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线路跨越方案(模版)
新建×××××××××××××工程
施工组织措施
2017word 专业资料
批准:
审核:
编制:
―――――××××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年6月
.
目 录
一. 跨越施工计划………………………………………………………………2 二. 施工技术措施………………………………………………………………5 三. 安健环控制措施……………………………………………………………6 四.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8 五. 事故应急措施………………………………………………………………8 六. 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9
word 专业资料
.
一、 跨越架搭设
对于跨越10kV及以下电力线及其它乡村公路时,均计划按规定程序申请搭设跨越架进行施工。
1.1.1架线施工前应沿线调查交叉跨越情况,并与有关单位事先联系,跨越架根据被跨越物情况可采用不同型式结构。
1.1.2搭设时应由测工在现场根据线行中心用经纬仪定出跨越架的宽度和高度,定好位后才可开始搭跨越架,以便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1.3 线路与跨越物正跨或斜跨角大于30°时,应整体搭设跨越架,跨越架斜跨角小于30°时,施工线路应分相搭设跨越架,两侧地线与边相分别共用一个,并用经纬仪定位,以保证位置正确。
跨越架长度 L = (考虑风偏) 式中:L—跨越架实际长度; L'—两边线间距离; θ—线路与被跨越物夹角。
F—施工线路导线和地线在安装气象条件下,跨越点的风偏距离。 跨越架宽度W(两主排之间的水平距离) W=W1+2(X1 + X2)
式中:W1—公路的宽度,电力线、通信线两边相距离。 X1—跨越与被跨越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见下表) X2—电力线、通信线的风偏距离。(110kV以下取0.5m) 跨越架高度H=h1+h2+h3 式中:h1—被跨越物高度
h2—跨越架与被跨越物最小安全距离
h3—高度裕度。跨越架宽度小于5m时取0.5m,大于5m时取1.0m。 跨越架与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离(m) 被跨越物名称 距架身水平距离 距封顶杆垂直距离 公路 至路边:0.6 至路面:5.5 通信线、低压配电线 0.6 1.0 跨越架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最大风偏后)(m)
线路电压等级(kV) 距离说明 ≤35 word 专业资料
.
架面与导线的水平距离 无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带电体的垂直距离 有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带电体的垂直距离 1.5 1.5 0.5 1.1.4依据被跨越物的性质、高度、宽度以及电力线是否停电分别选择:毛竹跨越架时,应选择粗壮的毛竹,支撑或拉线必须牢固,排数要根据跨距、距越架高度、宽度以及被跨越物的重要性而定,一般要有主排和副排,必要时可再增加一个副排,排与排之间要用粗壮的毛竹相连并绑扎牢固,主排和副排的距离要足够,以增大稳定性。
1.1.5 跨越架竖于地面的架杆埋深不小于0.5米,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5米、1.2米、1.0米。
1.1.6 跨越架的主杆、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2.5米,绑扎时小头压在大头上,绑扎不得少于三圈。绑扎点处如果有两点以上杆件,应先将其中二根绑绕三圈后,再交叉绑第三根,缠绕不小于三圈。
1.1.7 第一层主杆的大横杆绑扎后,在接升第二层主杆前,应在第一层主杆绑扎交叉支杆及侧向支杆,以保持其稳定。侧向支杆埋入地下不小于0.3米,对地夹角不得大于60度。
1.1.8 封顶横杆绑扎后应在其上方靠近主杆侧绑一根梢径不小于75mm的竹杆或梢径不小于80mm的木杆,其长度不小于6米,该杆的作用是方便麻绳或牵引绳的拖牵。封顶杆的两侧应绑扎外伸羊角支杆,外伸羊角支杆应采用Φ75×6米的毛竹,伸出的长度在2米左右。
1.1.9 架体的立杆应垂直埋入坑,杆坑底部应夯实,埋深不得小于0.5m,回填土后夯实。遇松土或地面无法挖坑立杆时应绑扫地杆,横杆与立杆应成直角搭设。
1.1.10 搭设带电跨越的跨越架,应保持架杆干燥,以防感应电压伤人,靠近电力线及以上部分严禁用铁线绑扎。
1.1.11 跨越架搭设后必须经过施工队或工程处的验收合格才可使用。
1.1.12 特殊、困难的交叉跨越须单独编写跨越方案,具体跨越架的搭设按跨越方案执行,具体交叉跨越方案由项目部、工程处技术负责人、质安人员到现场确定,由工程处技术负责人依据工程处实际情况编写。
1.1.13 被跨越的电力线及搭设的跨越架尺寸示意图,见下图。
word 专业资料
.
h1 L 6—羊角撑 5—封顶杆 8—被跨电力线 7—临时拉线 主排排H h X2 W W1 2—大横杆 1—主杆 跨越10kV电力线跨越架示意图
H h 副 副排 H h 主排h1 4—支杆 3—剪刀撑杆
1.1.14 为防止跨越架顶磨损,应选择好控制档放线力,对个别有可能被磨擦的
可用圆木补强,架顶加滚筒滑车或垫胶保护,垫胶厚度不小于20mm。
1.1.15 跨越架要有足够的纵向强度,架高超过12米时应打两层拉线,以提高架杆的稳定性。
1.1.16 带电跨越架必须在架两侧各悬挂一块“有电危险,严禁攀登”的警示牌;其他跨越架应悬挂“禁止攀登”警示牌。
1.1.17 公路、大路跨越架应涂漆红白相间标志,夜间悬挂红色标志灯,重要公路跨越在施工中应派专人监护看守,有车辆通行的公路、大路应在距跨越架前后来车方向约200米处设置“电力施工,车辆慢行”警示牌。
1.1.18 用竹子进行封顶且跨距大于8m时,可搭建成拱形,以防止跨越架中间出现下陷。
1.1.19 在搭设跨越架及架线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设置专人在公路边负责安全监护,确保施工的安全。
1.1.20 拆除跨越架是相反搭设跨越架的程序,由上向下逐根拆除,先拆横杆,再拆支杆,最后拆主杆,分层进行。严禁主杆、横杆整体推倒,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
现场施工的未尽事宜,参照本标段工程所编写的各项施工措施。
二、施工技术措施
2.1施工准备
2.1.1
施工技术交底准备:
项目部必须做好工作前的安全、技术和质量交底工作,且签订相应的交底书,并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学习、熟悉相关的施工技术操作要领,项目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对有关技术要求、
word 专业资料
.
安全施工和质量标准,以及施工难点、危险点进行详细讲解,让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的任务、作业区域、危险点等。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组织施工,对施工班组、管理人员的任务责任到人。
2.1.2 施工前必须认真检查所配备的工器具,清除隐患。
2.1.3 施工场地协调及准备,由于本工程施工段在公路边,车流量相对较多,经过多方和当地供电所及运政部门协调,供电所、运政部门同意该施工段搭设跨越施工、部分时间段及路段采取临时封路,根据施工作业计划进行。
2.2 施工方法
2.2.1 不停电区域作业:对于本次施工跨越的10kV线路搭设跨越架时采取退出重合闸方法进行作业。
2.2.2停电区域作业:无
2.2.3施工区域作业:所有保护措施完工后,进行拆旧、新建线路施工。 2.2.4施工完毕后,结束工作票,恢复10kV线路重合闸。
三、安健环控制措施
3.1 安全控制措施
由于带电施工人为、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较多,施工人员容易分散安全意识,从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为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拟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3.1.1 项目经理部要树立牢固的安全施工意识,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并按“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实施细则”进行严格考核。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组织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研究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在根据工程进度具体布置安全工作措施,并组织安全检查。
3.1.2 工地或班组必须坚持有组织、有纪律、有要求的安全施工工作制度,并认真填写记录,以备考查。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包括临时工)都必须参加安全、技术交底。
3.1.3 各项施工作业必须选派责任心强的职工进行现场安全监护,发现有不安全现象立即停止其工作,直到隐患消除。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制定应急措施。
3.1.4 对施工设备、工器具坚持定期检查制度,并在作业前对设备、工器具进行检查,带隐患设备和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器具严禁使用。
3.1.5 在作业时,应注意观察,事先派专人进行检查,检查的重点是检查构件是否缺少,连接构件螺栓是否有脱落现象,发现异常情况不能轻易操作。
3.1.6 施工前,首先要核对杆号牌,核对线路名称, 核对无误接到许可后,方可作业。 3.1.7 所使用的工器具操作前应进行实验,确认工器具良好后方可使用。
word 专业资料
.
3.1.8 落实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遵守运行单位的有关规定和制度: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认真填写施工工作票。落实保证安全的各项技术措施: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
3.1.9 在工作前,应由工作负责人、安全员向全体工作人员交代清楚工作容、围、时间以及各种安全措施及人员的明确分工等。在工作中应设安全监护人员,对重要的工作部位应增加安全监护人员,对所有工作做好安全监护工作。
3.1.10 在未接到许可工作命令前,任何人员不的作业。
3.1.11 对在施工中所使用的各种施工设备、车辆应在工作前进行认真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参加工作。
3.1.12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配带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拿好工器具,防止坠落伤人或损坏设备,防止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
3.1.13 防电害措施
3.1.13.1 导地线展放前,作业区导线必须装设接地线。
3.1.13.2 接地线不得用缠绕法连接,必须使用专用卡具,连接可靠。 3.1.13.3 牵引机、力机、钢丝绳尾车和导地线尾车必须接地,以防感应电; 3.1.13.4牵引过程中,导引绳和牵引绳以及导地线上必须安装接地滑车;
3.1.13.4为了防止导线与带电体发生意外接触,接地滑车中的一个要加强接地,即应采用较长的接地体进行接地,接地引线应采用铜线,其截面积不小于25mm2;
3.1.13.5紧线、挂线、导地线升空过程中,应使导地线预先接地,防止感应电伤人。 3.1.13.6 安装和拆除接地线时为防止刮风造成工作接地导线端脱落,在挂好工作接地后,应用铝线绑扎牢固。
3.1.14 防跑线措施
3.1.14.1 施工前,施工负责人、专业人员必须对所有受力的机具、绳索、连接件、设施及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进行认真检查,不准以小代大、以少代多。
3.1.14.2 施工地锚埋设必须员工在场负责,如地锚坑处土质较差,埋设时必须进行加大埋深和地锚规格,地锚上压沙石袋加固。
3.1.14.3跨越档两侧的铁塔,在悬挂导、地线滑车前,应对其连接金具、瓷瓶、滑车进行仔细检查,并对导、地线分别用φ17.5及φ12.5的钢丝绳做好“二道防线”保护;
3.1.14.4 在替换放线滑车前,必须在杆上加装导地线“二防”,即在杆和分裂导线之间采取可靠连接,防止导线意外坠地。
3.1.14.5 施工用手板葫芦链条尾部应打结处理,防止长期受力失灵。
word 专业资料
.
3.1.14.6 所有施工用受力工器具、设备安全系数应提高40%以上。 3.1.15 高处作业
3.1.15.1 高处作业系牢安全带、二道防线,戴好安全帽。 3.1.15.2拿好工器具防止坠落伤人或损坏设备。 3.1.15.3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2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
3.2.1施工现场应合理布置,避免和减少损坏青苗及果树等其他经济作物。 3.2.2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植物、作物的保护。
3.2.3 施工完毕后,应做好基坑回填,地面清理、平整工作,恢复好地貌。
3.2.4 遵纪守法,尊重当地民风民俗;搞好与有关各方的关系尊重当地民族习俗。材料、工具的堆放必须避开道路,施工人员不能随便站在道路旁。
3.2.5 划分文明施工、生活责任区做到有组织、有领导,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考核,与部经营承包挂钩,形成自我约束机制。
3.2.6 材料、机具存放整齐、有序,标识明确;危险物品按规定运输、存放、领、退。 3.2.7 施工队应按班组建设要求图表上墙,各种帐、表、册、卡齐全,摆放整洁有序。 3.2.8 施工人员着装整齐,并配戴必要劳保用品。
3.2.9 施工中严格按措施要求、施工程序操作。不野蛮作业,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3.2.10 主要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挂牌上岗(如施工负责人、班组长和技术员)。 3.2.11 认真布置现场,尽量减少施工占地。
3.2.12 施工负责人要认真负责本班组的文明施工,现场监督所有施工人员按有关规定、要求执行,违例者进行行政和经济处分。
四、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施工完毕,10kV线路恢复送电前,必须严格按本质量保证措施、《10kV~500kV架空
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及《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第1部分:输电工程)》执行。要认真检查各工序的安装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五、事故应急措施
5.1 通过分析、评价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做好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的准备。 5.2 设应急事件处理负责人,设应急事件处理机动人员4名、应急处理车辆1台,遇紧急或突发事件时保证人员的及时调配、补充,保证施工进度。
5.3 建立部门联络网,对突发事件发生后可能涉及到的部门、单位保持可靠的联系,使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够及时、有效。
5.4施工现场预备必要的安全用具、药品,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给与及时的处理、解决。
六、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
word 专业资料
.
附表1:
危险点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作业活动 交通运输 埋设地锚不符合方案要求或措施不当 封网绳强度不够,受力过大造成断裂 危险因素 交通事故 控 制 措 施 1.提前调查运输道路,选择合理运输线路; 2.对不同路况采取不同避险措施。 3.禁止违章驾驶。 人身伤害、1.严格按照经审批的措施或方案施工; 设备事故 2.埋设地锚必须填写责任登记,严格执行隐蔽验收手续. 1.封网绳需经验算,选用合适规格,确保安全。 人身伤害、2.严格按照施工方案选择封网绳、工器具的规格。 设备事故 3.封网绳、工器具使用前须严格检查是否有磨损,发现及时更换。 1.认真测量确定跨越架位置; 封网位置不当,人身伤害、2.计算跨越架长度应考虑较大安全裕度; 导线偏出 设备事故 3.放线前应再次核实线路边线位置,检查封网保护围; 1. 施工前认真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掌握操作要点及安全规定; 越线操作方法不触电及 2. 操作人员须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掌握有关操作规程; 当 物体打击 3. 加强监护,监护人严格控制操作程序、步骤,随时纠偏。 1. 使用合格的绳索、工具,使用前认真检查,消除缺陷; 潮湿、大风气候,触电 2. 随时掌握气候信息,提前做好防护工作,消除隐患; 网绳及绳索导电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遇风、雨、雾天气停止作业。 1.停电前必须向运行单位提出停电申请,并办理工作票,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停电操作私自短人身伤害 2.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停电、验电和接地; 接、违章指挥 3.严禁口头约定或约时送电; 4.在未接到停电工作命令前,严禁任何人接近带电线路。 1.使用相应等级的合格验电器; 未按规定进行验人身伤害、2.戴绝缘手套; 电 设备事故 3.设专人监护; 4.同塔多层电力线路,必须先验低压、后高压,先下层,后上层。 1.执行接地线接拆登记编号核对制度; 2.验明线路确无电压后,须立即在作业围两端挂工作接地线,同时短接三相; 人身伤害、3.同塔多层电力线路,必须先验低压、后高压,先下层,后上层; 设备事故 4.接地线不得使用缠绕法连接,应使用专用夹具,连接可靠. 5.装设接地线时,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或地线端,拆除时相反顺序。 6.操作人员必须使用绝缘棒或绝缘手套,并穿绝缘鞋。 人身伤害 触电人身伤害 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 1.搬运中注意道路上方的障碍物及电力、通讯线路;保持安全距离。 2.搬运中关键位置设专人监护。 3.传递竹杆必须顺公路方向进行。 1.准确测定架体位置,保证安全距离; 2.施工前认真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掌握操作要点; 3.现场安全监护人做到认真负责,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1.高处作业前做好准备,带好工器具; 2.使用检验合格的安全带; 3.随时绑好安全带,安全带绑在牢固的地方; 4.高处作业密切配合,相互监护,专职监护人须尽职尽责。 1.跨越架搭设须严格执行规程,材料规格、绑扎方式等应符合要求; 2.跨越架搭设完毕后须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3.应根据跨越档放紧线情况确定跨越架应具备的强度; 4.跨越架使用时间较长时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强。 接地线装设和拆除操作不当 搬运毛竹材料方法不当 搭拆跨越架时距带电体过近 搭拆跨越架时操作不当 架体强度不够,受力过大造成倾斜、倒塌
物体打击 word 专业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