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来源:华佗小知识


“华安、连城、永安、泉港、漳平一中、龙海二中”六校联考

2014-2015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 (2)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6)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7)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 (8)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9)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10)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二)文言文阅读(24分)

课内文言文部分,完成2~5题。(12分)

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约束 B.声非加疾也 疾:强,这里指声音洪大

C.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D.歌以赠之 歌:歌唱。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B.以五十步笑百步 斧斤以时入山林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弃甲曳兵而走

D.民之多于邻国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例句:申之以孝悌之义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第 1 页 共 11 页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文言文部分,完成6~9题。(12分)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 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成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喜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使者以告,籍更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欲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悦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抉琴造焉,籍大悟,乃见青眼。由是礼德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九) 6、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坏府舍屏障 坏:拆除 B.乃赍酒挟琴造焉 造:访问

C.口不臧否人物 臧否:评论人物的好坏善恶 D.直言穷矣,举声一号 穷:贫困

7、下列四组句子全都表明阮籍不拘礼教的一项是( )(3分) ①籍由是不与世事 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③籍沉醉忘作 ④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⑤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⑥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 A.①②⑤ B.③④⑥ C. ②⑤⑥ D.①③⑤

第 2 页 共 11 页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去世的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以致病得差点丢了命。

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

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给以白眼,也因此被他们所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

D.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任何时候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9、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春日耕者 苏 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第 3 页 共 11 页

11.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B、《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C、盛暑,宝玉和金钏儿戏笑,王夫人打了金钏儿一个嘴巴子。王夫人让金钏儿的母亲领之而去。后来,金钏儿跳井自杀。

D、宝玉不愿会雨村,宝钗劝他讲仕途经济,宝玉听了,生气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知经济学问的人!”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觉新和表妹钱梅芬青梅竹马,但梅的母亲和觉新的继母周氏在牌桌子上有了意见,就拿拒婚来报复。觉新最后由父亲做主,娶瑞珏为妻。婚后两人关系一直不好,觉新为此常常思念梅芬。 B.觉新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与觉慧等年轻人在一起时,他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他既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也是破坏者。

C、觉慧参加学生运动被爷爷知道后,被禁足在家,异常苦闷一日,他去花园闲逛,花园里红白梅花正开得盛他遇见鸣凤折梅,就主动帮她上树折梅,两人互诉衷肠,鸣凤说要一辈子在公馆里头服侍他,做他的丫头,只要他在旁边就安心了觉慧深受感动。

D、中秋节晚,年轻人同到花园中湖滨游玩,唱歌吹箫,玩得正高兴时,琴说“今晚可惜少了一个人”,“一个人”指瑞珏,因为儿子海臣吵着要她陪而只得留在房中。觉新黯然,琴自觉失言。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孔子认为读书人怎样才能通达?(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 页 共 11 页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求求你们,别开玩笑

[西班牙]卡何·塞拉

就像平常强盗行劫时一样,卡洛·帕里亚克诺蒙着脸,提一挺机关枪,冲进一家饭馆。饭馆里顾客盈门,都是些有钱人,个个喜气洋洋,打扮得珠光宝气。他们决非冒险好斗之徒,而且都未带武器,真是打劫的理想对象。

卡洛·帕里亚克诺手端机枪,踢开了门。 “举起手来!”

卡洛·帕里亚克诺的声音,不像人家当强盗头领的,喊出来既不威风,又没有雷鸣般的音量。他的声音怯生生的,低沉而又细弱。只有很少几桌人听得到。乐队继续演奏着《第三个人》这支讨厌的无法哼唱的狐步舞曲。侍者穿梭于饭桌之间,忙着收盘送菜开瓶子,脸上堆满了笑。餐厅总管点头哈腰,请每位新到的顾客入座。卡洛·帕里亚克诺感到自己面罩里的脸红了。

真是天下奇闻:“他们竟不理会我?”他想,“这群蠢驴,难道不见我拿着机关 枪?”于是,卡洛·帕里亚克诺使足力气又喊了一声:“举起手来!”

有几个人终于把视线从维也罗丽的胸部移开,扭过头来朝卡洛·帕里亚克诺看去。 “多潇洒的强盗!”有人说了一句,“真是个棒小伙子!” 卡洛·帕里亚克诺感到自己情绪异常,真是又气恼又吃惊。

“举起手来!我已经说过了。你们没发现我是抢劫的吗?还不明白这是打劫么?再不举手,我可要开枪了!真他妈见鬼!”

从一张桌子旁发出一声大笑:

“多逗人的家伙!喂,劫贼,跟我们一道喝一杯吧。服务员,服务员,给这位先生拿杯香槟来!” 卡洛·帕里亚克诺在地上跺了一脚。 “您听着,别跟我开玩笑啦,把手举起来!”

那位先生发出一阵大笑,声音响得连几个街区之外都可以听到。 “得了,年轻人,平静平静吧,不必装出这副样子来!”

“什么这样那样的。我是来打劫的,你们懂吗?我手中有枪,而您不但不怕,不把钱包、首饰放到桌子上,反倒哈哈大笑,拿我当笑料。您这位先生,不认真对待此事,反而从中取乐?”

乐队奏完了《第三个人》,又开始演奏《谁害怕凶残的狼》这支进行曲。 卡洛·帕里亚克诺感到口渴: “举起手来,喂,举起手来! ”

“不,年轻人,我不举手。我可不喜欢有人抢我的东西。”

笑声,犹如此山压向彼山的暴风雨,从一张桌子推向另一张桌子。几个食客站了起来,把卡洛·帕里亚克诺围了起来,手拉手翩翩起舞,仿佛一群印第安人转着白人跳舞。

第 5 页 共 11 页

卡洛·帕里亚克诺竭力振作精神,说: “好!咱们走着瞧,你们到底举不举手?”

大家笑得前俯后仰。几位太太声言,这劫贼简直是个宝贝。在他周围跳舞的人越来越多。卡洛·帕里亚克诺发觉自己业已沮丧的情绪越发低落。

“那好吧?”他无可奈何地说道,音调里已带有几分柔情,“把那杯香槟递给我,我渴死了!” 饭馆里的食客们人人心醉神迷,容光焕发。对刚才突发的这出戏,感到心满意足。

“这饭馆的老板,”有人大着胆子,装作了解内情样子说道,“简直就是魔鬼,亏他想的点子!” 卡洛·帕里亚克诺在椅子上坐了下来,一口吞下了那杯香槟。他面前桌子上的花瓶、酒杯、扇子,以及搁在它们旁边的机关枪,构成了一幅有趣的静物图。

警察进来了,给卡洛·帕里亚克诺戴上了手铐。当两名警察押着卡洛·帕里亚克诺走出饭馆的时候,卡洛·帕里亚克诺的眼神中,隐隐约约仍流露出恳求的目光:求求你们,别开玩笑啦!

13.联系全文,分析小说第1段中画线部分描写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小说内容,简析劫匪卡洛·帕里亚克诺的人物形象。(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说的结尾段很有特点,请做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 ) (3分) A.悚然(sǒnɡ) 窈陷(yòu) 踌躇 步履蹒跚 B.炮烙(páo) 形骸(hái) 折罪 咀嚼鉴赏 C.草窠(kē) 寒暄(xuān) 出格 聪明怜俐

第 6 页 共 11 页

D.谬种(miù) 朱拓(tuò) 窥探 精明强干

17.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 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B.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C. 这家伙办事毫发不爽,小气极了,你指望他帮助你,门儿也没有。 D. 想一想上辈人,下乡创业时筚路蓝缕,多不容易。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语言的时代性和规范性统一是个大课题,我们既要讲究包容,又要注重规范,二者不可偏废。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①比如写小说,那肯定得用新词

②但同时,也要维护公共领域的语言文字规范,防止语文运用低俗之风泛滥成灾 ③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包括“火星文”在内的语文现象

④从语言史上看,语言在其发展历程中常常是兼容并包的,几乎没有任何语言是在自生自长的状态下发展到今天的

⑤同时,语言的应用和发展,如果失去规范,也必然带来无序和混乱,妨碍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⑥考虑到维护语言表达的多元化与活力,不妨对新词保持宽容的心态,不应干预个人的语言使用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19.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妥当,请指出四处并改正。(4分)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时光如梭,转眼间犬子即将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三年级。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他更希望得到您悉心的帮助。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作心理疏导,鄙校决定于本月20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做专题讲座。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

xx中学高二年段

2015年4月16日 ① 改为: ; ② 改为: ;

第 7 页 共 11 页

„„ „__„__„__„__„__„_绩„成线_„__„__„__„__„_号„座„_„__订__„__„__„__„__„__„__„__„__装名„姓„__„__„__„__„__„__„__封_级„班„_„__„__„__„__„__„__密__„__„_校„学„„„„„

③ 改为: ; ④ 改为: 。 四、作文(70分)

20.请以“尊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注意:不得抄袭,不得套题,不得出现班级、姓名。

“华安、连城、泉港、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六校联考

2014~2015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答案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漳平一中 詹慧全 审题人:黄 巧

一、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0分)

1.(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题号 2 3 4 答案 5.(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6 7 8 答案 9.(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10.(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8 页 共 11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题号 答案 11(1) 11(2)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13.(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答案 16 17 18

19.(4分) ① 改为: ;

② 改为: ; ③ 改为: ;

第 9 页 共 11 页

④ 改为: 。

六校联考2014~2015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0分) 1.(10分)

(1)白帝城高急暮砧 (2)别有幽愁暗恨生 (3)望帝春心托杜鹃 (4)以手抚膺坐长叹 (5)金就砺则利 (6)谨庠序之教 (7)环珮空归夜月魂 (8)同是天涯沦落人 (9)剑阁峥嵘而崔嵬 (10)无边落木萧萧下

(二)文言文阅读(30分) 2.(3分)D(作歌)

3.(3分)D(比):A项第一个“焉”为兼词,是“于之,在这(那)里”的意思;第二个“焉”是语气助词;B项第一个“以”是介词,“凭”;第二个“以”是介词,“按照”;C项第一个“而”表转折,第二个“而”表修饰。 4.(3分)B(状语后置句):A判断句;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句。

5.(3分)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6、D(穷:尽)

7、C(①是“名士少有全者“的对策”③事件的起因④是“性至孝”,痛伤其母之逝的表现) 8、D(“什么事都不表现在神态上”错)

9、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 译文: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瑀。魏国的丞相椽,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竟会忘记自己的形骸和举止。当时很多人说他痴呆,只有他的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

阮籍本有济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让阮籍替武帝司马炎求婚,阮籍醉了60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中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都以大醉而幸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平简约,十来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

到了司马昭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正伏案醉眠。使者把这事告诉他,阮籍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什么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雄辩,被当时的人所推崇。

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萧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腿,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失了性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了。

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俗之士,就用白眼相对。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因此礼义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他。

第 10 页 共 11 页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10.(1)用妇子前来探看和取悦,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运用拟人的修辞格,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作了铺垫。

(2)对农家春日忙碌和辛勤劳作的赞美,为农家温馨与和睦生活感到高兴,对王安石变法后政令繁多无用的嘲讽(批判、否定)。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1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5分) 11.(1)D(湘云劝宝玉讲仕途经济)

(2)C(A婚后两人关系一直不错 B觉新既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也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 D、“中秋节”应为“元宵节”,“一个人”是指梅表姐)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2. 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养成质朴正直品格,处世能察颜观色,谦逊对待别人。 【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虚名。\"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13.①顾客们的斯文形象为下文卡洛·帕里亚克诺来进行抢劫埋下了伏笔(创造了可能性); ②顾客们有钱且优雅而若无其事形象与他们对卡洛·帕里亚克诺的戏弄形成了强烈反差。 14.①卑微、软弱

②容易被欺骗(愚蠢)

15.①小说结尾在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表现在劫匪在放下防备的情况下被警察抓住,情理之中体现在小说在前面已经埋下了伏笔——劫匪的做法本身就是违法的,而饭店顾客们面对劫匪时的泰然自若甚至让劫匪加入到他们的娱乐中,这本身就不符合常理,因而这对劫匪而言是一个陷阱。

②劫匪最后发出“求求你们,别开玩笑啦”的哀求,揭示了劫匪被大家愚弄的结局,并且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四.语言文字应用(13分)

16.B(3分) 解析:A项 窈陷(yǎo);C项 “怜俐”应为“伶俐”;D项 朱拓(tà)。

17.D(3分)(A改弦更张:弦的松紧与调的高低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引申为改革变更,多用来指对制度和方法。B 鳞次栉比: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指船只或房屋。 C毫发不爽:一点也没有差错。 D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 18.B(3分)

19.(4分)①“犬子”改为“您的孩子”;②“生死攸关”改为“至关重要”;③“指导”改为“帮助”;④“鄙校”改为“本年段”或“学校”;⑤“不得”改为“请勿”。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