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物理中考考点精炼——第九章《压强》(Word版附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八章 压强

一、压力、固体压强的估测及计算

1.下列估测中,合理的在括号里用“√”表示,不合理的用“×”表示。 (1)(2020·江西11D 0.75分)口罩正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 700 N。( ) (2)一张草稿纸平铺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100 Pa。( ) (3)双脚站立时,对地面压强约为1.5×104 Pa。( )

22.(2020·咸宁中考)如图所示,长木板重10 N,底面积为10 cm2,现将其底面积的 与水平桌面接触,木板

3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Pa;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推动木板缓慢向左运动,直至木板全部移到桌面,在这个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_,木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020·抚州临川一中模拟)如图所示,有两组同样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每块砖平放时长、宽、高的比为4∶2∶1。A组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A和pA,B组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B和pB。则:FA __________FB,pA__________pB。(均选填“>”“=”或“<”)

(第1题图) (第2题图)

4.(2020·广安中考)如图所示,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A重力为1 N,在水平向左的力F1=2 N、竖直向上的力F2=4 N作用下,沿着墙壁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A对竖直墙壁的压强为__________。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

1.如图所示,将一根试管由空气慢慢压入水中,试管越往下压,水对试管内空气的__________越大,试管中空气的体积会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3图)

(例4图)

2.(2020·宜昌中考)如图所示,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瓶口朝下竖直地浸入水中,橡皮膜受到了水向__________的压强,大小为__________Pa。(g=10 N/kg,ρ水=1×103 kg/m3)

3.(2020·郴州中考)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2 N,高9 cm,底面积40 cm2;杯内水重3 N,水深7 cm,ρ水=1×103 kg/m3,g取10 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 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3 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 250 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 N 三、大气压强及其应用

1.(2020·抚州临川一中月考)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1 m长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管中水银柱高度为__________mm。

(1)假定移动玻璃管的过程均不漏气,请描述玻璃管内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情况。(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①将玻璃管倾斜放置,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__;②将玻璃管向上提升一点,水银柱高度将__________ 。 (2)如果用水来代替水银做实验,水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充满玻璃管,若管口刚好在水面上且保证不漏气,此时玻璃管内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_Pa。(g=10 N/kg,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

B.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

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

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

5. 如图所示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示意图,长柄上端与球形底部各开一小孔a、b。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时,用手严密地按住开口__________(选填“a”或“b”),然后向上提升长柄就可以将酒取出来。酒水在青铜汲酒器中不会流出来是由于__________的作用。

6.(2020·衡阳中考)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活塞式抽水机 B.盆景自动供水装置 C.茶壶 D.吸饮料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2020·江西中考)如图所示,是河水中的漩涡。漩涡边沿水的流速相对中心处的流速较__________,压强较__________,从而形成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温馨提示: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2.2018年5月,一架正在高空中飞行的飞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此时副驾驶整个上半身被“吸”出舱外,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副驾驶受到的重力突然减小 B.舱内气压变大,舱外气压变小

C.舱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舱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D.舱内温度降低,压强突然增大

3.(2020·吉安一模)如图所示是轿车车顶的外掀式天窗,若将天窗的前面关闭,后面微微向上打开,轿车行驶时,就能使车内污浊的空气被“抽出”。其原理是:天窗外空气流速__________车内空气流速,天窗外空气压强__________车内空气压强。(均选填“大于”或“小于”)

(第7题图)

(第8题图)

4.(2020·东营中考)近期交警部门加大对电动车安装遮阳伞的检查拆除力度。遮阳伞虽能遮挡阳光,但存在安全隐患。如图所示,当电动车快速行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遮阳伞上边空气流速小,压强小,伞面被向下压 B.遮阳伞下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伞面被向上吸 C.遮阳伞上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伞面被向下压 D.遮阳伞下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伞面被向上吸 五、实验题

6. (2020·江西模拟)某河道附近的路面出现如图1所示情形,但离河道稍远处就没这种情况。小明认为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河道旁边的路口处有一个采沙场,运输沙石的重型卡车常严重超重运载,装进车内的沙石常常伴有大量的河水。

图1

图2

【提出问题】路面为什么会损坏?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猜想二:装带水的沙石的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待沙石中的水流失后,车对地面的破坏减小; 猜想三:超载与地面损坏无关,是地面质量不过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猜想一,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器材:海绵、桌子、砝码(多个)。

实验过程: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凹陷的深浅”或“凹陷面的大小”)来体现的,我们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将海绵放在实验台上,然后将桌子和砝码按如图2中甲、乙、丙所示的三个步骤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通过比较图甲、乙、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__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

果越明显。

【交流与评估】

(1)为了探究猜想二,小明按图2中丁的方法,先将一长方体橡皮泥放在海绵上,然后沿虚线竖直向下切掉一块A,只保留另一块B在上面,再观察海绵的形变情况,这种方法是否可行?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

(3)小华同学认为还应该再找橡皮泥进行实验,以便得出__________规律,防止结论的偶然性。

(1)小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均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然后小明调节好压强计,继续实验。

(2)比较图甲、乙、丙,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将图甲中的探头逐渐下移,可观察到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得出结论:液体密度一定,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向图乙中的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浓盐水,为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与加盐水前的深度相同,应将探头位置__________(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变”),然后观察到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变大,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后,小明自制了如图丁所示的装置继续探究,已知隔板在容器的中央。他向隔板左侧倒水,发现橡皮膜向右侧凸起,如图丁所示,这说明液体对容器__________有压强。他再向隔板右侧倒入另一种液体,当加到一定程度时,橡皮膜恢复原状,如图戊所示,则ρpA__________pB(均选填“>”“<”或“=”)。

__________ρ

。此时A、B两点的液体压强关系:

第八章 压强 答案

一、压力、固体压强的估测及计算

1.下列估测中,合理的在括号里用“√”表示,不合理的用“×”表示。 (1)(2020·江西11D 0.75分)口罩正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 700 N。(√) (2)一张草稿纸平铺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100 Pa。(×) (3)双脚站立时,对地面压强约为1.5×104 Pa。(√)

22.(2020·咸宁中考)如图所示,长木板重10 N,底面积为10 cm2,现将其底面积的 与水平桌面接触,木板

3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为 1.5×104 Pa;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推动木板缓慢向左运动,直至木板全部移到桌面,在这个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强 变小 ,木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不变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020·抚州临川一中模拟)如图所示,有两组同样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每块砖平放时长、宽、高的比为4∶2∶1。A组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A和pA,B组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B和pB。则:FA < FB,pA = pB。(均选填“>”“=”或“<”)

(第1题图) (第2题图)

4.(2020·广安中考)如图所示,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A重力为1 N,在水平向左的力F1=2 N、竖直向上的力F2=4 N作用下,沿着墙壁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3 N ,A对竖直墙壁的压强为 200 Pa 。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

1.如图所示,将一根试管由空气慢慢压入水中,试管越往下压,水对试管内空气的 压强 越大,试管中空气的体积会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3图)

(例4图)

2.(2020·宜昌中考)如图所示,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瓶口朝下竖直地浸入水中,橡皮膜受到了水向 上 的压强,大小为 1 000 Pa。(g=10 N/kg,ρ水=1×103 kg/m3)

3.(2020·郴州中考)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

试管底部的压强(A)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2 N,高9 cm,底面积40 cm2;杯内水重3 N,水深7 cm,ρ水=1×103 kg/m3,g取10 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C)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 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3 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 250 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 N 三、大气压强及其应用

1.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1 m长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管中水银柱高度为 760 mm。

(1)假定移动玻璃管的过程均不漏气,请描述玻璃管内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情况。(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①将玻璃管倾斜放置,水银柱的高度将 不变 ;②将玻璃管向上提升一点,水银柱高度将 不变 。 (2)如果用水来代替水银做实验,水 会 (选填“会”或“不会”)充满玻璃管,若管口刚好在水面上且保证不漏气,此时玻璃管内底部的压强为 9×104 Pa。(g=10 N/kg,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D)

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

B.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

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

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

5.如图所示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示意图,长柄上端与球形底部各开一小孔a、b。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时,用手严密地按住开口 a (选填“a”或“b”),然后向上提升长柄就可以将酒取出来。酒水在青铜汲酒器中不会流出来是由于 大气压 的作用。

6.(2020·衡阳中考)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C)

A.活塞式抽水机 B.盆景自动供水装置 C.茶壶 D.吸饮料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如图所示,是河水中的漩涡。漩涡边沿水的流速相对中心处的流速较 慢 ,压强较 大 ,从而形成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温馨提示: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2.2018年5月,一架正在高空中飞行的飞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此时副驾驶整个上半身被“吸”出舱外,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C)

A.副驾驶受到的重力突然减小 B.舱内气压变大,舱外气压变小

C.舱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舱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D.舱内温度降低,压强突然增大

3.(2020·吉安一模)如图所示是轿车车顶的外掀式天窗,若将天窗的前面关闭,后面微微向上打开,轿车行驶时,就能使车内污浊的空气被“抽出”。其原理是:天窗外空气流速 大于 车内空气流速,天

窗外空气压强 小于 车内空气压强。(均选填“大于”或“小于”)

(第7题图)

(第8题图)

4.(2020·东营中考)近期交警部门加大对电动车安装遮阳伞的检查拆除力度。遮阳伞虽能遮挡阳光,但存在安全隐患。如图所示,当电动车快速行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遮阳伞上边空气流速小,压强小,伞面被向下压 B.遮阳伞下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伞面被向上吸 C.遮阳伞上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伞面被向下压 D.遮阳伞下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伞面被向上吸

五、实验题

1.(2020·江西模拟)某河道附近的路面出现如图1所示情形,但离河道稍远处就没这种情况。小明认为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河道旁边的路口处有一个采沙场,运输沙石的重型卡车常严重超重运载,装进车内的沙石常常伴有大量的河水。

图1

图2

【提出问题】路面为什么会损坏?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猜想二:装带水的沙石的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待沙石中的水流失后,车对地面的破坏减小; 猜想三:超载与地面损坏无关,是地面质量不过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猜想一,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器材:海绵、桌子、砝码(多个)。

实验过程: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 凹陷的深浅 (选填“凹陷的深浅”或“凹陷面的大小”)来体现的,我们 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将海绵放在实验台上,然后将桌子和砝码按如图2中甲、乙、丙所示的三个步骤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通过比较图甲、乙、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 越大 (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交流与评估】

(1)为了探究猜想二,小明按图2中丁的方法,先将一长方体橡皮泥放在海绵上,然后沿虚线竖直向下切掉一块A,只保留另一块B在上面,再观察海绵的形变情况,这种方法是否可行? 不可行 ,理由是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不变 。

(2)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科学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3)小华同学认为还应该再找橡皮泥进行实验,以便得出 普遍 规律,防止结论的偶然性。

(1)小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均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小 (选填“大”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然后小明调节好压强计,继续实验。

(2)比较图甲、乙、丙,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将图甲中的探头逐渐下移,可观察到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得出结论:液体密度一定,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向图乙中的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浓盐水,为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与加盐水前的深度相同,应将探头位置 上移 (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变”),然后观察到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变大,可得出结论: 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

(5)实验后,小明自制了如图丁所示的装置继续探究,已知隔板在容器的中央。他向隔板左侧倒水,发现橡皮膜向右侧凸起,如图丁所示,这说明液体对容器 侧壁 有压强。他再向隔板右侧倒入另一种液体,当加到一定程度时,橡皮膜恢复原状,如图戊所示,则ρ液 < ρ水。此时A、B两点的液体压强关系:pA > pB(均选填“>”“<”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