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技术要求(2017)

来源:华佗小知识
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技术要求(2017)

低压电流互感器 招标文件

(专用和通用2部分) 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低压电流互感器的采购。

1.2本技术规范书参照现行的国家、行业标准及规程和公司的有关规定提出。对没有提到的技术条件及内容,均应满足0.2S级计费用低压电流互感器执行标准的要求。若其中某一指标在各标准中有不同规定时,则选取其中最高值。 2.引用标准

GB20840.2-2014互感器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JJG313-2010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 JB/T5472仪用电流互感器

DL/T725-2013 电力用电流互感器使用技术规范 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GB/T16927.1高电压技术(第一部分) GB/T16927.2高电压技术(第二部分) GB/T15239 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Q/GDW572-2010 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计量器具条码编码规则》 3.技术要求

(不特别声明时,环境类别和严酷等级按P级(普通级)对待)产品应根据使用环境类别满足各自的严酷等级要求,并按海拔、环境温度、湿热、日照辐射、霉菌、盐雾等类别的等级标注,P级(普通级)项目不必标注, A级(提高级)项目必须标注。 3.1准确度等级: 0.2S级; 3.2 额定电压:0.66 kV

3.3额定绝缘水平:0.72 kV /3kV ; 3.4 额定电流:(50~800)A /5A 3.5绝缘要求: 3.5.1工频耐压

一次绕组(或可能与一次导体接触的外壳表面)对二次绕组及接地底板、二次绕组对接地底板的工频耐受电压为3kV,试验时间1min,互感器应无击穿或闪络发生。 3.5.2匝间绝缘强度

二次绕组开路,一次绕组通以额定最大一次电流并维持1min,互感器二次绕组的匝间绝缘无损坏。 3.5.3绝缘电阻

用500V兆欧表测量各个绕组之间和个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应符合JB/T5472第6.7款要求,一次绕组(若有)与二次绕组及接地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00MΩ;二次绕组对接地的金属外壳绝缘电阻不低于

30MΩ。

3.6额定频率:50HZ; 3.7额定二次容量:

(50~500)A /5A,5VA(上限5VA,下限3.75VA),功率因数0.8; (600~800)A /5A,10VA(上限10VA,下限3.75VA),功率因数0.8;

3.8基本误差:应满足《JJG313-2010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对0.2S级电流互感器基本误差限的要求。

3.9运行变差:等安匝误差不超过误差限值的1/10;剩磁误差不超过误差限值的1/3;温度附加误差不超过误差限值的1/4。 4.结构要求:

4.1绝缘浇铸式(接线方法:母线式,一次穿线一匝);

4.2树脂浇注式电流互感器表面应光洁、平整、色泽均匀,一、二次接线端子应标志清晰;

4.3每台互感器应有二次接线端子封盖,并有加封位置; 5.使用条件

5.1户内(或户外); 5.2海拔≤1000M;

5.3环境温度(-25℃~ +40℃); 5.4相对湿度 ≤90%; 5.5使用寿命 20年。 6.验收

6.1产品送达需方后,由需方按批次随机抽取3个样品进行封样检验,

检验费用由供方支付,不合格则整批次退货。

6.2 产品送达需方后,需方按批次进行逐个验收,批次数量应≥100,单批合格率应在99.5%及以上。不合格则整批次退货。

6.3如果该批次满足以上部分的验收,则整批通过验收;对其中不合格的产品应由供方予以更换,并支付相应检定费用。 6.4安装前首次检定不合格的产品,供方应免费更换。 7.寿命要求

7.1产品的设计和原材料选用应保证平均使用寿命≥20年。 7.2产品从验收合格之日起,如需方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运输、保管、安装和使用,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要求厂家:两年之内免费更换,五年之内免费维修,终身提供技术服务和维修(免人工费)。 8. 报装、运输及其他要求

8.1供方应按公司《计量器具条码编码规则》印制二维条码,《计量器具条码编码规则》中标后由需方提供。

8.2提供互感器使用说明书(包括产品外形尺寸图等); 8.3提供互感器产品合格证和出厂试验记录。

8.4提供互感器有效的型式试验报告和使用期限的承诺。

8.5互感器的包装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在运输过程中供方对产品应采取防震、防潮等措施。

8.6供方应按合同要求供货,并提供货物及附件清单。清单内应包括型号、规格、数量、供货日期等内容。

8.7供方应免费给需方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尤其是当产品的结构、

工艺或主要材料有所改变或产品出现有代表性的问题时,供货方应及时提供技术培训或其它技术服务。

8.8供方应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20年内互感器的误差应在合格范围之内。

8.9投递标书时,需提交样品XX只,相关技术资料说明书X份。 9附则:本技术要求未明确之处,参照执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录1:低压电流互感器需求规格明细表 附录2:低压电流互感器技术参数表 低压电流互感器需求规格明细表 低压互感器技术参数表(国网外形) 1. 技术数据表 2. 技术数据表 3. 技术数据表 技术规范通用部分 引用国网Q/GDW 572-2010 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rrent transformers in 0.4kV metering devices 目 次

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 1 1 适用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技术要求 ..................................................... 2 5 结构要求 ..................................................... 5 6 外形及尺寸 ................................................... 8 7 试验方法 ..................................................... 8 8 检验规则 .................................................... 14 9 包装、运输与贮存 ............................................ 14 10 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 16 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技术监督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系统0.4kV低压电力线路使用的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简称电流互感器)的订货、验收与技术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1208-2006 电流互感器

GB/T 1804-1997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 2423.3-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Cb:恒定湿热试验

GB 2423.16-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J及导则:长霉

GB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

GB 2423.24-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

GB 2423.55-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Eh:锤击试验

GB/T5169.11-2006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 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可燃试验方法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1

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JB/T5472-1991 仪用电流互感器 JJG1021-2007 电力互感器 JJG 313—2010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 Q/GDW 205-2008 电能计量器具条码 3 术语和定义

除了在本章列出的术语和定义外,其它与本标准有关的术语和定义采用GB 1208-2006 第3章 “术语和定义”及JJG 1021-2007第3章 “概述”和

第4章 “计量性能要求”的内容。 本标准的型号命名方法见图1的规定。

3.1 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 Current transformers in 0.4kV metering devices

安装在0.4kV低压电力线路上用作计量用途的电流互感器。 3.2 母线式电流互感器 Bus Bar Current transformers

没有一次导体,但有一次绝缘,直接套装在母线或导线上使用的一次电流互感器。

3.3 复匝式电流互感器 Current transformers with multi-turn primary winding

一次绕组匝数多于1匝的电流互感器。 3.4 树脂浇注绝缘 Insulation with filled epox

使用热固性树脂材料注入装有电气器件的模具,固化后形成的绝缘结构。

4 技术要求

4.1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的型号命名方法见图1所示 2

3个字符或数字 -树脂浇注绝缘 -母线型;

图1 计量用低压电流电流互感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4.2环境类别和严酷等级

产品应根据使用环境类别满足严酷等级的要求,并按海拔、温度、湿

热、辐照、霉菌、盐雾等类别的等级标注,P级(普通级)项目不必标注, A级(提高级)项目必须标注。 4.2.1海拔高度

P级(≤1000m,见GB1208-2006第4.1.2条“海拔”); A级(≤4000m,见GB1208-2006第4.2.2条“海拔”): 4.2.2环境温度

P级(-25℃~40℃,见GB1208-2006第4.4.1条“环境温度” ); A级(-40℃~55℃,见GB1208-2006第4.4.1条“环境温度” 和JJG 1021-2007 表1“检定条件”): 4.2.3湿热

P级(RH≤95%,日平均,见GB1208-2006第4.1.4条“户内电流互感器的其它使用条件”);

A级(户外使用,见GB1208-2006第4.1.5条“户外电流互感器的其它使用条件”); 。 4.2.4日照辐射

P级(无,见GB1208-2006第4.1.4条“户内电流互感器的其它使用条件”); 3

A级 (严重,见GB1208-2006第4.1.5条“户外电流互感器的其它使用条件”); 4.2.5霉菌 P级(无);

A级(严重,见GB 2423.16-2008第9章“严酷等级” )。 4.2.6盐雾

P级(无污秽或仅有干燥的非导电性污秽,见GB1208-2006第4.1.4条“户内电流互感器的其它使用条件” ); A级(严重)。 4.3技术指标 4.3.1工频耐压

一次绕组(或可能与一次导体接触的外壳表面)对二次绕组及接地底板、二次绕组对接地底板的工频耐受电压为3kV,试验时间1min,互感器应无击穿或闪络发生。 4.3.2匝间绝缘强度

二次绕组开路,一次绕组通以额定最大一次电流并维持1min,互感器二次绕组的匝间绝缘无损坏。 4.3.3绝缘电阻

用500V兆欧表测量各个绕组之间和个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应符合JB/T5472第6.7款要求,一次绕组(若有)与二次绕组及接地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00MΩ;二次绕组对接地的金属外壳绝缘电阻不低于30MΩ。

4.3.4准确度等级

准确级包括有0.2S和0.5S级。 4.3.5运行变差

a)等安匝误差不超过误差限值的1/10;

b)剩磁误差不超过误差限值的1/3; 4

c)温度附加误差不超过误差限值的1/4。 4.3.6磁饱和裕度

互感器铁芯中的磁通密度在相当于额定电流和额定负荷状态下的1.5倍时,其误差应不大于额定电流及额定负荷下误差限值的1.5倍。 4.3.7温升限值

在额定一次最大电流及额定二次负荷阻抗下,在4.2节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海拔高度下长期工作,绕组的温升不得超过40K;其它部位的温升不得超过35K。 4.3.8短时热电流

复匝式互感器的额定短时热电流规定为额定一次电流的150倍,持续时间1S。母线式电流互感器不规定短时热电流指标。 4.3.9额定值

a)额定频率范围50Hz±0.5Hz。

b)额定一次电流的标准值为:10A、15A、20A、30A、40A、50A、60A、75A、80A及其十进位倍数或小数。

c) 额定扩大一次电流倍数的标准值为:1.2、1.5、2。 d)额定二次电流的标准值为:5A、1A。

e)二次额定电流1A的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标准值为2.5VA和5VA,额定下限负荷的标准值为1VA,功率因数0.8;

f)二次额定电流5A的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标准值为5VA,

额定下限负荷的标准值相应为3.75VA,功率因数0.8。 g)额定仪表保安系数标准值为:5、10。 h)绝缘耐热等级不低于E级(温升限值75K)。 4.5 可靠性要求

互感器产品的可靠性特征量规定为平均寿命(MTTF)。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互感器的平均寿命(MTTF)应不低于20年。 5 结构要求 5 5.1 器身

互感器的器身应使用热固性树脂材料通过浇注和固化工艺制造。树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电气、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均匀。

5.2 接线端子

a)互感器的接线端子(埋入螺母、接线螺栓、平垫圈、一次导体)应使用电阻率不超过1×10-7Ωm的铜和铜合金制成。黄铜件表面宜镀镍或锌,紫铜件表面宜镀银。

b)二次接线端子应配用螺纹直径为6mm的十字槽凹穴六角螺栓,出厂时螺栓应配置弹簧垫圈和平垫圈,并拧进埋入螺母中,拧紧程度应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松动。埋入螺母的端面应高出树脂面0.5mm~1mm,表面平整清洁,符合电气接触要求,当接线螺栓以1.5倍压平弹簧垫片的力矩拧紧及松开时,接线埋入螺母不得松动。

c)二次端子应配置采用聚碳酸酯等透明塑料制造的端子罩,端子罩应

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端子罩不拆除的情况下不能用常规工具接触二次端子。端子罩应能进行封印,达到不破坏封印就无法拆除密封罩的要求。 5.3 安装底板和接地

5.3.1产品应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底板。底板应使用厚度不小于2mm的冷轧钢板或机械强度足够的材料制造,钢板表面进行防腐蚀处理,固定用的孔眼应沿安装孔方向加工成U型。在底板正常的安装状态下,互感器的一次导体与一次穿心导体相当的部位应能承受100N的水平静态载荷。 5.3.2底板上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例如:“”标志或“E”、“地”等字样)。

5.4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互感器的电气绝缘间隙不得少于5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16mm。 5.5 电流比标志

在浇注体上应使用模注、光学或机械方式加工出在1m距离内清晰可见的电流比标识,字符的高度不小于7mm。 6

5.6 端子标志

互感器端子按减极性标注,并使用模注、光学或机械方式,在端子附近加工出端子标志P1、P2、S1、S2等字样,字符高度不少于5mm。 5.7 铭牌和条形码标志

a)铭牌材质为铝或不锈钢,表面用化学及光学方法加工出铭牌内容,铭牌与互感器本体应紧密结合,应能防伪和防撬。铭牌上的标志应清晰,条形码能使用通用的读码设备正确读出。

b)条形码的几何尺寸和代码结构应符合Q/GDW 205的要求(见图2规格)。其中2位类型代码由公司统一编制,使用单位的5位代码和制造单位的4位代码以及产品序列号的10位代码由订货单位在订货合同中规定。铭牌应固定在互感器顶部,形状与内容如图2所示。其框宽尺寸38?60mm,尺寸误差不超过1mm。 电流互感器

型 号:LMZ1D-**** 准确度等级:0.2S级 电 流 比:500A/5A 制造厂家: 二次负荷:10VA/3.75VA 制造标准: MC X制00000000号 生产日期: XX公司 №:0123456789 111000110001012345678912 图2 互感器铭牌样式

c)环境级别A级的互感器,二次电流比变换抽头的互感器,有特殊接线要求的互感器,以及互感器的性能中包含有使用时必须特别注意的参数,额定一次电流超过1000A的互感器要规定与汇流导体的安装距离,以上情况均应增加辅铭牌,辅铭牌应固定在互感器器身侧面可视位置上。 7

6 外形及尺寸

6.1 LMZ型母线式电流互感器的外形和尺寸要求见附录A。 6.2 互感器的外形和尺寸如表1所示。 表1 互感器的外形和尺寸

6.3 其它说明

a) 在附录A中,产品的外形尺寸与配合尺寸公差应符合GB/T1804的m

级精度要求。

b) 在附录A中,互感器二次端子S1和S2在螺栓正常紧固状态下,高

度的不一致不应超过2mm。

c) 在附录A中,产品的垂直位形尺寸公差不宜超过2mm,最大不得超

过3mm。 7 试验方法 7.1 外观检查

包括外观、装配质量、零部件表面处理、铭牌、接线端子、外形尺寸、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测量以及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其它检查项目。试品应与其铭牌及所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要求一致,铭牌与互感器结合应牢固、可靠,不应出现缝隙,翘角,脱落等状况,铭牌字体应蚀刻,确保在长期运行后仍能清晰辨别铭牌内容,蚀刻字体应规范(如编号等数字之间不得出现距离太远、上下错开等难以读取现象)。 7.2 绝缘电阻测量 8

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或伏安法(电压表电流表法)测量。测量时施加的直流电压为500V,偏差不超过±5%。测量误差不应超过±10%。

7.3 工频耐压试验

a)试验电源频率应在45Hz~65Hz之间,电压波形畸变因数不大于5%,试验变压器高压输出端短路时的电流应不小于0.5A。试验要求见GB/T 16927.1。

b)试验电压应从接近于零的某个值逐渐地升高至规定值,并在规定值持续1min,试验中应避免试验电源的突然接通和分断。试验电压应在试验变压器的高压输出端直接测量,测量误差不超过±1%。。

c)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或闪络等破坏性放电现象产生。 7.4 二次绕组匝间绝缘强度试验

a)试验时二次绕组开路,并使其一端连同底板接地,一次绕组通以额定频率的额定最大一次电流,持续1min。

b)试验过程应无放电发生,试验后互感器误差应无显著变化。 7.5 室温条件下的误差试验

a)按JJG 1021-2007第6.3.4条“误差测量”的方法对测量试品误差。0.2S级和0.5S级互感器应符合JJG 1021-2007的规定。 表2 电流互感器基本误差限值 7.6 磁饱和裕度试验

按JJG 1021-2007第6.3.8条“磁饱和裕度试验方法”对试品进行磁饱和裕度试验。测得误差应不大于额定电流及额定负荷下误差限值的1.5倍。 7.7 等安匝误差试验 9

母线式电流互感器应进行此项试验。试验时使用不少于3匝的一次导

线穿绕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导体孔内,导线在孔的周边尽量均匀分布。然后用绕好的等安匝母线作为一次绕组测量互感器的误差。测得的误差与一次单匝条件下测得的误差相比,变化应不超过测量点误差限值的1/10。 7.8 剩磁误差试验

a) 按JJG 1021-2007第6.3.6.2款“剩磁影响”中的试验方法对试品进行剩磁误差试验。测得的误差变化应不超过测量点误差限值的1/3。 b) 若充磁后剩磁误差的测量结果超出允许值,应重复测量,直到连续的二次测量结果偏差小于基本误差限值的1/10。 7.9 仪表保安系数试验

a)在一次绕组开路的情况下,对二次绕组施加额定频率的实际正弦电压,当其方均根值等于二次极限感应电势时,测量励磁电流。用所得励磁电流为分子,额定二次电流与仪表保安系数的乘积为分母,其值应等于或大于10%。

b)试验使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应为交流真有效值表,示值误差不超过±3%。

7.10 短时热电流试验

只对复匝式互感器进行短时热电流试验。互感器的初始温度为5℃—40℃,试验时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短路,一次绕组所加电流I及其持续时间T应满足I2t不小于I2th,其中t值应在0.5s—5s之间,Ith=150Ip,Ip为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如果试验后互感器在冷却到环境温度5℃—40℃后,能满足下列要求,则认为互感器通过短时热电流试验。 a)互感器表面无可见损伤。

b)退磁后,其误差与试验前的差异不超过基本误差限值的1/2。 c) 与导线表面接触的绝缘无明显的劣化现象(例如:碳化等) 7.11极限工作温度下的误差试验 10

7.11.1将试品置于试验箱中,分别使箱内温度达到产品允许工作环境温度的上限值及下限值,并在极限温度下保持足够的时间,使互感器在箱内达到热平衡。保持时间不得少于2h,在温度保持期间,箱内温度的变化不得超过±2℃。然后按JJG 1021-2007第6.3节“检定方法”进行误差测量。额定电流超过1000A的试品允许在箱外进行误差检测,但必须在试品取出的15min内完成测量。

7.11.2测得的误差与室温条件下的误差相比,变化应不超过测量点误差限值的1/4。 7.12温升试验

7.12.1周围空气温度应保持在10℃~40℃的范围,在试验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不应超过10K。环境温度至少采用3只温度计测量。将温度计均匀地分布在试品周围,浸入容积不小于1000mL的盛满变压器油的杯内,放置在试品高度的1/2,离开被试品的距离为1.5m,温度计应保证免受气流和热辐射的影响,以及由于温度迅速变化引起的显示误差。周围空气温度应以这些温度计测量的平均值为准。

7.12.2试品应按实际安装状态放置,一次绕组通以额定最大一次电流,电源频率在49.5Hz~50.5Hz之间,波形畸变因数不大于5%,二次绕组接入额定负荷,试品通电直至试品温升稳定为止。温度以靠近铁心的器身表

面温度为准,如果在试验后期每2h内温度上升值不超过1K时,认为试品各部分温升达到稳定。

7.12.3温升试验时,一次导体单根长度不得小于1.5m,电流密度不超过5A/mm2。在距离互感器一次电流接头0.75m~1m处的导体温度与电流接头温度之差不超过3K。

7.12.4互感器的铁心、一次导体及其它金属结构零件表面温度可采用酒精温度计或适当的(不受磁场影响的)热电偶或电阻型温度计测量,并使其测温端与被测部位可靠接触。 11

7.12.5互感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平均温升采用电阻法测量,加电前先测量线圈电阻R?1及周围介质温度θ1,以靠近铁心表面温度为准。然后施加指定电流,直到试品温度达到稳定状态。然后切断电源,立即测量线圈电阻。此后在8min~10min内,每隔相等时间(30s~60s)依次测量线圈电阻为R1、R2、R3…。其后过5min~10min测一个参考值Rn。取切断电源瞬间t=0, 在半对数坐标纸的横坐标上标出t1、t2、t3、…、tk点,纵坐标上标出对应的(R1-Rn)、(R2-Rn)、(R3-Rn)、…(Rk-Rn)点。用直线拟合方法绘出线圈电阻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此直线延长与R轴交点即为t0时的R0-Rn值。已测得t=0时线圈电阻R0,线圈温升可用下式计算: ???R0(235??1)?(235??2) (1) R?1 式中: 235为铜导线 温升试验时

量误差应不超过

电阻温度系数的倒数。 使用的温度计和热电偶的测±0.5K。 7.13湿热试验

7.13.1湿热A级的电流互感器应进行交变湿热试验,试验按GB 2423.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周期12d,高温为+40℃。

7.13.2互感器经湿热试验后,在温度为25℃~40℃,相对湿度为75%及以下的环境条件下进行1h~2h的恢复处理,然后在30min内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如下:

a)外观检查,检查项目及结果判断应在产品技术条件或有关指导性文件中规定;

b)测量绝缘电阻,测量结果不得小于产品技术条件或有关指导性文件的规定值; 12

c)工频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正常使用条件下规定值的80%,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或闪络等破坏性放电现象产生;

d) 误差检测,按7.5节进行。测量结果不得超过测量点的误差限值。 7.14辐照试验

辐照A级的电流互感器应按GB2423.24-1995规定的试验程序B进行10d×24h的辐照试验,试验后的产品进行以下检验:

a) 外观检查,检查项目及结果判断应在产品技术条件或有关指导性文件中规定;

b) 测量绝缘电阻,测量结果不得小于产品技术条件或有关指导性文

件的规定值;

c) 工频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正常使用条件下规定值的80%,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或闪络等破坏性放电现象产生;

d) 误差检测,按7.5节进行。测量结果不得超过测量点的误差限值。 7.15长霉试验

霉菌A级的互感器外露于空气的绝缘零部件应按GB2423.16-2008的规定进行28d的长霉试验,试验后的长霉程度不得超过2级的规定。 7.16盐雾试验

盐雾A级的互感器的金属电镀件和化学处理件应按GB2423.17-2008的规定进行盐雾试验。试验时的持续时间,试验结束恢复后的检查项目及试验结果评定等应在产品技术条件或有关指导性文件中具体规定。 7.17 阻燃试验

按GB/T5169.11进行试验,用650℃±10℃的灼热丝接触互感器壳体和二次端子罩端面上任何位置,持续30s±1s,应不出现明火。若出现明火,则灼热丝离开时应迅速熄灭。 7.18 弹簧锤试验

互感器的壳体和二次端子罩的机械强度按GB/T2423.55-2006的规定用弹簧锤试验, 试验时互感器以正常的工作位置安装, 弹簧锤以 13 0.22Nm±0.05Nm的动能作用于壳体或二次端子罩的外表面。试验后如果产品的外观完整性没有发生破坏, 则试验合格。 7.19 安装底板载荷试验

7.19.1产品按正常安装要求固定在试验基座上,沿一次电流引出的前

后方向施加规定的载荷(是否应添加具体载荷数,实际运行中存在底面与互感器绝缘体脱开状况)载荷作用时间为1min。复匝型电流互感器的载荷施加到一次导体上,母线型电流互感器的载荷施加到与电流孔的中间高度相同的两个开孔侧面上。

7.19.2在试验过程中和试验终结后,产品应无变形或断裂的现象。 8 检验规则 8.1出厂检验

制造企业对所生产的每个产品按照JJG 1021-2007要求的检定项目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出具检验合格证。 8.2型式试验

新产品定型鉴定或者当互感器的结构、工艺、主要材料有重大改变时,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的单位或部门对送检样品进行的试验。 8.3全性能试验

8.3.1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开展试验,以验证互感器的性能与本标准要求的复合性,全性能试验项目见附录C,试验方法参见“7试验方法”。

8.3.2全性能验收由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计量中心承担,在产品招标前进行

8.3.4全性能验收试验的样品由制造单位送样,样品数量为每个规格2台。

8.3.5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判定为全性能试验不合格。

a)试验样品的型式和机构不符合本标准要求。 14

b)依据本标准,任意一只试验样品在试验中出现任意一个试验项目不合格。

8.4抽样验收试验

8.4.1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开展试验,核查制造单位按批量生产的互感器在结构、工艺、材料方面是否满足供货合同的要求。抽样验收试验项目见附录C,试验方法参见“7试验方法”。 8.4.2抽样验收试验在产品到货后开展,由公司计量所承担。 8.4.3抽样验收试验的样品用抽样方式,从批量到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6—8台进行试验。

8.4.4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判定为验收不合格 a)试验样品的型式和机构不符合本标准要求。

b)依据本标准,出现任意一只试验样品有任意一个试验项目不合格,则在随机抽样1台复查,试验结果仍有不合格的试验项目。

c)检测过程中出现三只及以上样品存在因生产工艺等同一原因引起的质量隐患问题。 8.5全检验收试验

8.5.1 由计量所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对到货产品进行100%验收检验,试验项目见附录C,试验方法参见“7试验方法”。全检验收基本误差的误差限值按照JJG1021-1997中要求的误差限值的60%进行验收。

8.5.2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判定为验收不合格。 a)全验收合格率低于98.5%

b)检测过程中出现三只及以上样品存在因生产工艺等同一原因引起的质量隐患问题。 9 包装、运输与贮存 9.1 包装

9.1.1大互感器的包装应保证产品及其组、部件和零件在整个储运期间 15

不致损坏及松动。户内互感器的包装还应保证在整个储运期间不致遭受雨淋。

9.1.2产品包装及包装箱的标志应符合GB/T 13384的规定。 9.2 运输、贮存

9.2.1 互感器各个供电气连接的接触面在储运期间应有防锈蚀措施。 9.2.2 互感器在运输过程中应无严重振动、颠簸和冲击现象发生。 9.2.3 在有包装状态下,互感器运输及临时贮存的基本环境条件按本标准第4.2条的要求。在无包装状态下,互感器应贮存在室内,温度为-25℃~55℃,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且在空气中不应有引起腐蚀的有害气体和其它有害介质。 9.3 随机文件

9.3.1每台互感器应随产品附有下列文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记录、安装使用说明书(包括产品的外形尺寸图及组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等)。 9.3.2互感器制造单位在交货时应保证每批互感器使用单位的代码正

确,产品序列号连续,并且按顺序装箱。在互感器箱外醒目位置应注明该箱互感器的制造单位名称、生产日期、型号规格、变比、该箱互感器总数量、互感器的资产编号等信息。 10 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10.1监督抽检

由监督抽检工作组按照统一的监督抽检方案进行抽样和监督抽检试验,对运行的互感器进行监督、考核管理,及时排查故障隐患,对抽检结果不满足判定标准要求的及时通报。 10.2 故障统计分析

按照制造单位、产品型号等信息,分类统计互感器故障类型、故障次数、故障原因、故障率,并及时将统计分析结果上报公司计量所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查找影响互感器质量的关键因素,及时消除故障隐患,并定期发布统计分析结果。 16

10.3技术服务

10.3.1制造单位应协助产品使用方进行现场试验调试、试运行和验收,在产品整个寿命周期实行“三包”,提供必要的维修及服务;负责提供设备接线图以及必要的技术文件及图纸等;负责对用户维护人员、运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提供培训资料。

10.3.2接到产品使用方的服务要求后,制造单位应在12小时内作出响应,48小时内按要求派人到指定地点提供服务。

10.3.3对于不能及时提供相应服务的,应及时填写不良技术服务记录。

10.4 全寿命周期管理

公司系统各市级分公司应建立健全互感器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互感器检验、故障处理信息记录,及时汇总全性能试验、抽样验收试验、全检验收试验、监督抽检、周期检验的检测结果及相关信息并上报公司计量所,这些内容将作为该互感器制造单位的供货品质参数记录在案,作为今后招标过程中的评价依据。 1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LMZ型母线式低压电流互感器的外形尺寸

B.1 额定一次电流75 A~150 A的LMZ1D产品外形尺寸如图 B.1所示。

图B.1 额定一次电流75A~150A的LMZ1D产品外形尺寸 B.2 额定一次电流200 A~500 A的 LMZ2D产品外形尺寸如图B.2所示。

图B.2 额定一次电流200A~500A的LMZ2D产品外形尺寸 18

B.3 额定一次电流600 A~800 A的LMZ3D产品外形尺寸如图B.3所示。 图B.3 额定一次电流600A~800A 的LMZ3D产品外形尺寸

B.4 额定一次电流1000 A~1500 A的LMZ4D产品外形尺寸如图B.4所示。

图B.4 额定一次电流1000A~1500A 的LMZ4D产品外形尺寸

B.5 LMZ型电流互感器和端子罩实体图如图B.5所示。 19

图B.5 LMZ型电流互感器和端子罩实体图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明细表如表D.1所示。标识为“+”号的试验项目为必须进行的试验项目,标识为“-”的试验项目不作要求。 表D.1试验项目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