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古诗词鉴赏专题

南京市2020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黄藤山下闻猿

韦庄

黄藤山下驻归程,一夜号猿吊旅情。 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 穿云宿处人难见,望月啼时兔正明。 好笑五陵年少客,壮心无事也沾缨。

[注]①巴蜀三峡间有谚语“猿鸣三声泪沾裳”。

9.简要赏析颔联“便能”“何必”两词的表达效果。(5分) 10.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9.便能:承接首联“吊旅情”(1分),写猿声一入耳就能引发百种恨(1分)。何必:不必等待三声猿鸣就让人断肠(1分),加强反问语气(1分),突出哀愁之深(1分)。

10.羁旅漂泊的哀伤、寂寞;对年少轻狂的悔恨;壮年一事无成的伤感。(6分。每点2分)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0届高三年级9月联考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秋 思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1 / 7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注: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 9.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5分)

答: 10.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试简要概括。(6分)

答: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9.(5分)融情于景,通过西沉的残月、凋零的井梧等肃杀萧条之景,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寂寥悲凉之情。

10.(6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不服年老,壮怀激烈的情怀;已入暮年的无奈;报国无门的痛苦。

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学情调研卷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鹧鸪天·徐衡仲惠琴不受

辛弃疾

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定自奇。 人散后,月明时。试弹幽愤泪空垂。不如却付骚人手,留和南风解愠诗。

注 ①此词作于淳熙十一年,辛弃疾退居带湖赋闲的第三个年头。②庚庚:纹理横布的样子。③舜作《五弦琴歌》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

2 / 7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之财兮。”

9.本词上片是从哪些方面写琴之“奇”的?词人写琴的用意是什么?(5分) 10.本词下片是如何由个人的小境界上升到心怀天下的大境界的?试简析。(6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9.(1)琴之“奇”的具体体现:①制琴的材料生长环境孤危;(1分)②琴音不合流俗;(1分)③琴身纹理横布而奇特。(1分)

(2)用意:以琴喻己,(1分)通过写琴的不凡突出自身与众不同的才华和孤标高卓的人格。(1分)(意思对即可)

10.①下片前三句,写“人散后”,词人独自在明月下弹琴,勾起了自己不为世所用的悲愤之情,这里词人只是为个人的际遇鸣不平,是一种个人的小境界。(3分)

②“不如却付骚人手”,词意一转,由己而人,用舜作《五弦琴歌》的典故,表达了借助词人之手,弦歌于广众,以解民之愠,阜民之财的愿望。这样,就跳出了计较一己之得失的小境界,上升到了心系万民的大境界。(3分)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次韵和甫“咏雪

王安石

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 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 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

[注]①和甫,即王安礼,是王安石的六弟。此诗当作于新法推行时。

3 / 7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9.这首诗的前两联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了“雪”的?(6分) 10.作者在诗中寄寓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9.态势(数量)、色彩、功用。(每点2分)

10.以降落大地的白雪来比喻匡济天下的抱负,通过对“雪”的赞咏,表达治理积整、改善

民生的愿复,展现了不畏困难、期待功业有成的信心,也委婉批评了目光短浅、不理解新法的保守者。

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王维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 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 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

[注]公元726年夏,王维前往长安途径黎阳,为黎阳所吸引且生退隐之意,于是滨水而定居。729年秋,王维因赴长安与了三在黎阳渡口话别,王维乘船渡河到达滑州,遂成此诗。 9.本诗的颔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5分)

10.诗中最后两句蕴含了诗人哪些与为政有关的想法?(6分)

4 / 7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扬州高邮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三、古诗词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注】①晁衡,日本人。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任秘书监。天宝十二载,晁衡乘船回国探亲。②若:如何。

9.比较分析“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与《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中写景句的不同。 (6分)

10.司空图曾评价此诗“语不涉难,已不堪忧”。请概括出“难”的具体内容。(3分)

5 / 7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2020届高三联考语文模拟试卷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藤山下闻猿 韦庄

黄藤山下驻归程,一夜号猿吊旅情。 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 穿云宿处人难见,望月啼时兔正明。 好笑五陵年少客,壮心无事也沾缨。

[注]①巴蜀三峡间有谚语“猿鸣三声泪沾裳”。 9.简要赏析颔联“便能”“何必”两词的表达效果。(5分)

▲ ▲ 10.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9. 便能:承接首联“吊旅情”(1分),写猿声一入耳就能引发百种恨(1分)。何必:不必等待三声猿鸣就让人断肠(1分),加强反问语气(1分),突出哀愁之深(1分)。 10.羁旅漂泊的哀伤、寂寞;对年少轻狂的悔恨;壮年一事无成的伤感。(6分。每点2分) 【答案补充说明】

9.学生“便能”“何必”合在一起作答正常批改。增添“夸张”“翻案,一反常规的表达”(《典故》)两个得分点,每点1分。学生各种答案能归入给定答案的就给分,如“写愁肠凝

6 / 7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結之快\"归入原答案“突出哀愁之深”一点。“表现猿声的凄清”扫入原答案“让人断肠”一点。

10.增补一个得分点“归程望月而生的思乡之情“。仅仅答情感而没有结合诗句分析得1分。情感正确而分析不正确仅得情感分。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

刘禹锡

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 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 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 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

9. 简要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5分) 10. 简要概括尾联所表达的情感。(6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9. (5分)照应开头的“空斋寂寂”;(1分)以动衬静,以忽至幽禽反衬出环境静谧;(2分)作者以静谧环境烘托出内心的宁静孤独。(2分)

10. (6分)劝勉、宽慰友人莫负风景;作者身处困境的豁达乐观;也暗含远离政治中心,只能消磨时光的无奈。(每点2分)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