决问题,只能 比其他文体更艰难。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说明文写作指导上应尝试 被动接受这些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很难转化为能力。 “先动手做,后动手写”的技巧。 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这种先个别后一般的程序认知能力进行迁 动手做,是获得说明文写作内容的有效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几 移。当说明对象不需要亲手制作,而是一个具体事物,则通过观察调 类: 查等实践活动,把从前的自我设计与选材、制作转换为别人的设计、 第一类,亲手制作某种模型(如桥梁、车、房屋等),然后将设计 选材、制作。虽然不是自己的操作,可是自己操作过,明白其中缘故, 原理、所用材料、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结合数学、物理、生物等学 自然说的清楚明白。甚至可以把这种能力迁移到不是具体事物,而 科有关知识,制作教具或动植物标本,然后将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 是抽象事理的说明对象上来。有了对说明对象特征的认识,又要进 以写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步让别人明白,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说 还可以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系统的认识。第二类,结合劳动技术可 明。这些就是写作技巧的策略性知识。从逻辑上讲,这是归纳推理, 制作手工艺品,如制作布贴画、烹饪菜肴、使用缝纫机、维修家电等, 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许多程序性的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 将有关步骤如实地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然后加工润色。第三 换句话说,就是写作只是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许多教师通过 类,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印刷厂,了解一本书或~张报纸的印 先讲解写作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写作训练,导致学生无法写 刷过程;如对某种建筑物或自然景物进行观察,按顺序记录下建筑 出好文章。其实,如此教学,教师自己也不能根据自己的讲解的写作 物的结构形态特点或自然景物的主要特征。 只是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又何必强求学生。但是,写作技巧知识 严格地说,动手做不属于语文课的任务。但是,当教师指导学生 如果是在亲身实践中悟出的,这种知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积淀,存 描写景物的时候,不是也要求学生对景物进行观察吗?写调查报告 储在自己的大脑中,自动支配自己的相关写作活动。 不是也要求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先调查研究后形成文字吗?先动手制 这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一步,是由形象具体的 作,然后再写制作的过程,恰恰是激发学生说明文写作兴趣的有效 个性化操作上升到抽象知识的关键一步,这样获得的程序性知识是 手段。这也是“语文综合活动”的一种形式。写作要调动多种器官综 加上了个体亲身感受的、一旦拥有便终身不忘的知识,是在实践的 合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动手制作是亲身实践活动,是获得“真 基础上形成了技能后概括出来的“真知”。 知”的前提。这一点布鲁纳的发现也可以给我们启迪,“发现不限于 总之,说明文的写作,我的经验就是引导学生首先获得关于说 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 明对象的知识,再进行口语演练,最后形成文字;在作文讲评的时候 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发现与自 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成文的过程进行反思归纳,形成关于技巧的程序 行组织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习后的长时记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 性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亲身感受、亲自发现的特点,使学生思维水 维活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 平得以提升,并形成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