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注浆构造[实用新型专利]
*CN201535392U*
(10)授权公告号 CN 201535392 U(45)授权公告日 2010.07.28
(12)实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0920170243.4(22)申请日 2009.08.05
(73)专利权人叶香竹
地址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景山组团
11幢302室(72)发明人叶香竹(51)Int.Cl.
F16L 1/028(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顶管注浆构造(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管注浆构造,其特征是在泥浆孔外侧设置钢套环,在钢套环的保护下防止了堵孔现象。另外,泥浆孔在钢套环下方,在泥浆孔后设橡胶密封圈,橡胶圈的密封使注浆不往外溢出,使减阻作用更有效。出浆孔对称布置使混凝土管在顶进过程中均匀出浆,便于混凝土管顺利顶进。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泥浆套的完整性,提高了泥浆减阻效果。
CN 201535392 UCN 201535392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顶管注浆构造,其特征包括钢套环(1)、橡皮圈(2)、出浆孔(3),采用钢套环(1)承接相邻混凝土管(4),钢套环厚度为3~5mm,钢套环(1)与混凝土管(4)间隙为2cm,出浆孔(3)左侧设置环形橡胶圈(2)对钢套环(1)与混凝土管(4)间隙进行密封,每个混凝土管(4)设置四个出浆孔(3),四个出浆孔(4)布置在一个断面呈正方形,出浆孔(4)离混凝土管(4)端部距离为40cm。
2
CN 201535392 U
说 明 书一种顶管注浆构造
1/1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管注浆构造,适用于市政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应用触变泥浆减少顶管阻力是顶管顺利顶进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顶管注浆孔
未作处理,在粘土层或淤泥土层中,能形成较好的泥套,而在卵、砾石层中存在砂石堵塞注浆孔的现象,直接影响泥浆的注入,最终影响泥套的完整性,使减阻效果明显降低。
[0002]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顶管注浆构造,解决传统顶管注浆构造容易堵孔的问题。[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构造包括钢套环、橡皮圈、出浆孔。由于在泥浆孔外侧设置钢套环,在钢套环的保护下防止了堵孔现象。另外,泥浆孔在钢套环下方,在泥浆孔后设橡胶密封圈,橡胶圈的密封使注浆不往外溢出,使减阻作用更有效。出浆孔对称布置使混凝土管在顶进过程中均匀出浆,便于混凝土管顺利顶进。[0005] 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泥浆套的完整性,提高了泥浆减阻效果。附图说明
图1顶管注浆构造立面图[0007] 图2顶管注浆构造剖面图[0008] 1、钢套环,2、橡皮圈,3、出浆孔,4、混凝土管
[0006]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0010] 本实用新型包括钢套环1、橡皮圈2、出浆孔3。采用钢套环1承接相邻混凝土管4,钢套环1沿混凝土管4方向长度为1m,钢套环厚度为3~5mm,钢套环1与混凝土管4间隙为2cm,出浆孔3左侧设置环形橡胶圈2对钢套环1与混凝土管4间隙进行密封。每个混凝土管4设置四个出浆孔3,四个出浆孔4布置在一个断面呈正方形,出浆孔4离混凝土管4端部距离为40cm。
3
CN 201535392 U
说 明 书 附 图
图1
4
1/1页
图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