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锚索桩板墙施工方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锚索桩板墙施工方案

1、锚索桩板墙结构及工艺

锚索桩板墙的基本结构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是由抗滑桩、挡块与挡土板、预应力锚索组成的复杂轻型支挡结构,作用在挡土板上力传递给嵌入地层一定深度的桩,再由桩通过预应力锚索传递给稳定岩土体。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结构图如下:

锚索桩板墙工程包括桩板工程、锚索工程及填土工程三部分,其中锚索工程是为加固桩而设计的,是整个工程的关键。这三部分具体施工工序:先开挖桩孔现浇护壁,立模浇注整个桩体;待桩身达到强度龄期后,再一边挂预制挡土板,一边填土;填土到下排锚索位置时,再施工锚索,待锚索锚固段强度达到要求时,将锚索穿入桩的预埋钢管内,并对锚索施加一定的预应力;继续填土至上排锚索孑L的施工平台,再施工上排锚索。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填土超过上排锚索后进行预应力张拉,然后封锚。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坡面整修

桩位定位放样 工作平台搭设 挖孔、浇桩、放板

2、桩板墙施工 (1)抗滑桩施工

桩孔以人工开挖为主,用摇摇绞车提升出碴,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厂下料,施工现场加工并绑焊成型、吊装入孔,砼由砼拌和站集中拌和,搅拌输送车运输。孔内无水时采用干灌、人工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孔内有水时,采用水下灌注砼的方法施工。

1测量定位 ○

采用全站仪按设计桩位进行放样,保证桩位准确。并在桩位外设置纵、横向十字线控制桩,确保孔口平面位置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 ㎝。待第一节护壁施工完成后将桩位控制线转移到护壁上,用红油漆标上标志,打入铁钉作为挖孔依据。放好轴线后,及时报告监理验线,复核后方可施工。

2桩井开挖 ○

a、桩孔以人工开挖为主,开挖前应平整孔口,并做好施工区的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雨季施工时,孔口应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堰。

b、安装摇摇绞车提升设备时,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轴线位置一致,为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挖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平面位置和竖轴

线倾斜情况,如有偏差应随时纠正。

c、人工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挖土次序为先中间部分,后挖周边。每挖深1.0m 为一节,每节开挖完成后尽快施工砼护壁。挖出的土方采用手推车运到指定的位置,不得堆放在滑坡体上,防止诱发次生灾害。

3挖孔时挖成直形:每节一米,当垂直度、孔径检查合格后,再孔底四周挖○

成5cm 深的企口,以便与下一节很好连接。

4采用间隔方式开挖,每次间隔1~2孔,按由浅至深、由两侧向中间的顺○

序施工。孔口做锁口处理,桩身做护壁处理。

5开挖风化岩层时,采用风镐凿岩挖掘,凿岩时应加大送风量。当遇弱风化○

岩层和较硬基岩风镐难于作业时,采取水钻掘进的方式作业。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处理。必须做到孔底表面无松渣、泥、沉淀土。如地质复杂,应钎探了解孔底以下地质情况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与监理、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3)锁口和护壁

1锁口和护壁均采用C25 砼护壁,砼现场机械拌合、孔内人工浇捣。护壁○

每节高度与开挖进尺一致,桩孔挖掘及砼护壁两道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不得中途停顿,以防坍孔。

2护壁砼模板由4 块钢模板组成,插口连接,支模要校正直径及圆度,护○

壁孔圈中心线要与桩轴线重合。

3每节护壁可留10~15cm间隙,待浇桩身混凝土时一起灌实,从而使护壁○

混凝土与桩身混凝土衔接好,增加两者完整性。

4第一节护壁兼作挖孔锁口圈,高出周围地面200mm 以上,以防地面水灌○

入孔内,上口厚为500mm,下口厚为200mm。锁口处按设计加配钢筋,护壁钢筋应留30cm长搭接,且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5cm。

5护壁混凝土施工:护壁混凝土应严格按配合比下料搅拌,塌落度控制在7~○

9cm 为宜。为提高早期强度可适当加入早强剂,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沿四周入模,用钢钎捣实,施工前应将上节护壁底泥土清理干净,以便连接牢固,为便于施工,可在模板顶设置钢板制成的临时操作平台,供混凝土浇筑使用。

6当护壁混凝土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便可拆除模板,通常拆模时间为24 小○

时,再进行下一节施工。

详见挖孔桩护壁示意图。

钢管架、石棉瓦防雨棚井口周围0.8米硬化范围爬梯层土杂填安全防护棚装土铁桶层土老层岩破碎低压灯照明预埋竹管泄水孔层岩化潜水泵风中图7.3.1:挖孔桩开挖示意图

(4)出渣

采用摇摇绞车提升土桶出渣,手推车运至临时场地后集中处理。为了安全,出渣桶装渣的高度不得超过桶总容积的2、3。

(5)排水

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排除孔内积水,当滑体的富水性较差时,可采用坑内直接排水,即采用出渣桶将泥水一起吊出;当富水性好,水量很大时,则在孔底一侧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水泵排出。

(6)通风及照明

挖孔桩施工深度超过8 米时,必须采取通风措施,改善井下的施工环境,用鼓风机连续向孔内送内,风管口要求距孔底2m 左右,孔内照明采用防爆灯炮,灯炮离孔底2m。特别注意孔内爆破完毕后,及时通风排出有害气体。

(7)成孔检查及孔底处理

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把孔底的松渣等扰动过的软层全部清理掉;并对桩位、孔深、孔径、垂直度(斜度)进行检查,位置利用桩位控制点,进行检测;孔径、形状和倾斜度采用外径D 等于钻孔桩钢筋笼直径,长度不小于4D-6D 的钢筋检孔器吊入孔内检测;当发现有成孔不直、孔径减小、断面变形超过规范容许值等时进行重新修整。嵌岩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成孔完毕应报监理检查验收。

(8)砂浆铺底

成孔报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桩底用1:3的水泥砂浆铺底,厚度为10cm。 (9)吊放钢筋笼

a、钢筋笼分二节加工制作,基本节长15m,最后一节为调整节。螺纹筋经调直后采用闪光对焊接长,按照编号截取钢筋笼分节所需的长度。钢筋笼孔口连接采用搭接焊连接,焊缝长度单面焊为10d,且同一截面钢筋接头不超过50%。声测管应保证不漏水。加强箍筋在专制的胎架上进行弯制。将每根桩的钢筋笼按设计长度分节并编号,保证相邻节段在胎架上对应配对绑扎,同一断面的接头数量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安装在各节钢筋笼内的声测管同时对应配置,相邻节段对应接头作好标识。钢筋笼每隔2m设置一道加强筋。各节钢筋笼内声测管均预先绑扎在钢筋笼内。待各节段钢筋笼绑扎完成后,钢筋笼和声测管骨架移至胎架上对应试拼,每节钢筋笼及声测管骨架必须标出所在的桩号及分节号。钢筋

骨架的保护层,通过骨架周围均匀焊接的定位钢筋来保证。定位钢筋按竖向每隔2m 设一道,每道沿圆周对称布置4 个。

b、钢筋笼运输及吊放

钢筋笼用专用托架运至现场。钢筋笼利用25t 汽车起重机吊装就位,使用专用吊具,防止吊点处骨架变形,起吊过程中不得造成钢筋笼产生残余变形。钢筋笼骨架对接时按照编号顺序依次吊装,每一根钢筋接头位置亦按照标识一一对应。桩身钢筋笼安装绑扎后应报监理进行验收,并作好隐蔽验收记录。

(9)桩芯砼灌注

a、当成孔及钢筋笼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浇灌桩芯混凝土。混凝土要满足: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按监理审批的配合比拌制。

b、如果孔内无积水,砼按无水下砼进行浇筑。砼采用串筒灌注砼, 串筒灌注孔内,串筒的直径为40cm,每节长度在1.5m 以内,上下节采用吊耳挂接,且串筒底部与孔内底部或混凝土面高度不大于2m。随着砼浇筑,逐段取下串筒。

c、桩身采用C30混凝土,混凝土在搅拌站集中拌制,砼罐车运输。混凝土采用手推车把混凝土从罐车推至井口的下料斗,然后由串筒导入距井底高约2米,每层灌注高度不得超过30cm,分层捣实直至桩顶。振捣方法由井下的操作工人每30cm 振捣一遍。串筒中间用尼龙绳吊牢防止脱落伤人。为了保证桩顶砼的质量,其表面浮浆应及时凿除并超灌不小于20cm。

d、桩芯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必须一次性浇灌完成。 e、每根桩桩芯砼按规范要求留置试件。

f、当地下水上升速度参考值6mm、min时(具体测量时可求30分钟或60分钟的平均上升速度),即按水下砼施工。水下砼施工的要点为:

按水下砼设计配合比,并经公路质检中心认可。含砂率40%左右,坍落度按照19cm设计。

堵、截、导水:当桩基孔壁渗透水面积较大时,先用水玻璃砂浆抹孔壁,将散水集中到一处用PVC导管沿孔壁引导,便于浇灌砼时将水引出。

用导管法浇灌砼。导管长度以高出桩基孔口6m为宜,管底离桩基底0.3m左右。浇筑砼时导管始终埋入砼内2-4m。导管必须使用密封良好的导管,导管内径为25-30cm。根据设计桩长以及前期施工的实际情况,本工程拟用19m长钢导

管。导管上端烧铁环用葫芦与提升架相连,导管之间用法兰连接,顶部用短节与漏斗连接。用与导管内径相同大小的轻木料削成球形用细钢丝挂于导管底部,作为先期隔水的措施。

浇灌水下砼必须作无破损检验。为此先在桩基钢筋部位布置3根Φ47钢管,其平面按等边三角形布置。钢管上下口均以薄铁皮点焊封口,下口伸入桩底,上口冒出桩顶面40-50cm,中部与钢筋笼点焊连接。检测方法由检测单位确定。

(2)挡土板施工

挡土板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板,预制时两侧留有吊装孔,同时作为泄水孔。挡土板采用直接搭接桩身的形式,桩、板连接的缝隙不用处理,若缝隙过大可采用沥青麻絮填塞。

挡土板采用平面堆放,受力面朝上(受力面按设计图纸标识),其堆积高度不宜超过5块,板块间用木块等支垫,并置于设计支点位置,运输过程要轻搬轻放。安装时,应竖向起吊,用手牵引,防止与桩相撞,将挡土板正确就位,同时应做好防排水设施及填筑墙被填料,挡土板顶面不齐时,可用砂浆或现浇混凝土调整。

2.桩后回填

桩板墙段路基填土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施工,在填料选材和路基填筑工程中加强了试验工作,从长远考虑,在填土与桩板之间填一层50cm厚的碎石深水层,从而使渗入填土路基中的雨水从挡板泄水孔排出,以保证锚索长久不受雨水的侵蚀,从而保证路基的工程质量。

3、预应力锚索施工

预应力锚索施工竖梁预应力锚索施工,不在赘述。 4.轴力监测

桩、锚支挡体系的受力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桩自身提供的抗力,一是锚索提供的抗力。两者应有一个合适的力度,锚索受力过大则设计安全性降低,桩身受力过大同样对桩的安全性也构成影响。我国《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中规定,对预应力锚索轴力的永久观测数量应不少于5%,同时规定对应力损失超过10%最终控制应力时应进行补偿,而大于最终控制应力15%时应进行应力放松。要确切知道预应力施加后锚索轴力的实际大小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就须对锚索轴力进行监测。

锚索轴力的监测方法:锚索轴力施加之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锚孔,在选定的锚孔处装上特殊的传感器元件,然后装上锚具,通过预应力的施作和观测,即可测出不同时期锚索轴力的变化情况,从而进行有关的处理,轴力读数时应与填土的情况以及桩身位移情况相对应进行观测。由于桩上锚具采用特殊OVM产品,故传感器元件应与之相配套。本工程预应力锚索桩板墙选用的是辽宁丹东市三达测试仪器厂生产的GW型钢弦式岩土锚测力计和GPC—1型袖珍式钢弦频率测定仪组成的测量系统如下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