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企业信用政策

来源:华佗小知识


论企业信用政策

内容摘要:如今的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信用也就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并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阐述了现代企业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企业普遍存在的信用缺陷以及完善企业信用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相应的企业信用政策的调整,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机制、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等企业信用管理策略。

关键词:企业 信用政策 风险管理策略

现代企业在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之后,已进入到了信用竞争的阶段。信用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生产力,是很好的竞争手段。一个高效的市场,必定是一个信用良好的市场。企业信用政策(Credit Policy)是指导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和有关活动的根本依据,并确立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使命。企业的信用政策是为企业持续一致的信用决策提供依据所制定的一整套信用策略,是企业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准则。企业信用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使企业在现金流和收益率上实现最大化,主要表现为:科学地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持有水平和产生坏账的风险降到最低,提高现金流动速度;实现最大限度的信用销售。企业信用政策更进一步的目标是通过信用政策的实施实现企业的销售战略和客户关系管理战略。

现代企业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实施信用政策的目的,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方法,企业的信用管理模式,资信调查方法、手段和资信报告的形式,信用管理人员的甄选、培训、激励,信用评估模型的选用及评估方法,评估程序的制定等。

一、现代企业存在的信用问题及原因

现代企业信用普遍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下这几个方面:

1、拖欠货款。对“拖欠货款”问题反映较强烈的主要是工业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企业、餐饮业企业及社会服务业企业。

2、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对这个问题反响较大的行业主要有工业中的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企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企业,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企业,公路运输业企业,房地产业企业。

3、违约、合同欺诈。反响较大的行业是建筑业。

4、披露虚假信息和数据。对这一问题反响较大的行业是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

另外还存在,虚假广告,质量欺诈,拖欠税款、贷款,价格欺诈,商标侵权和专利技术侵权等问题。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信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部分经营者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信用体系不健全;对失信行为监督、打击和惩处不够;有关部门执法不严;企业普遍追求短期行为;企业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

二、企业信用政策的调整

在动态的经济环境中,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竞争压力、经济周期、竞争战略和公司信用政策的应用情况适时的调整信用政策。下列因素可以作为当前企业信用管理效率检验的一些影响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适时的调整企业的信用政策。

1.坏账率

坏账率是企业信用风险最直接的体现。坏账率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交易条件下,表现均不相同。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行业内进行横向比较,同时也要在企业内部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如果企业的坏账率超过了行业标准,或者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企业的信用政策就可能过于膨胀,这时就需要及时地调整,防止过分的信用风险暴露从而带给企业无法挽回的损失;但如果坏账率过低,企业则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信用政策是否过于保守了。

2.销售未清账期

销售未清账期DSO(Days Sales Outstanding)是最为常用的评价信用部门业绩的指标之一。其公式为:

DSO=期末应收账款余额

本时期销售总额 (信用销售总额)×销售天数

3.逾期账款率

逾期账款率则表明某一时期期末逾期账款占总应收账款的比率。逾期账款率的分析是建立在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连续的几个时期内的逾期账款率的趋势分析,洞察

企业有问题应收账款的趋势,对于每一个企业的逾期账款率应该自一定的时期内保持其稳定性。

4.回收成功率

回收成功率由信用研究基金会的温卡特•斯洛温森博士发明,如果该指标下降,表明坏账增加或回收出现问题,意味着信用政策过于宽松或出现纰漏需要进行调整。其公式为:

回收成功率 = BTR+QCS/3-ETR

BTR+QCS/3-ECR×100%

其中,BTR=期初总应收账款金额,QCS=季度总信用销售额,ECR=期末应收账款金额,ECR=当期产生的应收账款额。

当回收成功率的指标下降,表明企业的坏账增加或者回收效果出现了问题,企业的信用政策不够健全;企业的信用销售和付款方式期限太过宽松,给客户的信用产生偏差,回收措施不足等。

三、健全企业信用管理机制

企业信用政策包括企业实施信用政策的目的,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方法,企业的信用管理模式,资信调查方法、手段和资信报告的形式,信用管理人员的甄选、培训、激励,信用评估模型的选用及评估方法,评估程序的制定等;我国企业当前需要急迫建立和实施的信用管理政策则主要有以下三项:

1. 设立单独的信用管理部门。完善的信用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必不可少的途径。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应独立设置于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两个部门有明确的工作分工:销售部门只负责联系客户和发货,财务部门只负责登记账目和融通资金,至于客户的信用状况、采用何种交易形式、放账的时间、收账步骤等,则由信用管理部门负责。这种机构设置分工详细、职责明确,可真正将信用管理落到实处,收到效果。

2. 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与分析。实施对客户的信用分析,能使企业从与客户的交易中获取最大利益,又能将客户的信用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信用管理的实施离不开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支持,离不开企业各个管理部门的配合,也离不开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因此,需要加强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合作,共同解决企业面临的外部信用风险。必要时可以借助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向专业信用管理机构检索客户信用或委托专业信用管理机构进行资信调查,借助外力帮助企业估测客户发生呆账、坏账的可能性,寻找、选择信誉良好、竞争力更强的客户,提高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

3.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必须非常注意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在应收账款形成之前,对产生应收账款及影响其回收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一套能适应本企业具体情况的应收账款事前控制政策,以减少不合理应收账款的形成。企业的信用政策在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中起着决定作用,企业信用政策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信用条件(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信用标准、信用额度等。总而言之,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持有水平除了受制于市场环境和本行业的总体情况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制定的信用政策。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以科学手段防范贸易风险,规范对外赊销。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中重要而简单易行的方法是账龄管理和跟踪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管理,即监督客户的账款支付进度,对不同账龄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管理政策;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即实施对客户不间断的跟踪监控,通过跟

踪监控随时掌握其经营和财务走向,一旦发现客户有危机的迹象,尽早采取措施,减少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尽管这些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简单,但却成本低,效果显著,是成功的出口企业所普遍采用的,很值得在其他企业中推广。

四、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不做假帐、不虚报瞒报做到信用经营;其次,完善销售风险控制制度。明确规定销售人员的权限并根据客户的资信度规定不同的赊销额度和期限。再次,建立应收账款监控制度, 对货款回收进行专业化管理,缩短回款期限,降低呆帐坏帐比率。

企业要大幅度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效率,切实有效地在企业内部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完善信用管理政策,提升信用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应对挑战。

信用不是一个手段,而是一切的根本。信用管理实际上是信用链的管理,当企业某个经营环节出现信用缺失,那么企业的信用链就会断裂,价值链也就随之土崩瓦解。因此要想打造价值链首先打造信用链。惟有建立信用为本的价值链,企业才能实现诚信供应,诚信生产,诚信营销,诚信服务,也才能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