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游记》读后感_1

来源:华佗小知识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高尔基有一句至理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轼也曾道出读书的重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一本经典名著的必要可见一斑。那么什么样的书籍才算得上是一本好书呢? 《西游记》。这就是我给出的答案。《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他可以称得上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请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尤其善于塑造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在西游记众多人物中,有两个让我印象颇深的人物,一个是孙悟空,另一个是猪八戒,那么它们有哪些让人耳目一新的个性形象呢?他们有什么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孙悟空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本领高强,一副钢筋铁骨,有七十二变,识破一切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以及“翻次跟头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等超凡能力。孙悟空使一棒,“天河定底神珍铁”,也称“如意金箍棒”,风光无限,使我最为感兴趣。令我敬佩的是,孙悟空生性桀骜不驯,爱憎分明,敢于挑战天空的权威,在书中即使面对玉皇大帝也只是“唱个诺”,敢做敢当,不惮于跟十万天兵天将对阵。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忠心不二,制服无数妖魔鬼怪,为取经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点从孙悟空被唐僧因三打白骨精驱逐时跪拜恩师以及之后又为唐僧回心转意、除妖魔可以明显看出来。 相比孙悟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的缺点显得他仿佛一

无是处。但在我看来,猪八戒也同样有一些良好的地方。比如,在宝象国师傅唐僧被化作虎睛时,由于孙悟空被逐走,八戒、沙僧、白龙马束手无策,还是靠猪八戒回到花果山“义释美猴王”并激将孙悟空才能请回猴王化险为夷。由此看来,虽然八戒经常被称作“呆子”,但“呆子不呆”有时也并不错误。他在七绝山连吃几日食物,拱出了一条山路,能干脏活累活。 由此得出,在唐僧一众西天取经的路上,因为他们个性的不和与妖魔的侵扰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们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最终“径回东土,五圣归真”!这启示我们: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我不经想起了西游记电视剧片尾曲的那一句话:“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