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命故事

来源:华佗小知识


跳下悬崖找活路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腰处一根横出树干,人吊在半空,但崖壁光秃且高,爬不回去,而下面是崖谷。樵夫正不知何是好,一老僧路过,给了他一个指点,说:“放!”

既然能上,既然惟一能够想象活命的可能途径已经证实没可能,半天吊着肯定只能等死。那就只有往下跳了——不一定活,但也不一定死。

也许可以顺着山势而下,缓和一点冲下去的重力。也许半途能够有另一棵树,那么就可以再减掉一次冲力。也许没有,也许真的得死,但还有一个可能性,也许不会死。 这故事最大启发,是人们对未知的态度

做人常有进退两难的场面,与其夹在中间等死,倒不如别浪费支撑的精力,将全副精神付诸一博,跌下去会死,但已经无法爬上去了,就算博个万分之一希望,毕竟还是一线生机。 很多时候,犹豫不决真要比堕落还要消极。我亲眼见过不少人就在犹豫不决的边缘,唉声叹气,半死不活,人格恒常处于分裂状态之下耕牛了一生。这些“惯于凌空”的人,最熟悉的恐怕就是自己一脸无奈的表情,和那些多余的自我解释,但生命总有个期限,谁能跟生命玩角

力?

教人跳下悬崖找活路,是不是疯了?

假如每一回你都当那一次决定的行动是你最后的一线生机,那你可以做到许多他人无法做也无法想象的事。你的生命有自己一套专属的价值观,你会有另一个思维足以自由闯荡的空间。你有自己的精神认知。这也许不能改善你饭菜的味道,但对生命来说,这个精神认知,至为重要。

凌空摆荡,浪费时间而仍然不会有结果。最后谁都不能在半空中撑上多久,既然使劲保持半天吊,倒不如趁自己头脑还清醒,体力还能赌多一次的时候,好好控制自己的命运。

跳下去,不一定就活不了。

热爱生命的故事

张海迪五岁时脊髓血管瘤。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 说母爱是一种天性,是一种本能。于是,我想起了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在一次意外的楼房坍塌事件中,母亲和襁褓中的婴儿一同被埋在废墟之下,一天,两天,三天,无人援救,身旁死亡的人越来越多,母亲的乳汁日渐稀少。婴儿啼哭着,踢打着,他饿!而母亲没有绝望,可孩子一声声渐渐嘶哑的啼哭却像刀子剜着她的心。不经意间,母亲划破了手指,她吮了吮,血!---霎那间,她枯槁的眼神透出了希望的光!她摸索着找到了一块锐利的石头......

腋下,血汩汩地流着,像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婴儿吮吸着久违的“泉水”,发出欢欣的嗯啊声,母亲却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一次,我把它读给母亲,“为什么那么傻,可她的孩子肯本不会记得她,他不值得她这样做。”可母亲深沉地回答:“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做的,母亲要的不是铭记,那只是一种本能。” 每当我重读或想起这个故事时,我的泪水无声地滑落,我很感动,感动那伟大的母爱,无私的母爱,人世间又有没能比这还伟大呢?

我不禁想起了雨天头顶的那把伞,想起了严冬清晨那杯热乎乎的豆奶,想起了天还没亮,白天要穿的衣服已静静的放在床头......是啊,我也是幸福的,只是在享受一种持久的,不易察觉的淡淡的幸福。

感谢母亲赐予我们生命,感谢母亲那无微不至的关爱。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快乐!

用手走路的女人

[

她出生在洛阳伊川县彭婆镇南寨村,一场病痛,让她失去了用双脚走路的可能,双腿萎缩机能全无。

从1岁到7岁,她的心志是让自己的爬行能比过同龄人的腿脚。她很要强,也害羞,要面子,但她知道自己只能爬行,不能直立就让爬做到最好!人们常看到的是这样一副情景:她紧咬着嘴唇,趴在地上,用可以使力的上半身拼命地撑挪前行,两条萎缩的腿成了拖拉之物,小玩伴们笑看她时,或被大人们责怪示意让着她时,两手磨出鲜血也无法比过玩伴们的脚时,她不哭,不停,只在家人劝她别爬了时扯声吼叫,然后再爬!

7岁,她要上学,妈妈叹气,她说:“放心,我会爬!”于是就上学了。她不要任何人帮她,坚持爬着去学校,再爬着回家,这样上了一年学,成绩很好。新学年开学时,妈妈哭了:“孩子,你知道这一年妈给你换了多少件衣服吗?咱家实在供不起你这样上学啊……”她静静地看了妈妈好久,没吭声。上学这一天,妈妈要背她去上学,她摇头,妈妈问咋了,她一边爬开去,一边说:“我不想拖累家!”

好长时间,她没再出过家门。妈妈下地回家,总是发现她身上有伤,先是额头和脸,烂的一块又一块,问她,她说是不小心碰的。接下来头脸不再有伤了,伤全跑到两只手上了,手掌稀烂惨不忍睹。妈妈猜到了什么,有一天终于偷看到了:女儿在家里练习用两手走路,俯下身子,把两手插进两只鞋子,抓紧毫无感觉的两只脚,拼力撑起身子。两手交替移步前行,一步,一步,再一步……妈妈明白了,女儿从前头脸上的伤是掌握不好平衡栽伤的,现在,女儿已经熟练了,可以用两只手走路了!妈妈泪流满面,没有进屋,也没对任何人说,她担心,这样走路的样子,女儿也许永远不会到人前去走!

10岁这年的一天,她第一次走出了家门。人们都很吃惊,都尽力不把吃惊露出来,只对她微笑,只说“慢慢来慢慢来……”——对这样的走路,人们连夸奖也想不出合适的同儿,背过脸流泪,心疼。可是,人们最后看到的是:她是背了一小捆于柴那样走回家,紧咬着嘴唇,不哭,不停,只在妈妈捂住嘴还是哭出了声时,她用手撑好自己,那样站好,大声说:“妈!你要真心疼我就对我笑笑!我也是人!能干活的人!”妈妈还是没笑出来,抱起她哭着亲着。

是的,她已经是能干活的人了,她可以用一只手撑好身子,用另一只手干活。家人可以吃上她做好的饭了,可以让她承包针线活儿了,可以把鸡鸭猪牛放心地交给她管理了,可以笑着对人们说“我娃真的能行”了!她要的就是这句话,从爬,到走。到干活,就是要和有腿脚的人比一比,证明自己用手走路也可以成为一个正常的人!

除了外形,没人敢说她不是正常女人了,也就有身心健全的男人爱上她了。26岁出嫁那天,她问妈:“你没白养我吧?”妈抹泪笑说:“全村女儿中,你是最能干的!”这不是妈妈一人之说,全村人都是这么看的,有人计算过,这十多年,全村女孩中,她是为家庭贡献最大的。

婚后第三年,她有了第一个孩子。丈夫出外打工,她在家带孩子,伺候卧病在床的婆婆,下地干活,播种锄草收割……人们早已看惯了她两手走路的“正常”,带孩子房前屋后玩闹,趴在床边一口一口给婆婆喂饭,带个小凳子下地干百样活……人们竟找不到可以帮她的缝隙!

第二个孩子8岁时,她的丈夫得了帕金森病,越来越严重。一家五口,两瘫两小。放在谁家也是天塌地陷的光景。人们帮助的手纷纷伸来时,她笑说:“不用不用,我还是好好的一个人嘛,啥都能干,没事没事!”有人一定要帮她时,她就笑着说:“真要帮我,就从你心里说一句,我是个啥也不缺的好女人!”人们笑着流泪,都明白,她这一生就拼这样一个认定——老天爷不给她腿脚,她还是一个比有腿脚的女人还要能干的女人!

2006年,她伺候婆婆终老,继续伺候丈夫,教养两个儿子,日子刚有了点起色,2009年6月,一场暴雨,家里的土坯房塌了,没家了!雨一停,她就用双手支撑自己,带着两个儿子下地基,同时到处去捡垒墙用的砖。没钱,她要捡来一座房子!砖捡得差不多了,开始盖房时,小儿子的手被搅拌机搅进去了,粉碎性骨折!

这回,她不得不接受人们的帮助了,当乡亲们把凑来的两万多元钱捧给她时,她第一次落泪,她用两手撑起自己,给乡亲们行礼,说:“为了儿子,这

钱我先接了,盖好房后我一定还!”

53年,她没求过一个人,她也从没走出过家园和那片田地,她要用两只手撑起一片天,要让这片天和别人的一样高一样的开阔!然而,她的故事还是传开去了,记者来了,捐助来了,一批一批看望她的人来了。她不知道,她的故事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热题,她已经是网友们洒泪传播的“最坚强的母亲”、“最伟大的女人”“最震撼国度的强者”!2009年9月20日,数十名网友拥围了她,千言万语,最让她惊喜的是这样一句:“不是人们帮你,而是你一直在帮所有人,你让所有人明白了怎样才能站直自己成为大写的人,你是励志益国的英雄!”

董盘卿,一个不能走路的女人,就是这样用两只手走出一条震撼世人的人生路,在这条路上,她呈现给人们的不是时尚的华丽和功名的声威,而是生命本身最真实而最坚韧的极品尊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