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预习笔记 知识点 习题(附答案)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第16课《冷战》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16课《冷战》预习笔记

一、冷战的发生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 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 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1947年,美国总统 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土耳其,杜鲁门宣称美国会带领所有“自由国家”抵抗“极权政体”,这个政策被称为“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同盟关系破裂, 开始。

1947年,马歇尔提出“ ”,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 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二、德国的分裂

1948年, 计划将三国占领区合并,单独建国。苏联为了表示抗议,封锁西柏林,英法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 ”爆发。1949年,通过谈判,双方解除封锁。1949年9月, 成立;一个月后, 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三、北约和华约对峙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 成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军事同盟 成立。至此,两大集团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对峙,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 正式形成。

第16课《冷战》知识点

一、冷战的发生 冷战: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传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马歇尔计划: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回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冷战经济方面政策: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经济方面)的一重要步骤。 德国的分裂 分区占领德国:

德国法西斯垮台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西德、东德: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西德、东德的成立,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二、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北约:

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总部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公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华约:

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条约规定: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成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第16课《冷战》习题

1.1946年,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丘吉尔)的演讲

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他的演讲”标志着( )

A.“冷战”序幕的拉开 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C.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D.美苏争霸的开始

2.当前, 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华盛顿会议的召开D.雅 尔塔会议的召开

3.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有 ①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 ②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③美国试 图用武力颠覆苏联等国政权 ④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组织的建立

5. 2014年3月2日,俄罗斯以保护黑海舰队和生活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公民安全为名出兵克里米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随即宣布对俄实施制裁。该情况与下列哪一历史状况相似?( )

A.冷战B.全球一体化 C.世界多极化D.经济全球化 6.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 突,“应该如何组织人类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课题。而美苏两国做出的反应是( )

A.发动战争以解决争端 B.寻求世界和平与发展 C.采取全方位的对峙与竞争D.加强国际谅解与互信 7.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8.史料的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下表为美国、苏联国防开支表(单位:10亿美元)。

1954-1961 1950年 1953年 年 美国 14.5 49.6 40.547.8 苏联 15.5 25.5 26.743.6 对此表的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 A.美苏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B.苏联取得与美国平等地位

C.美国军费开支总是多于苏联

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

19701962年 年 ~52.3 77.8 ~49.9 72.0 D.美苏争霸中美国始终处于攻势

9.右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 A.苏德战争 B.巴以矛盾 C.美苏争霸 D.海湾战争

10.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北约”成立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出台D.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11.二战后,美国为称霸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是( )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北约的成立

12.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长达40多年的“冷战”局面。根据你学习过的有关“冷战”史实,请判断以下属于“冷战”范畴的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③科索沃战争④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需要援助,需要得很急迫,而且数量很大……希腊和土耳其是内外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自由国家,美国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些国家孤立无援。这样做將在中东、意大利、德国和法国树立一个

鲜明的榜样……我们的政策就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如果自由受到威胁,我们就要加以援助。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无论何时,任何一缔约国 中任何一国领土之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 ,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 三 19 55年5月,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8国在华沙召开欧洲和平与安

全第二次会议,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

——《世界现代历史》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杜鲁门主 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4.今天,美俄在乌克兰的博弈让人不禁联想起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的冷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 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 馆参赞乔治•凯南发 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 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齐世荣《15 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材料一中“战争才刚刚开始”中的“战争”正式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场“战争”达到高潮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从三个不同角度概括出冷战的影响。 附答案

1.A 2.A 3.C 4.C 5.A 6.C 7.D 8.A 9.C 10.D 11.D 12.C 13.答案:(1)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它国家。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 成。

14.答案:(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2) ①冷战威胁了世界和平。 ②冷战推动了国际关系的调整 ③冷战推动欧洲走向联合 ④冷战促使美国改善对华关系 ⑤冷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