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中·一班)
某一天,孩子说出的一句话,或者做出的一件事,可能会让我们惊讶,这时我们才突然发现,孩子开始长大了,开始有心眼了,不再是我们眼里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宝贝了,幼儿教育不可忽视了,但教育孩子这门功课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下面我梳理了一些自己的育儿心得,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1.多表扬、多鼓励,永远不要说孩子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发现每一个细小的、值得表扬的地方加以表扬,比如说,有一次孩子画了一幅画,虽然画的很糟糕,我也要表扬他说“你画的很棒,如果再涂上各种颜色会更漂亮了”,毕竟孩子的水平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就画的很出色,只有受到表扬,下次他才会更认真、更努力的去画;再比如,有时孩子在家里把玩具摆放的很整齐或者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这些在大人眼里很平常的事,对孩子也要多表扬,让他养成好的习惯。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真笨!”如果发现孩子连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都没做好,就不耐烦的说他笨,会非常伤孩子的自尊心的。
2.正确对待孩子的任性与无理取闹。无理取闹是大多数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个共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哭着、闹着要某个玩具或其他物品,非要让大人按照他的心意去做一件事情。执拗的性格可能来自遗传,也可能来自后天对孩子的宠爱,面对孩子的任性,我们该如何处理呢?我认为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定要拒绝,而且无论他怎么要挟,都不能迁就。
但是,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会继续哭闹,甚至加大力度哭闹,这会让我们这些家长
心烦,这时有些家长会以简单的打骂方式来处理(因为我们这一代小时候不听话时,接受的都是父母的打,我们都认为:孩子大点了,该施“家法”了)。我觉得简单的打骂好像解决不了问题。在生活中处理自己孩子的任性时,我的做法是:一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孩子平时喜欢的东西或者动画片或者其他能让孩子兴奋的事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进而忘掉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另一种方法是冷却回避法,当小孩任性时,不去理他,任由他哭闹,让他的情绪宣泄出来自然就不哭了(对孩子的哭闹不用心疼,这种哭闹不是受委屈而哭,是他内心不满情绪的一种宣泄,再说,哭哭可以增加肺活量啊)。等孩子停止哭闹后,再去和蔼的跟他讲道理;
据了解,现在很多男家长在孩子面前是老好人,经常打骂孩子的却是部分女家长,动不动就对孩子吼一嗓子、扭一把、踢一脚,所以我建议各位朋友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耐心,对孩子还是尽量不打,如果对孩子的打成为一种习惯,那孩子长大后会潜意识里把暴力作为处理问题的方式。
3.现在,所有家长都会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孩子将来的学习。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学时成绩优秀,所以,家长们都会在家里提前教孩子一些学前知识。
这样做可以吗?可以。
但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平时让孩子背诵一些韵律感较强的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或者背诵一下儿歌,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多陪孩子玩一些亲子游戏,陪孩子扮演动画片和故事中的角色,陪孩子玩玩具,陪孩子画画、拼积木,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培养孩子主动要求去学习的习惯,让孩子从小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当孩子有了这样一种认知,当学习变成了一种主动行为,以后我们做家长的就会很省心了。第一次引导孩子学习时,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
行,例如,在认字时,每当认识了一个字,就把这个字贴在墙上,表示对他的鼓励。当孩子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时,他内心就会有一种成功感,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对孩子进行学前知识教育时要注意几点:一.安排的学习时间不要太长,每天五分钟或者十分钟。二.孩子不愿意学习时,不要强迫他学。三.一定要学最简单的,不要太难,不能让孩子觉得学习是困难的事情。四.孩子学不会千万不能着急、更不能责怪。
4.培养孩子的孝心与勤俭美德。近几年,新闻中频出,孩子为了向父母索要零花钱得不到而殴打亲生父母的例子,所以,对孩子孝心的培养应该引起我们做家长的足够重视,四、五岁的孩子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讲一些“羊跪乳、鸦反哺、舐犊情深“的故事来给孩子灌输一种孝敬父母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做个孝敬老人的好榜样,有好东西,就要让孩子先拿给老人。勤俭一样重要,日常生活中,还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让孩子懂得勤俭是美德。
5.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审美情趣。平时可以让孩子自己种一颗植物种子,给它浇水,照顾它长大,或者让孩子养个小宠物,以此来培养孩子的爱心;带孩子出去游玩时,告诉孩子哪些景观是美的,让孩子从小感受大自然的美,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汽车、衣服等物品,让他说出哪个好看,哪种颜色好看,这些小细节都会对孩子的审美产生一定影响。
6.有时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些内向,胆小,不敢与陌生小朋友玩。我这才意识到,周围的孩子少,缺少交往能力,今后,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多跟其他小朋友玩,鼓励他们共同玩游戏,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应该放下聊天的手机,离开电脑上的游戏,多陪陪孩子,陪孩子进行户外运动,陪孩子爬爬山,陪孩子去采摘园摘果子,陪孩子去湖边玩,陪孩子去公园,陪孩
子去游乐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健康与快乐胜过一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