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方案

一、施工准备

施工前,详细了解工程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对可能引起的滑坡和塌方体采用预防性的保护措施,对陡坡的孤石或崩塌体等应事先做好妥善的清理和支护,并仔细检查边坡的稳定性。 根据测量控制和测设资料,结合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测放出土方开挖工程的开挖线。向监理工程师提供开挖程序、施工设备的配备和劳动力安排、排水或降低水位的措施,土料利用和弃土输出措施等,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二、场地清理

场地清理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包括永久和临时工程、料场、弃土场等。施工用地需要清理的全部区域的地表。

1、植被清理:采用挖机和推土机将开挖线内的杂物,草根(树根)垃圾和废渣等全部清除,运至弃土场进行堆放或掩埋。

2、表土的清挖、堆放: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表土开挖深度进行开挖,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指定区堆放,防止土壤被冲刷或流失。

三、施工期排水及降水措施

依据现场测量放样资料,对原河道的集水进行估算,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前必须进行土袋围堰施工。

1、技术准备工作:施工前,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

,了解场地环境、地质及水下情况,以便制订专项施工方案。

2、人员、机械落实:进场前备齐施工专用机械,组织劳动力有序进场。

3、施工技术规范:水深在3M以内,流速在 1.5M/S以内,河床土质渗水性较小时,可筑土袋围堰。在筑堰之前,必须将堰底下河床底上的树根、石块及杂物清除干净;围堰中心部分可填筑粘土及粘性土芯墙。堰外边坡为1:0.5至1:1,堰内边坡为1:0.2至1:0.5;堆码的土袋的上下层和内外层应相互错缝,尽量堆码密实平整。

四、土方开挖方法和程序

根据河堤设计断面和土方施工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加宽及增放坡度计算后,进行开挖,不得陡于设计坡比防止欠挖,并严禁掏挖施工。

土方开挖时,在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的开挖线内进行机械施工,

施工中及时测量校正开挖断面尺寸,对机械开挖的边坡和基坑标高预留适当余量,再用人工修整。避免机械开挖扰动下层土方,破坏边坡的坡度及平整度。

机械开挖应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在高度超过3m或在不稳定土体之下“偷岩”(无坡脚或负坡脚)作业。在挖方边坡上如发现有土体或导致土体向挖方一侧滑移的软弱夹层、裂隙时,应及时清除和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土体崩塌与下滑。 五、土料利用和弃渣措施

在土方开挖时,开挖河道周边不许堆载,挖土随挖随运,保证

新开挖基坑的安全可靠。开挖的土方分别按可利用渣料和废渣运至指定点分类堆放,要保持渣料堆体的边坡稳定。可利用渣料和废渣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避免受污染和侵蚀。弃土区周边(三边)设排水沟,深0.8m,底宽0.5m,以防堆土浸泡在水中造成滑坡。 六、土方开挖安全措施

1.开挖边坡要结合实际地形和开挖深度,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确定边坡度,报监理工程师审批。设置测量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施工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立即暂停施工,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工程师。

2.机械施工要派专职人员进行指挥,和负责道路交通指挥,在转弯和道口派专人指挥并设警示牌。

3.对职工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法制教育,随时检查有无安全隐患,将一切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4.遇有地下水部位的土方开挖,应保持降低地下水位在开挖底面0.5m以下,防止地下水扰动基底土。在降水过程中,应防止相邻及附近已有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建设单位协商,对原建筑物地基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5.严禁机械在开挖边坡及坡顶运行频繁,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增加荷载导致河道滑坡。

6.实施过程应加强沉降及变形观测,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