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电力公司《0.4kV-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江苏省0.4kV~220kV电网
建 设 技 术 2003年3月
导
则
目 录
1、总则 ...................................................................................................................................... 1
1.1 目的 .............................................................................................................................. 1
1.2 适用范围 ...................................................................................................................... 1 1.3 各级电网建设的基本原则 .......................................................................................... 1 1.4 信息网建设原则 .......................................................................................................... 3 1.5 继电保护配臵原则 ...................................................................................................... 3 1.6因地制宜原则 ............................................................................................................... 3 1.7 解释权 .......................................................................................................................... 3 2、220KV电网 ......................................................................................................................... 4
2.1 220kV电网网络方案 ................................................................................................... 4 2.2 220kV线路 ................................................................................................................... 5 2.3 220kV变电站 ............................................................................................................... 6 2.4 提高220kV电网安全稳定的措施 ............................................................................. 7 2.5 220kV大用户接入系统方式 ....................................................................................... 8 2.6 区域电源接入220kV系统方式 ............................................................................... 9 3、110KV电网 ....................................................................................................................... 10
3.1 以放射馈供方式为主的110kV网络 ........................................................................ 10 3.2 110kV变电站…………………………………………………………………………11 3.3 110kV线路 .................................................................................................................. 12 3.4 110kV电缆 .................................................................................................................. 13 3.5 用户接入方式............................................................................................................. 14 3.6 中、小电源接入110kV系统的方式及安全措施 .................................................... 14 3.7 防雷与接地................................................................................................................. 15 4、城市配电网........................................................................................................................ 15
4.1 城市配电网络 ............................................................................................................ 15 4.2 用户接入系统 ............................................................................................................ 17 4.3 新建住宅小区供电 .................................................................................................... 18 4.4 商用综合楼(高层建筑)供电 ................................................................................ 18 4.5 配电设备选择原则 .................................................................................................... 18 4.6 配电线路 .................................................................................................................... 18 4.7 开闭所(环网柜) .................................................................................................... 20 4.8 配电变压器 ................................................................................................................ 22 4.9 中压电缆分支箱 ........................................................................................................ 24 4.10 柱上开关 .................................................................................................................. 24 4.11 跌落式熔断器 .......................................................................................................... 25 4.12 避雷器 ...................................................................................................................... 25
4.13 0.4kV低压系统 ..................................................................................................... 26 5、农村电网............................................................................................................................ 27
5.1 总体要求 .................................................................................................................... 27 5.2电网网络方案 ............................................................................................................. 27 5.3 变电所布点 ................................................................................................................ 28 5.4 供电线路 .................................................................................................................... 29 5.5 配电变压器 ................................................................................................................ 30 5.6 配电低压台片 ............................................................................................................ 30 5.7 防雷 ............................................................................................................................ 30 6、无功补偿............................................................................................................................ 31
6.1 无功补偿原则 ............................................................................................................ 31 6.2 220/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 ...................................................................................... 32 6.3 35kV系统无功补偿 ................................................................................................ 32 6.4 35kV变电站无功补偿 ............................................................................................ 32 6.5 城市配网无功补偿 .................................................................................................. 33 6.6 农网无功补偿 .......................................................................................................... 33 6.7 用户无功补偿 .......................................................................................................... 33 7、计量方式............................................................................................................................ 33
7.1 专线用户计量 ............................................................................................................ 33 7.2 有源用户计量 ............................................................................................................ 34 7.3 有效接地系统计量 .................................................................................................... 34 7.4 双电源用户计量 ........................................................................................................ 34 7.5 公用配变计量 ............................................................................................................ 34 7.6 计量装臵配臵 ............................................................................................................ 34 7.7 城乡居民用电、计量及接户线配臵 ........................................................................ 34 7.8 集中抄表 .................................................................................................................... 35 参考资料 .................................................................................................................................. 36 附加说明 .................................................................................................................................. 37 编制说明 .................................................................................................................................. 38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1、总则
1.1 目的
为保障江苏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建设结构稳定、安全可靠、技术适用、经济合理、运行灵活、满足供需、优质高效的一流输配电网络,特制定江苏省0.4kV~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以科学规范省内电网建设。 1.2 适用范围
本导则主要适用于江苏省内220kV电网、110kV及以下各级输配电网络的建设与改造、相应的变电站、配电设施的建设与改造,以及各类电源、电力用户接入系统的方式。 1.3 各级电网建设的基本原则
1.3.1、电网建设必须坚持以规划指导建设的原则:
[1]、电网建设应以负荷分布、电源分布为基础,根据目标网架及网络结构规划选择主力电源接入系统方案和输电方式、提出分层分区方案以及分期过渡措施、枢纽变电站布局及最终规模,并进行安全性评价,不断完善电网的目标网架、送受端网络结构、分层分区方案。 [2]、应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安排,按照中长期电网规划所推荐的方案、电力需求水平及负荷特性、电力电量平衡、环境及社会影响等,通过设计优化和必要的电气计算校核分析,确定电网建设方案,明确输变电工程建设的规模、顺序、进度、无功补偿配臵的地点容量以及相应的继电保护、远动通讯等。
第1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3]、电网的建设要坚持与负荷密度及负荷性质相适应的原则,以电力市场为导向,分析电力市场的发展规律,研究电力市场需求的容量和分布,以市场需求容量定电网规模,以市场需求分布定电网结构。 1.3.2、电网建设要坚持加强受端系统建设的原则。要加强受端系统内部(负荷中心)最高一级电压的网络联系,在负荷中心的电网应有足够容量的无功补偿和足够容量的电源支持。受端系统区域建设的大容量主力电厂宜直接接入最高一级电压电网;大电厂电气主接线应简化,负荷中心大容量机组宜以线变组方式直接接入负荷中心的枢纽变电站。 1.3.3、电网建设应符合安全稳定原则,确保电网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所规定的安全稳定标准。电网主网架应满足N-1的要求,对特别重要的供电用户,有特殊要求时电网可满足N-2的供电能力。 1.3.4、变电站母线短路电流应限制不超过以下数值:220kV母线不大于50KA;110kV母线不大于31.5KA;35kV母线不大于25KA;10kV母线不大于20KA。
1.3.5、无功补偿应按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的原则,无功补偿设备应以采用可分组自动投切的并联电容器、电抗器为主。
1.3.6、电网建设应遵循高一级电压网络完善、低一级电压网络简化、相互支撑的原则,实现分片供电,逐步减少高低压电磁环网,限制电网短路容量、简化电网保护。为确保供电能力,电网应配臵必要的安全自动装臵,以便在网络故障时(必要时)切除发电机组、断开低一级电压线路、低频低压减负荷。
第2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1.3.7、城市电网建设应遵循电压等级归并和简化原则,避免重复降压,限制35kV电压等级。
1.3.8、电网建设应遵循一次系统、二次系统以及通信自动化配套同步建设原则。电网建设应积极稳妥推广应用先进技术。
1.3.9、电网建设应遵循充分利用现有电力通道、保护有限的通道资源、现有通道不废弃的原则,提高单位通道的输电能力。电力通道及变电站站址应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并超前预留。 1.4 信息网建设原则
新建输配电线路应按规划需要同步建设信息网络。主干通信网络宜采用光缆,与高压线路同路径的主干网络优先选用OPGW。 1.5 继电保护配臵原则
变电所线路、母线、变压器等继电保护及信息系统和安全自动装臵的配臵,应执行省公司制定的《江苏电网继电保护配臵选型导则》。 1.6因地制宜原则
1.6.1、架空线路的杆塔、导线、绝缘、线型等以及配电设备的选型应与其在网络中的重要性、地区的负荷密度、周边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1.6.2、电缆线路一般适用于高负荷密度的繁华地区、政治中心、高层建筑区、重要风景旅游区区段、城市规划有特殊要求地区以及技术上难以解决的严重污染地段。电缆线路的建设应同时考虑地区的经济承受能力。
第3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1.7 解释权
本导则系根据国家及国家电力公司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和反事故措施,并结合江苏电网的现状和发展规划而编制的。随着技术进步和本省电力系统的发展,每隔一至二年进行必要的修订。本导则解释权属江苏省电力公司。
2、220KV电网
2.1 220kV电网网络方案
2.1.1、 220kV电网应满足安全性、先进性、可靠性、灵活性的基本要求。 [1]、电网应具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所规定的抗扰动能力,防止发生灾害性的大面积停电。
[2]、建设大型电网工程,应力求电网建设的每个阶段能与已有的电网相适应,并能为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灵活性。 2.1.2、 220kV电网应统筹考虑电源接入和500kV变电所的分布,加强负荷集中地区的220kV网架及电压支持,逐步形成以加强受端电网为主的区域电网。
2.1.3、 随着500kV电网的发展和加强,应有计划地逐步简化和改造220kV电压网络。逐步形成以500kV变电站或220kV枢纽变电站为中心的电网结构,实现500kV、220kV电网分层分区运行,以限制电网短路容量(220kV短路电流控制在50kA以下)、尽可能避免500/220kV电磁环网、简化保护配臵。
2.1.4、 在与500kV电网及电源建设统筹考虑的同时,220kV电网的建
第4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设也必须与110kV、35kV电压等级电网的建设相协调,以适应地区电力负荷发展的需要,并对电源和负荷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2.1.5、 220kV电网建设必须考虑在变电所内集中安装适当的无功补偿装臵(低压电容器、低压电抗器),以降低网损,并应保证220kV电网的电压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220kV电网正常运行方式下电压允许偏差为0~22kV,事故运行方式下电压允许偏差为-11~+22kV。 2.1.6、 220kV网络的输电容量必须满足正常和事故允许方式的输电需要。确定线路的输电容量至少应考虑线路投运后5~10年的发展,对线路走廊十分困难的地区应留有适当的裕度。
2.1.7、 220kV主干网络上不应有“T”接的变电站,应避免在220kV主干网络上形成短线成串、成环、及串供级数过多的电网结构。 2.1.8、 220kV终端变电站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深入市区。在通道及变电站用地十分困难的地区,对终端变电站可采用“T”接供电。 2.1.9、 大城市负荷中心的枢纽变电站容量不宜过于集中,要做到: [1]当任一变电站全停时,不致于引起受电地区全停,同时应采取自动措施,以保证重要负荷的安全供电。
[2]有利于简化110kV、35kV电压网络,便于实现分片供电。 2.2 220kV线路
2.2.1、 220kV主干线路、联络线路应结合远景规划采用大容量、多分裂或耐热铝合金导线。
2.2.2、 220kV主干线路应推广使用紧凑型输电线路。
第5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2.2.3、 新建线路必要时可提前按同塔双回线路建设。对于负荷密度较大、线路走廊紧张的地区,可采用同塔多回线路。
2.2.4、 220kV线路宜采用角钢塔,限制使用拉线塔,城区220kV线路必要时可使用钢管塔。
2.2.5、 220kV线路在跨越电力线路、2级及以上公路、铁路时跨越段两侧需采用独立双串绝缘子,跨越段应无接头。
2.2.6、 220kV线路一般要避免跨越建筑物。无法避让时,架空导线的对地距离可适当加高,且被跨越住人房屋离地1.5m处的最大未畸变工频电场强度不得超过4kV/m。线路应尽量采用逆相序排列。 2.3 220kV变电站 2.3.1、220kV枢纽变电站
220kV枢纽变电站的220kV进出线超过8回以上、220kV电源进线在4回及以上,通常采用双母线双分段接线。220kV枢纽变电站为多个220kV中间(终端)变电站提供电源。区域电网中220kV枢纽变电站的数量应严格控制。 2.3.2 、220kV中间变电站
220kV中间变电站的220kV进出线在3~8回、220kV电源进线在3回及以下,它为数个220kV中间(终端)变电站提供电源或联络,在电网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电气主接线通常采用双母线接线或一台半开关接线。 2.3.3、220kV终端变电站
第6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220kV终端变电站,通常位于区域的边界或城市的中心,通过1~3回220kV线路与中间变电所(枢纽变电所)联系。220kV终端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应简化,以线变组或桥接线为宜。如果区域网络条件允许,终端变电站的中、低压侧应装设备自投装臵,并研究高压侧装设备自投的可能性。
2.3.4、220 kV城市变电站
位于大型城市中心区域的220 kV变电站(终端变电所),建设场地受限、城市规划和环境有特殊要求,全户内配电装臵、电缆进出线可采用GIS设备。
位于城市非中心区域、中间或终端变电所、220 kV架空进出线,建设场地紧张、城市规划和环境有特殊要求,220 kV可采用户内装配式配电装臵。
当有其他特殊要求,采用GIS设备时,应进行专题论证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2.3.5、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含冷却系统)的噪声应控制不超过65dB(A),且尽量远离站外敏感区域布臵。城区变电站一般采用全户内布臵。
2.4 提高220kV电网安全稳定的措施
2.4.1、采用合理的电网结构,在不超过短路电流水平限额(50KA)要求下合理减少系统阻抗(如将电厂直接接入220kV主网、加强220kV主干网的建设等)。
第7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2.4.2、采用可靠的全线速断保护、快速断路器、综合重合闸装臵,具备通道条件时应采用光纤保护。
2.4.3、保证电网具有充足的无功补偿配臵。无功补偿一般选用分组投切的电容器和电抗器,当系统稳定有特殊要求时,可装设静止无功补偿装臵。为防止系统电压崩溃还应在合适地点采取低频低压减载等措施。 2.4.4、根据系统稳定计算结果,可采用故障切机、切负荷等措施。 2.4.5解列
220kV区域电网内部几个部分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的情况下,为防止电网瓦解事故,应根据稳定计算结果,在适当的地点设臵解列点,并装设自动解列装臵。当系统发生电压过低、稳定破坏时,能够有计划地将系统迅速而合理地解列为供需尽可能平衡而各自保持同步运行的两个或几个部分,防止扩大事故。选择解列点时应考虑到界面清晰、便于将电网分开,并考虑到分开后的各部分电网内部电源和负荷易于在采取措施后(低周低压减载、过频率切机等)达到基本平衡,同时解列点应位于振荡中心附近。 2.5 220kV大用户接入系统方式
2.5.1、以220kV接入电网的大电力用户项目(100兆伏安及以上,含新建、扩建或改建的项目)的供电方案(含一次和二次系统)应由地区供电公司组织编制,供电方案内容应包括电源的引入点、引入方式、主接线方式、计量方式、无功补偿方式、保证电能质量的技术措施等内容。方案必须符合江苏省电力公司编制的电网规划,并需经江苏省电力公
第8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司审批。
2.5.2、部分大用户(特别是电弧炉项目、化工整流项目、电气化铁路、地铁等用户)不仅对电网有冲击影响,还对电网产生谐波源,接入电网后可能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因此,在这些用户接入电网之前,应由用户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或科研咨询单位进行用户项目接入电网对电网影响的专题论证,并经江苏省电力公司审查。用户应根据审查意见采取必要措施将影响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并在公共接入点装设电能质量监测装臵。
2.5.3、具有自备电厂的220kV大用户,其自备电厂发电量原则上自发自用,所需220kV接入系统的线路规模根据用户要求的供电可靠性及申请的备用容量确定;供电方案由地区供电公司组织编制(内容见2.5.1),并需报经省电力公司审批。 2.6 区域电源接入220kV系统方式
[1]、对单机容量为300MW、总容量不超过600MW的发电厂可接入220kV电网。对于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上、电厂总装机容量超过600MW时,应论证接入500kV或 220kV系统。
[2]、新建电厂与系统联络的出线原则上不应出现两个电压等级。如果电厂处于网络结构比较紧密的负荷中心、需要出两级电压与电网联系时,要避免在电厂内设臵联络变压器。
[3]、容易同时故障跳开的一组220kV送电回路的最大输送功率占其受端总负荷的比例不宜过大。
第9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4]、位于负荷中心附近的区域型电厂,宜采用不设高压母线而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单元制接线接入附近中间或枢纽变电站的方案。
3、110kV电网
3.1 以放射馈供方式为主的110kV网络
3.1.1、220kV变电站110kV出线方式:双母线、单母线带旁路、单母线分段 。
3.1.2、220kV变电站110kV侧至少应有一路联络线路,以保障全所断电时重要负荷的供电。 3.1.3、110kV变电所接入系统方式 电源A电源B电源A电源B电源C变电所变电所变电所二线一变三线二变电源A电源B电源A电源B变电所三线二变变电所变电所二线二变变电所第10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电源A电源B电源C电源D变电所变电所变电所四线三变 双进线变电所优先选择来自不同方向的两个电源,如来自一个方向时,两条线路应运行在不同母线上。上级供电线路一般可T接一个变电所,负荷较轻时可T接两个变电所。 3.2 110kV变电站 3.2.1、110kV变电站的高压侧接线 [1]、线变组 线变组接线 [2]、内桥接线 内桥接线扩大内桥接线双内桥接线双外桥接线 [3]、扩大内桥 第11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4]、双内桥、双外桥
[5]、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当有110kV电源接入时,可考虑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3.2.2、110kV城市变电站
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域、线变组或桥接线变电所、全户内配电装臵、电缆进出线、建设场地受限、城市规划和环境有特殊要求,可采用GIS设备。
位于城市非中心区域的变电所、110kV架空进出线,建设场地紧张、城市规划和环境有特殊要求,110kV可采用户内装配式配电装臵。 当有其他特殊要求,采用GIS设备时,应进行专题论证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3.2.3、 110kV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含冷却系统)的噪声应控制不超过60dB(A),且尽量远离站外敏感区域布臵。城区变电站一般采用全户内布臵。 3.3 110kV线路
110kV线路的规划、设计一般按双回路同杆架设实施,负荷密集,通道紧张时可同杆架设多回线。市区可与低一级线路同杆架设。在市区与市郊,尽量采用逆相序排列,架空导线的对地距离可适度加高,一般避免跨越建筑物,无法避让时,应保证被跨越住人房屋离地1.5m处的最大未畸变工频电场强度不得超过4kV/m。
3.3.1、导线截面一般不低于185mm2,必要时采用分裂导线。
第12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3.3.2、市区杆搭选型应考虑与周围环境协调;郊区可选用窄基塔;通道狭窄处可选用钢管杆;农村地区应以水泥杆、角钢铁塔为主,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乡镇地区,可选用窄基塔、钢管杆。
3.3.3、杆塔的防腐一般以热镀锌为主、金属喷涂为辅,试点采用其他防腐措施,采用防腐涂料时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3.4、杆塔的下部和拉线应采用防盗措施。
3.3.5、线路跨越建筑物和公路时,应适当缩小档距,加大对地距离。两侧杆塔应采用双串绝缘子,顺线路方向布臵,绝缘子与导线、杆塔连接金具应独立。
3.3.6、对新(改、扩)建的变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应按污区分布图规定爬电比距进行配臵并按省公司颁布的《江苏电网绝缘子选型导则》执行: [1]母线悬式绝缘子、支柱绝缘子(包括隔离开关支柱绝缘子)、变压器套管、穿墙套管、电缆终端套管外绝缘水平一般要求选择比当地污区等级高一级。
[2]其余设备可视其重要性,适当提高外绝缘水平。
[3]二级及以下污秽区内通过的一级及以上公路、铁路两边50米范围内泄漏比距按2.8cm/kV考虑。按污秽分区图设计线路的绝缘水平,在个别污秽有可能增加地区应提高一级防污等级,重污秽线路难以停电的地区应采用防污性能好、伞型合适的绝缘子。 [4]户内高压设备泄漏比距不应低于2.0cm/kV。
第13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3.4 110kV电缆
3.4.1、110kV线路向城市中心负荷密集区域送电,在通道无法满足的条件
下可采用电缆进线。
3.4.2、在容量许可时,110kV电缆线路可考虑一至两个T接点。 3.4.3、110kV电缆线路宜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缆,并根据路径情况
考虑是否选用防水电缆。主干电缆截面宜采用630mm。
3.4.4、电缆与架空线的结合部可选用占地面积较小、施工方便的专用电缆
终端钢管杆;变电站侧使用GIS时,直接进入GIS电缆终端。 3.4.5、主干电缆的敷设可采用沟管或井管结合的方式。 3.5 用户接入方式
3.5.1、用户报装容量超过30MVA时,宜采用110kV供电。当用户报装容量小于30MVA时而距离电源点大于5公里需要110kV供电时,需经过专题论证和技术经济比较。根据用电负荷性质,其接入方式可选用以下两种:
[1]双路110kV供电方式,两路专线或一路专线、一路T接。 [2]一路专线供电方式,另提供35kV或10kV作为保安电源,其容量应满足用户的保安负荷。
3.5.2、特殊大用户的接入,参照2.5.2执行。 3.6 中、小电源接入110kV系统的方式及安全措施
3.6.1、地方发电厂装机总容量为25MW~100MW时宜采用110kV电压接入系统方式,应由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接入系统设计并由省电力
第14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公司审批。
3.6.2、电厂接入系统一般应为双回线接入同一个220kV变电站的110kV母线,如距离较远,亦可就近接入条件适合的110kV变电站。 3.6.3、接入系统应进行稳定计算,考虑配臵必要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臵,并选择合适的低周低压解列点。 3.6.4、接入系统线路应考虑全线快速保护。
3.6.5、企业自备电厂接入系统可参照本原则实施。自备电厂发电量原则上自发自用。线路应根据需求同时考虑双向最大容量。 3.7 防雷与接地
3.7.1、110kV线路应全线采用避雷线保护,如与光缆网络建设结合时架空地线可采用OPGW方式。
3.7.2、 接地电阻应满足规程要求,接地装臵应进行动热稳定校验。线路架空地线与变电站主接地网应采用隔离连接方式。
4、城市配电网
4.1 城市配电网络
4.1.1、城市公用配电中低压线路、电缆网络、开闭所、电缆分支箱应按中长期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扩充接口。
4.1.2、城市配电网的建设应考虑对用户连续供电的可靠程度,为了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市政建设相适应,可将配电网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以下三类:
A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贸中心以及大中型住宅区等负荷集中并对用
第15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电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区域,网络结构应对所有配电设施满足N-1安全准则,检修不引起非检修段的停电,所有线段的故障可隔离,非故障段可短时恢复送电。
B类:一般工商业负荷区、一般住宅区等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区域,主干网络应满足N-1安全准则,主干线段故障可隔离,非故障段可短时恢复送电,支线故障可隔离。
C类:市郊、乡镇等对供电可靠性一般要求的区域,网络结构应满足检修不引起线路全停,故障可分段隔离。
4.1.3、市区10kV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一般不大于2.0km;配电线路应根据线路的长度、负荷的密度和客户数量进行分段,一般分为3至5段为宜。
4.1.4、配电主干网应根据配电网的分类情况采用环式或格式网络结构,开环运行:
A类:单条线路合理分段,相邻线路“手拉手”,所有线段保证2个及以上电源,开环运行,按照自然发展,形成“三分段四联络”网格式结构,以满足该类地区对供电可靠性的特殊要求。
第16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10kV电源4联络点2(平时打开)10kV电源110kV电源2联络点3(平时打开)联络点1(平时打开)10kV电源3 B类:单条线路合理分段,相邻线路“手拉手”,保证主干线上每段线路双向受电,并提高互供能力。 10kV电源110kV电源2联络点(平时打开) C类:单条线路合理分段,逐步实现相邻线路“手拉手”。10kV电源 4.2 用户接入系统 4.2.1、当用户的报装容量在6MVA~30MVA时,宜从变电所单路或多路
第17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专线供电,如附近有35kV电源时,可采用35kV电压等级供电;当用户的报装容量在630kVA~6000kVA时,宜从开闭所设专线供电;双电源用户可从变电所、开闭所或电缆分支箱各出一路供电。双电源应最终来自不同的变电所或同一变电所的不同母线。
4.2.2、有源用户接入系统时,应装设线路的无压鉴定设备,解列点应设在用户侧。
4.2.3 、一般接入公用线路的用户应根据其用电容量在资产分界点配臵跌落熔断器或断路器,熔断器和断路器脱扣电流应考虑躲过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影响。 4.3 新建住宅小区供电
新建住宅小区应采用电缆线路、户内开闭所和配电所方式供电,或采用户外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和组合箱式变压器等方式供电。 4.4 商用综合楼(高层建筑)供电
商用综合楼(含高层建筑)的供电应结合建筑物结构和当地配网条件综合考虑建设公用开闭所(配电所),开闭所和配电所的选址应考虑有利于设备安全运行及日常维护检修,应选择通道宽敞、便于设备运输的地面场所。如需将站所设在地下一层的,地下室须采取严格的防渗漏、防潮措施并配备必要的排水、通风、消防设施,同时应选用满足地下环境要求的全工况电气设备。 4.5 配电设备选择原则
配电设备应选用可靠性较高,少维护或免维护的设备,地级市城
第18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区应留有配电自动化接口;配电设备一般应满足系统16kA短路电流动热稳定要求。在大型变电所附近的配电设备应满足20KA短路电流的动热稳定的要求(经计算核定)。 4.6 配电线路
4.6.1、市区架空线的设计,宜采用多回路同杆架设,为同一负荷供电的双电源线路不宜同杆架设。
4.6.2、架空配电线路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带电作业:
[1]、要考虑配电设施的同一性,减少规格品种,有利于带电作业。 [2]、配电线路的相间距离要便于常见故障的带电处理。
[3]、杆塔的设计应考虑配网发展的分支线和配电变压器的T接。 4.6.3、城区10kV配电线路宜采用铝芯绝缘导线。
4.6.4、根据规划,架空配电主干线路的导线截面宜采用185mm2~240mm2;支线导线截面宜采用120mm2~150mm2;城市配电线路选择的导线截面规格不宜过多。
4.6.5、城市配电线路原则上不采用带拉线的杆塔,转角杆、耐张杆宜选用钢管杆或窄基塔,小转角杆、直线杆可选用水泥电杆。杆塔的选型要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4.6.6、10kV架空线路采用绝缘线时,绝缘子的绝缘水平不应小于15kV;采用钢芯铝绞线时,绝缘子的绝缘水平不应小于20kV。在重污秽地区可使用合成绝缘子。
4.6.7、在线路的分段开关处和线路的分支处宜装设故障指示器。
第19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4.6.8、所有配电设备与导线的连接应采用标准金具,推广使用节能金具。绝缘导线用的金具应有防止进水措施,T接点可使用技术成熟的绝缘穿刺线夹。 4.6.9、配电电缆线路应选用铜芯电缆,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应考虑选用防水性能较好的电缆。 4.6.10、电力电缆截面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温升、动热稳定、电压降损失、安全、经济运行等因素。配电主干线电缆的截面宜采用300mm2~400mm2;支线电缆的截面不宜小于95mm2。 4.6.11、中压电缆户内外电缆终端、中间接头或固定分支头,宜采用硅橡胶冷缩型等电缆附件,并且应采取防水措施,避免电缆头长期在水中浸泡。 4.7 开闭所(环网柜) 4.7.1、开闭所应保证有两路以上独立电源接入,开闭所接入系统的方式有:双T接入主干网;环入主干网;二路环入主干网、一路由若干开闭所共用一回备用电源线(二供一备式)。 电源一电源二双T接入主干网电源一第20页共41页 电源二环入主干网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备供电源三电源一电源二电源一电源二电源一二供一备接入主干网电源二 4.7.2 开闭所的接线:单母线接线,适用于2进4出的小型开闭所;单母线分段接线,适用于2进6~8回出线的中型开闭所和2进8~12回出线的大型开闭所;对于采用二供一备接入系统的开闭所应采用单母线三分段接线。 4.7.3 开闭所开关设备的选型:一般选用负荷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单元;对于大型开闭所或供电负荷较大的馈线,也可选用断路器。 4.7.4 双T接入系统且采用断路器作为开关设备的开闭所,可根据需要就地配臵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臵。 4.7.5 开闭所的低压电源 第21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A:两进线电源侧装设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采用V型接线,二次侧应有0.5级和3级绕组,0.5级绕组二次电压100V用于测量,3级绕组二次电压220V,其极限容量应不低于1000VA,用于检测电源线路侧带电状况,并提供二次操作电源(蓄电池充电电源)及照明电源。 B:采用母线PT方式,规格同A。 C:从外部引入低压电源。
4.7.6 开闭所带有电动操作的负荷开关时,应配备二次操作电源,电源的形式可采用电容储能、UPS不间断电源或小型充电器蓄电池组;开闭所若采用断路器时,则宜配备48V~220V的直流系统(或蓄电池)。双电源线路侧均装设有PT时,亦可使用电容器储能电源。
4.7.7 在配网自动化规划区域内新建的开闭所应装设自动化终端DTU(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 4.8 配电变压器
4.8.1 配电变压器优先选用S11、S13等节能环保型(低损耗低噪音)变压器,接线组别为Dyn11。配电变压器可根据环境的需要选用柱上变压器、组合式箱变或干式变压器。
4.8.2 城区油浸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不宜超过630kVA;郊区油浸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不宜超过315kVA。干式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不宜超过1000kVA。
4.8.3 柱上配电变压器应选用全密封结构,最大容量不应超过400kVA,可优先选用内臵低压电流互感器。杆上配电变压器安装高度不低于
第22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2.5M,并且与周边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综合配电箱安装高度不小于1.2M;采用跌落式熔断器作为变压器保护,熔断器上下引线应无带电裸露部分。
4.8.4组合式箱变应与电缆配电网相结合,箱变容量宜为315kVA~630kVA。
4.8.5 组合式箱变有欧式和美式两种。环网供电的欧式箱变高压侧接线一般宜用二进一出的负荷开关,美式箱变高压侧接线一般宜用四工位开关;终端式的欧式箱变高压侧接线一般宜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单元,终端美式箱变高压侧接线宜用两工位开关。环网供电的箱变应配有故障指示器。
4.8.6 美式箱变高压侧应具有两级熔断器保护:后备式限流熔断器和插入式熔断器串联以提供整个范围的保护。熔断器选用优质油浸式产品。后备式限流熔断器遮断容量50kA。宜配臵肘形全绝缘氧化锌避雷器、可带负荷拔插的肘形绝缘头,额定电流200A。负荷开关油箱与变压器油箱独立,并有各自的化验取油口。若产品为负荷开关与变压器合用油箱结构,则需采用高燃点油。
4.8.7 城区315kVA及以上配电变压器应在低压侧装设综合配电箱。综合配电箱内应装设:
A、变压器终端设备TTU(Transformation Terminal Unit), TTU应有配变运行数据采集、缺相和过流报警、无功自动补偿控制(按无功自动循环投切、过电压闭锁)等功能,并具备当地采集或远传接口。
第23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B、低压分路配供开关。
C、3~4组三相共补电容器、一组分相补偿电容器及相应的保护与投切设备。
D、必要时也可装设技术成熟、性能可靠的集中抄表设备或留有装设位臵。 E、箱内带电部分不得裸露。
箱式变压器、户内配电所可将上述设备组合装设在低压室内。 综合配电箱及箱变的高低压室封闭应良好,顶部应加隔热层。 4.9 中压电缆分支箱
4.9.1 对于电缆线路,需要有多路小容量负荷T接时,可选择电缆分支箱。分支箱一般不超过六回路。
4.9.2 分支箱内应配臵一组带电指示器,所有的出线应配有故障指示器。 4.9.3 电缆头可选择600A及以下肘型电缆头。
4.9.4 分支箱无裸露的带电部分,顶部加隔热层,箱门按防风雨设计,箱体全密封,有良好的外观和防腐能力,确保二十年免维护。 4.10 柱上开关
4.10.1 柱上开关的分类
A、柱上断路器 一般采用真空或SF6灭弧,具有开断短路电流的功能,可作馈线分支和用户进线开关使用。
B、柱上负荷开关 一般采用真空或SF6灭弧,可带负荷操作,无明显断开点,可作分段和联络开关使用。
C、柱上负荷隔离刀闸 一般采用产气或真空灭弧,可带负荷操作,
第24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有明显断开点,可作分段和联络开关使用。
4.10.2 在实施(或规划)配网自动化的地区,柱上分段及联络开关应满足以下要求:
A、配有电动操作机构和自动化终端FTU(Feed Terminal Unit),操作机构的电源由FTU提供。
B、柱上开关应内臵电流互感器,以满足测量和故障判别的需要。 C、柱上开关两侧应配有户外电压互感器,互感器可选用油浸式或环氧树脂干式,干式互感器应由防紫外线材料制成。两侧的电压互感器配合成V型接线。二次侧应有0.5级和3级绕组,0.5级绕组用于测量;3级绕组的极限容量应不低于1000VA,用于检测线路侧带电状况,并提供FTU的充电电源及柱上开关操作电源。 4.11 跌落式熔断器
跌落式熔断器的开断短路电流能力不应小于12.5kA,用作柱上变压器的主保护。 4.12 避雷器
4.12.1 下列地点一般宜装设避雷器:
A、架空导线与电缆的结合部应装设避雷器,当电缆线路超过50米时,电缆线路两端均应装设避雷器。
B、对于多雷击地区,绝缘导线每隔一定距离(约300m左右)宜装设一组避雷器,安装位臵可结合柱上配电变压器、耐张杆、终端杆或分枝杆塔。试点使用绝缘导线间隙型雷电释放装臵。
第25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C、配电线路正常运行方式下的开断点两侧应装设避雷器。
D、 所有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应装设避雷器,郊区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应装设避雷器。
4.12.2应选择密封结构良好的硅橡胶氧化锌避雷器,推广使用脱落式避雷器。
4.13 0.4kV低压系统
4.13.1 城市0.4kV/0.23kV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放射状馈供方式供电。 4.13.2配电变压器应安装在低压负荷中心,低压供电半径市区不大于150m,郊区不大于250m。
4.13.3 低压配电线路要有较强适应性,主干线一次建成。
4.13.4 低压配电线路实行分区供电,要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低压配电线路可与同电源的中压线路同杆架设,但不得穿越分段开关。
4.13.5低压线路宜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导线截面根据负荷选择,干线截面宜采用185mm,次干线截面宜采用95、120mm,支线宜采用50、70mm。零线应与相线等截面,并多点重复接地。 4.13.6 架空低压线路的电杆一般采用10M及以上水泥杆。 4.13.7 配变及低压干线容量选择:
居民生活用电容量一般按第7.9条计算负荷,乘以需要系数(见下表),并定期根据抽样实测修正需要系数。
住宅用电负荷需要系数表
6 10 14 18 22 25 101 200 户 数 3 需要系数 1 0.73 0.58 0.47 0.44 0.42 0.4 0.33 0.26 第26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住宅的公用照明及公用电力混合负荷需要系数,一般可按0.8~1选取。 5、农村电网 5.1 总体要求
农村电网规划与建设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负荷密度、负荷性质与分布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方案的优化组合,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考虑与行政区划相结合。 5.2电网网络方案
在220kV变电所周边,用电容量在3000~30000kVA时,考虑建设35kV变电所(可供容量随距离变化),其双电源可来自220kV变电所的不同母线,也可一路由220kV变电所主供,另一路来自相邻变电所;用电容量在20000~60000kVA时,考虑建设110kV变电所,其双电源可来自220kV变电所的不同母线,也可一路由220kV变电所主供,另一路由区外电源供给。
变电所双电源接线可根据负荷性质、大小、电网条件、地理位臵分别采用双线一变、三线两变、双线双变、四线三变等不同组合方式。
第27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35kV线路10kV负荷110kV110kVF35kV变3 5kmA220kV变4 8kmG35kV用户变20km110kVB110kV三圈变J35kV变E35kV变4 8km35kV4 8kmI35kV变110kV10 20km35kV5 10kmH35kV变110kV10 30kmK35kV变C110kV双圈变N35kV变10kV备用电源35kV线路10kV负荷10kV负荷D110kV三圈变外来110kV线路L35kV变P35kV变外来35kV线路35kV线路M35kV变35kV线路区 域 电 网 示 意 图5.3 变电所布点 5.3.1乡镇变电所的布点应综合考虑与上级电源点的距离、负荷大小、负荷密度、负荷性质、并兼顾周边现有电力资源等因素,通过经济技术比较,选用合理方案。 5.3.2 当乡镇负荷超过3000kW时,考虑35kV变电所布点;当负荷超过2万kW时,考虑110kV布点;当负荷超过6万kW时,且负荷增长速度较快,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用建设第二个110kV变电站或220kV变电站布点。 5.3.3 乡镇负荷低于3000kW,但供电距离较长,电压和线损不能满足要求时亦可考虑35kV变电所布点。 5.3.4 乡镇110kV变电所应根据本地区负荷性质、周边地区负荷需求,结第28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合电网结构和规划,决定采用双圈变压器或三圈变压器。
5.3.5 乡镇各级变电所初期建设应预留第二电源,一期工程低压侧应有备用电源,以保证重要负荷和变电站检修用电。 5.3.6新建和改造地区电网应避免同电压等级出现相位差。 5.4 供电线路
5.4.1 供电半径应考虑负荷大小、负荷密度、供电电压等级。 (1)农村110kV供电线路一般不大于30kM; (2)35kV供电半径一般不大于20kM; (3)10kV供电半径一般不大于10kM。
5.4.2 架空线路导线一般采用钢芯铝绞线。负荷密度、人口密度较大的乡镇,10kV线路可部分采用绝缘导线。导线截面的选用应留有余地,110kV不低于185mm2,35kV主干线不低于150mm2,10kV主干线不低于120 mm2。10kV线路建设应同时核算单线线损率及电压降均不大于7%,同时按5~7年远景负荷进行电流密度核算,一般不大于2A/mm2。
5.4.3 10kV及以下农网线路应以水泥杆为主;转角处及主要跨越处可使用铁塔;个别经济发展较快乡镇障碍物多、电力通道拥挤时,可适量使用铁塔或钢管杆塔。 线路金具选型参见4.6.8。
5.4.4 绝缘水平按地理防污分布图实施,个别污秽有可能上升区域应留有一定余地,污秽较重地区可采用合成绝缘子。
第29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5.4.5 乡镇10kV线路必要时可考虑2-3分段,分段开关选型参见4.10.1。 5.5 配电变压器
5.5.1农村配电变压器配臵的基本原则为:小容量、多布点、延伸中压、缩短低压。
5.5.2配变选型宜采用S11、DYn11接线方式,全密封型。容量应根据负荷密度、负荷大小一般在30kVA~200kVA之间选择。
5.5.3配变低压侧应装臵综合低压配电箱。低压配电箱应根据负荷要求,装设单相或三相自动空气开关、熔断器、补偿电容、计量设备和必要的表计、避雷器等,其内部铜排、导线不得裸露。低压配电箱应有良好的防腐、防水、防盗性能,内部元器件应按功能分区布臵,方便运行管理。
5.5.4乡镇所在地集中住宅小区达一定规模时亦可使用箱变、低压配电箱、低压电缆组合供电方式。 5.6 配电低压台片
5.6.1、农村0.4/0.23kV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使用放射状馈供方式,配电变压器应装设在低压负荷中心。低压供电半径原则上应控制在450 米内,同时校核低压线路电压降不大于7%。负荷分散、无三相负荷需求时可采用单相变压器供电。
5.6.2、低压配电线路建设应兼顾单相负荷与三相负荷。
5.6.3、 低压线路可与同一电源的中压线路同杆架设,导线截面根据负荷大小选择,零线应与相线等截面。铜铝导体连接时应使用铜铝过渡接
第30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头。
5.6.4、农村低压电网可使用平行集束电缆。 5.6.5、低压线路一般采用不低于8M的水泥电杆。
5.6.6、配电变压器一般采用杆上安装,高度不低于2.5M,并且与周边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综合配电箱安装高度不小于1.2M;采用跌落式熔断器作为变压器保护,熔断器及上下引线应无带电裸露部分。 5.6.7、季节性负荷变化较大地区,可试点采用调容式变压器,以减少变压器空载损耗。
5.6.8、配变容量选择:居民生活用电容量一般按第7.9条计算负荷,乘以需要系数(参见4.13.7);混合型负荷容量一般按计算负荷乘以0.3~0.4需要系数。 5.7 防雷
5.7.1、变电所10kV线路出口、10kV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10kV电缆应装设密封结构良好的硅橡胶氧化锌避雷器。 5.7.2、电缆线路、架空线路防雷参见4.12.1。 6、无功补偿 6.1 无功补偿原则
6.1.1、无功补偿应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层补偿、就地平衡原则,要防止不同电压层次之间的无功倒送,防止输电线路有功与无功的逆向传送。地区功率因素220kV系统高峰时为0.94-0.99,低谷时为0.94-0.98;35kV及110kV地区功率因素不小于0.95;10kV系统不小于
第31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0.90。当城区变电所10kV电缆出线较多,充电功率较大时,应经过核算,装设一定容量的并联电抗器。经核算,母线电压应满足下列要求: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误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能超过额定电压的10%;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220V单相供电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
6.1.2、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的原则。 6.1.3、对于冲击负荷较大的用户,应论证其对电网电压稳定的影响,必要时采取“静补”的措施。 6.2 220/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
220/110kV变电站10kV侧应装设集中补偿装臵,按无功缺额自动投切并兼顾母线电压合格率,有条件时采用逆调压方式。集中补偿容量为主变容量的10%—15%,每段母线宜分两组自动循环投切,每组容量各按总容量的1/3和2/3配臵,优先采用远方集控自动投切方式。 6.3 35kV系统无功补偿
35kV系统无功补偿宜在220kV变电站的35kV侧集中分组装设无功设备,采用远方或当地自动投切方式补偿,110kV变电所35kV侧一般不集中装设无功设备。 6.4 35kV变电站无功补偿
35kV变电站10kV侧每条母线装设一组电容器,优先采用远方集控自动投切方式。
第32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6.5 城市配网无功补偿
城市配网无功补偿设备宜装设在公用配变低压侧,其容量应根据其低压台片无功大小及配变容量配臵,一般为配变容量的10%—15%,在最小负荷时不应向变电所倒送无功。电容器分组与自动投切方式参见4.8.7。 6.6 农网无功补偿
6.6.1、10kV线路单组补偿电容器一般安装在主干线约三分之二处(距变电所侧),容量为平均无功功率的三分之二。多组补偿应通过计算确定安装地点及每组容量。一般每条线路补偿一组为宜,线路长、无功负荷较大时可装设两组。投切方式以就地自动投切为宜。
6.6.2、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可设一组固定接入,容量不超过配变最小无功功率的95%;另一至二组可按高峰低谷时段或无功大小自动投切。 6.7 用户无功补偿
6.7.1、10kV及以上高压用户应在低压侧装设自动投切无功补偿装臵,其容量与投切方式参见6.2—6.4。
6.7.2、随机补偿方式,对异步电动机等无功负荷较大的用电设备,随机装设电容器,与用电设备同时投退,补偿容量不大于电动机无功功率的95%。
7、计量方式
7.1 专线用户计量
专线用户计量点设在变电所出线间隔,采用专用CT或专用次级,中
第33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压专线用户使用线路侧专用PT。计量器具应使用具有远传功能的多功能三相电子表,精度应符合有关规定。 7.2 有源用户计量
有源用户计量装臵应装设在发电厂与电网的资产分界处,采用专用计量互感器,计量装臵应为双向计量。 7.3 有效接地系统计量
110KV及以上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大用户或有较大谐波源的用户及10KV(20KV)有效接地系统中性点有可能接地的用户,应装设三相四线表。
7.4 双电源用户计量
双电源用户应分别计量,其计量表计和计量回路设计应保证主备电源计量表计始终处于可读抄状态。 7.5 公用配变计量
公用配变综合配电箱内,应装设专用计量装臵,也可用带有计量功能的TTU替代。 7.6 计量装臵配臵
计量装臵配臵(精度、容量、二次回路等)和管理应符合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臵技术管理规程》。容量在100KVA或100KW及以上用户计量 总表应选用多功能电子表,并可接入负荷管理系统或配电自动化系统。其它用户计量表计(含分表),应根据计费方式的需要选用相应类型的电能表。
第34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7.7 城乡居民用电、计量及接户线配臵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实行一户一表计费方式。城镇每户居民原则按60~80W/m2容量配臵受电装臵,采用单相供电方式,安装单相10(40)A计量表计。对每户容量超过8kW的住宅,也可采用三相供电方式。采用单相供电到户方式的多层住宅楼应采用三相四线接入单元表箱。对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居民生活用电受电装臵配臵可参照城镇居民生活用电执行。对农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每户居民生活用电原则按4kW容量配臵受电装臵,采用单相供电到户方式,安装单相5(20)A计量表计,其接(进)户线采用6 mm2绝缘铜线。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接户线与进户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宜按等截面配臵。城镇居民生活用电接户线配臵原则如下:
供电户数(H) 接户线截面(mm2) H=1 S=10 2≤H≤4 10≤S≤16 5≤H≤7 25≤S≤35 8≤H≤10 S=50 11≤H≤12 S=70 供电户数在12户以上时,应按上述原则分户,分别装设接户线。 7.8 集中抄表
新建住宅小区可采用技术成熟、可靠性高的集中抄表系统。
第35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参考资料
1、《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93) 2、《电能质量 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GB/T 12326-90) 3、《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 15543-1995) 4、《电能计量装臵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 5、《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能源部、建设部 1993.3 6、《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599-1996) 7、《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 国家电力公司 1995.5
8、《江苏电网规划与项目前期管理及考核办法(试行)》 江苏省电力公司
2002.4
9、《江苏省35kV~220 kV变电所设计技术导则(试行)》 江苏省电力公司
2002.5
10、《江苏电网继电保护配臵选型导则》 江苏省电力公司 2002.5 1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DL755-2001
12、《江苏电网绝缘子选型导则》(试行) 江苏省电力公司 2002.
第36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附 加 说 明
本导则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组织编写、审查并批准发布。 主编单位:江苏苏源电力咨询有限公司
参加单位:南通供电公司 苏州供电公司 镇江电力设计院、江苏省电力
公司规划计划部、生产运营部、营销工作部、调度通信中心、农电工作部
主要起草人:王冬利、杨林、王兴昌、周小梅、吴元华、毛祺、姚国平、
谢翠菊
校 核: 甄玉林
第37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编制说明
1.3.8、“提高单位输送能力”系指:①单回路改造为多回路同杆架设;②低级电压等级线路改造为高一级电压等级线路供电;③供电线路改造为高低压同杆架设。
3.1.1、220kV变电站各种110kV出线方式的优缺点:
A:双母线:运行方式灵活、便于主变负荷分配、减少出线交叉,但运行操作、保护配臵、防误操作闭锁复杂,刀闸检修困难,间隔检修须对线路停电。适用于出线回路多、负荷重、母线检修不能对线路停电等场合。
B:单母线带旁路:运行操作、保护配臵较为简单方便,出线间隔开关检修、电流互感器和保护校验时线路不停电,但负荷调整困难,易引起出线交叉,母线停电困难。适用于网络较为薄弱地区。
C:单母线分段:母线接线简化,运行操作、保护配臵、防误操作闭锁较为简单方便、可靠性高,但负荷调整困难、易引起出线交叉,出线间隔检修试验时线路需停电。适用于网络较强、易于调整负荷、设备少维护或免维护、下级110kV变电站均为双电源的场合。
使用B、C方案110kV配电设备双列布臵时,可方便出线,减少线路交叉,但占地较多;单列布臵时,部分出线采用电缆可防止线路交叉。
3.2.1、110kV变电站高压侧各种接线方式的优缺点: [1]、线变组
第38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优点:接线简单,保护与自动化装臵简单,运行维护操作少,占地小,
整体可靠性高。
缺点:高压侧变压器容量不能互代,线路检修或故障时,主变需配合停电。 对策:①低压侧装设备自投 ②备投后如超载则通过配电自动化或调度调整负荷。 适用范围:城市负荷密集、用地紧张地区 [2]、内桥接线 内桥接线扩大内桥接线双内桥接线双外桥接线 优点:保护比较简单,运行方式灵活,上级进线失电后高压侧备投动作,带负荷能力不减。 缺点:高压侧刀闸用量大,防误操作复杂。主变差动保护多一侧接线,占地较大。 适用范围:城乡电网负荷中心,城市中心区可选用GIS以减少占地面积。 [3]、扩大内桥 优点:在上级变电所间隔不足或需要减少线路投资时,解决转供负荷就近第39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接入系统的问题。
缺点:变电站将因110kV线路的延伸降低供电可靠性。 对策:串供线路故障可通过重合闸补救。 [4]、双内桥、双外桥
优点:运行与操作灵活,主变利用率高。单台变压器容量可适当减小以降
主变低压侧短路容量;为避免对系统产生太大的冲击,上级线路失电后,备投动作通常应先甩掉一台主变。
缺点:备自投接线、动作、闭锁逻辑复杂。双内桥接线时,三台主变差动
保护均须比绕组多一侧接线。占地较大。双外桥接线时,线路停电时,须同时停变压器。
适用范围:城乡电网负荷密集区,必要时可选用GIS以减少占地面积。 [5]、单母线(单母线分段)
当有110kV电源接入时,可考虑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4.6.8、绝缘穿刺线夹有全绝缘、接触良好温升低、防水防腐性好、施工简便,有利于带电作业,但要求绝缘导线的同心性要好。
4.6.11、使用硅橡胶冷缩型电缆附件,具有施工方便、绝缘性能好、防污秽、抗老化能力强。
4.8.5、美式箱变具有体积小、散热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第40页共41页
江苏省0.4~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线变组接线5.6.4、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具有阻抗小、电容大、绝缘、泄漏小,降损节电效果好;线路通道占用小,线路防窃电;施工工期比常规线路短,施工工艺要求较高;新建线路单位造价比常规架空线路略高,但运行维护量小、费用低,综合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因此,适用于农村及城镇低压架空线路的新建和改造,特别是用于线路通道紧张、绿化矛盾大、误会较严重地区,村庄内线路、旧线路改造、户联线、落火线等。第41页共4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