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及要求

来源:华佗小知识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及要求

要素 制度 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 程序文件 记录、档案、台帐 要求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 2.制度包含:目标制定、分解、实施、绩效考核等环节内容; 3。制度明确相应环节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相应责任的. 1。全生产目标以文件印发; 2.安全生产目标内容:完善、合理、明确. 1。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2.实施计划有针对性,涵盖所以部门。 1.定期进行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间调整实施计划 3。记录资料保存齐全 以文件形式印发.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 2.制度包含: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等内容; 3.符合国家、地方等有关规定。 1。以文件形式设立、任命; 2。成员包括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 应有工作要求。如: 上次会议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的或制订新的工作要求;完成情况、整改措施等. 备注 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一、目标 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目标实施情况的检查或监测记录 效果评估和考核记录; 评估报告; 调整后的目标与指标以及实施计划。 组织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机构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设置、任命文件 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 召开安全生产安全专题会 会议纪要

1 — —

要素 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 程序文件 记录、档案、台帐 要求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 2。制度包含: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等环节内容; 3.责任制内容与岗位实际相符; 1.制度文件形式发布生效 2。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宜性评审和更新; 备注 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2。2职责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适宜性评审与更新; 更新后文件形式发布. 1. 定期进行适宜性评审与更新; 使用计划 三、安全生产投入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 2.制度包含:职责、流程、范围、检查等内容; 1. 计划以文件形式发布; 2. 内容包含: a. 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 b.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c. 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 d. 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 e. 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和应急救援演练;

2 — —

要素 制度 程序文件 记录、档案、台帐 要求 f. 安全标示 备注 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的使用计划 员工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 任保险的管理制度 费用使用台账 缴费相关资料; 保险评估、年费、返回资料、赔偿等资料。 员工伤残等级鉴定资料 记录完整齐全; 在财务专项科目或报表中有归类统计;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管理制度 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4。2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各职能部门应定期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记录; 2.归口部门汇总发布的清单; 3。传达、培训和考核记录; 4。汇总记录 转化成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发放记录; 培训和考核记录; 制度执行记录。 评审修订记录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 2.制度包含: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等环节要求; 3。制度明确主管部门。 所有部门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 2。制度包含: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发布、使用、评审、修订等环节要求; 1. 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 2. 内容包含: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 规章制度的管理制度 3 — —

要素 制度 程序文件 记录、档案、台帐 要求 产投入,文件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验收、报废、施工、检修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事故管理; 备注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3操作规程 4。4评估 4.5修订 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下发记录; 培训和考核记录。 检查评估记录 1.岗位操作规程齐全、适用; 2.基于特定风险分析、评估和控制 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每年至少一次 修订记录; 修订计划; 新版本下发记录; 培训和考核记录。 4。6 文件和档案管理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 2.制度包含:明确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等责任部门/人员、流程、形式、权限;明确具体档案资料、保存周期、保存形式等要求; 管理制度各执行环节记录资料。

4 — —

要素 制度 程序文件 记录、档案、台帐 要求 备注 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4。6 文件和档案管理 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 五、教育培训 5.1教育培训管理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档案: 1。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含纪要) 2。安全费用提取使用记录 3.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3.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记录 4.危险源管理台帐 5。安全生产检查记录 6.授权作业指令单 7.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8。事故隐患整改记录 9.安全生产奖惩记录 10.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记录 11.特种设备管理记录 12。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记录 13.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包括安装、运行、维护等) 14.有关强制性检测检验报告或记录 15.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 16.风险评价信息 17.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记录 18。应急演习信息 19.技术图纸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 2.制度包含:各类人员培训规定、培训需求识别、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效果的评估改进、考核及台帐记录等环节要求内容; 3.制度确定安全教育主管部门. 4.遵循国家有关规定; 培训需求识别记录;

5 — —

要素 制度 程序文件 记录、档案、台帐 培训效果的评估、改进记录; 培训记录; 记录; 证书。 要求 备注 五、教育培训 5。2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总局令第3号 5。3操作岗位 人员教育培训 1。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和考核 记录; 2。(岗前、岗间)职位健康培训记录 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考核、记录和试卷。 “四新\"教育记录; 转岗和离岗一年重新上岗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 人员:资格证书,个人资料档案; “三级”指厂,车间,班级三级; “四新”指新工艺、技术、设备、材料; 及时审核过期证书 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5.5安全文化建设 六、生产设备设施 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外来人员安全教育记录,负责带领人的记录; 安全文化建设方案或计划 (多种形式的)活动记录.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 2.制度包含: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中应包含安全专篇)、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劳动、安全、卫生设 “三同时\"管理制度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 6 — —

要素 制度 程序文件 记录、档案、台帐 要求 施内容; 3.制度确定安全教育主管部门。 备注 六、生产设备设施 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 三同时管理档案、记录; 三同时评估、审核认可手续; 项目审批手续等。 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 变更安全设备时设计单位的书面批文; 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检维修计划 变更过程记录; 变更过程隐患控制记录 安全设备设施台账; 设施运行台账; 设备设施档案资料; 检测检验检定档案资料; 检修过程记录; 检修完毕后的试车记录;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 2。制度包含:履行变更申请、变更审批、变更实施、变更验收的变更程序内容; 3。制度确定安全教育主管部门。 定期检验 不同设备另外要求有相应的记录; 6. 2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检维修方案 6.3 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设备设施验收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的管理制度 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

7 — —

要素 废拆除 制度 程序文件 设备设施的拆除,无危险物品处置方案 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 记录、档案、台帐 要求 备注 报废或拆除记录; 制度执行记录;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 2。制度包含: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及工作程序;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在开展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等内容;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 2。制度包含: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内容 七、作业安全 风险管理制度 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三违”行为的管理制度 七、作业安全 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准则 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记录; 制定的控制措施 .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 2.制度包含: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内容 作业许可证 (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3)能源介质作业; (4)高处作业; (5)大型吊装作业; (6)交叉作业; 1。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 2。许可证包含:危害因素分析、采取的安全措施、等内容. 8 — —

要素 制度 程序文件 (7)其他危险作业. 记录、档案、台帐 要求 备注 7.2 作业行为 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 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记录; 制定的控制措施. 作业许可证、工作票 警示标示台帐 要害岗位及机械、电气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度 授权程序清楚,签字齐全; 警示标志包含危险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的提示; 七、作业安全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 理制度 7.3 警示标志 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 管理制度 7。4 相关方管理 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 定期对相关方提供的服务作业性质和行为; 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安全绩效进行监测记录; 工程项目承包协议;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 2.制度包含:明确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内容。 3。明确双方责权; 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7.5变更

变更管理制度 重大变更的,还应报安全生 9 — —

要素 制度 程序文件 实施计划 记录、档案、台帐 要求 备注 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八、 隐患排查和治理 8.1 隐患排查 八、 隐患排查和治理 8.2 排查范围与方法 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 制定排查方案 审批和验收管理报告; 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的检查表; 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 隐患汇总登记台账 隐患治理方案 检查台帐、记录 8。3 隐患治理 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 隐患治理台帐; 隐患治理情况的验证和效果评估记录 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书面统计分析表; 报送安全监管部门的记录、回执;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 2。制度包含: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方法,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和时机等内容。 1。检查表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 2.检查表包含检查内容、检查标准、范围等项内容. 3.检查表签字齐全; 内容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 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其中隐患治理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防护、应急等措施; 8.4预测预警

10 — —

要素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 9.1辨识与评估 9。2登记建档与备案 制度 危险源的管理制度 程序文件 记录、档案、台帐 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记录; 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预报记录; 要求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 2。制度包含:明确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内容。 备注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 分级,确定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 建立危险源档案; 危险源检查记录本; 备案文件 (指确定有重大危险源的) 放射物品使用许可证 应包含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 9。2登记建档与备案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重大危险源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9.3 监控与管理 职业健康的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档案; 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危害体检 1—2年一次; 十、职业健康 10.1职业健康管理 10。2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定期识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结果公开宣布; 素记录; 检测结果; 各种防护器具专人负责保管、定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期校验和维护记录 危害防护措施、待遇

11 — —

要素 制度 程序文件 记录、档案、台帐 书面形式告知(文件、合同) 宣传和培训记录 警示标志 申报材料 发生重大变更时的变更申请; 要求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备注 10.3职业危害申报 十一、应急救援 11.1应急机构和队伍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 2。制度包含:明确应急管理机构、专人负责、训练计划等内容。 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训练计划和记录 十一、应急救援 11.2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主管部门备案; 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回执 应急预案定期评审记录; 修订和完善记录; 设施、装备和物资台帐; 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1.包括综合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 2.格式及内容需符合有关规定; 1.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 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应急演练方案 11。4 应急演练 至少每年一次 12 — —

要素 11.5 事故救援 制度 事故的管理制度 程序文件 记录、档案、台帐 应急演练记录 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 总结问题、改进措施 应急救援报告 要求 备注 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12。1事故报告 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的管理制度 事故调查报告; 登记建档 事故档案: 调查报告 “四不放过”原则处理 统计分析 回顾、学习 相关的文件资料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 2。制度包含:明确报告、调查、统计与分析、回顾、书面报告样式和表格等内容。 1.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 2.制度包含:明确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规范的符合情况、安全管理实施计划的落实情况的测量评估的方法、组织、周期、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测量评估应得出可量化的绩效指标等内容。 至少每年一次 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13。1绩效评定 提出纠正、预防的管理方案; 下一周期的安全工作实施计划 会议纪要; 标准化实施情况评定报告; 通报; 安全绩效考评 13.2持续改进

完善安全标准化生产的措施和工作计划; 1。评定报告形成正式文件; 2.评定内容元素齐全,支撑性材料齐全; 3。包括对前次评定中提出的纠正措施落实效果的评价; 13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