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石油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分析与建议

来源:华佗小知识
 石油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分析与

建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石油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石油行业生产工艺复杂,所采用的原材料以及生产的成品多具有毒害、易燃易爆、腐蚀等特性,因此在运输、生产、存储等环节具有较大安全风险,一旦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基于此,本文对石油企业如何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石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议 引言

石油企业的生产过程伴随着很多安全风险,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不仅是对广大石油职工生命安全的保障,更是关系到了企业长久的经营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石油等高风险企业的生产安全也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并对相关企业的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此背景下,石油企业纷纷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建立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但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发挥应有的效用。

1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概述

国家应急管理部在总结前期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于2021年8月下发了《关于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条件好、有积极性的地市和企业集团推进扩大试点工作。

通过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分级管控为核心,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双重预防机制”。作为试点企业,公司层层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实现在“科学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责任明确的风险分级管控,全面覆盖的隐患

排查治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信息化平台,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制度”五个方面达到“5优”目标,促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持续改进提升,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2石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的问题 2.1运行机制不健全

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在实际工作中是按照两项独立工作开展的,没有建立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近年来企业不断发生的安全事故,HSE管理体系审核以及安全监督检查发现的许多问题,反映了企业存在业务流程与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脱节,风险控制能力和手段在深度和广度上均相对落后,隐患治理效果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尤其是高危和非常规作业施工、作业环节事故事件高发,反映出危险作业和承包商作业在风险管控执行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另外,一些企业实行扁平化和专业化管理,配备的安全监管力量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未达到有效管控风险的目的。

2.2信息化程度较低

现代石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环节十分繁琐,各种生产工艺极为复杂,因而会涉及到大量的生产职工和生产设备。我国的社会经济由于高速的发展态势,因而对石油产品的需求量是十分庞大的。很多石油企业因而保持着较高的生产强度,这进一步影响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虽然一些石油企业为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而对相关设备进行了更新,采用了大量的信息化设备和技术,但其生产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依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在信息整合和收集方面,以人工为主要方式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效率性相对较低。而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企业可以对生产中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从而及时将生产安全事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3石油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议 3.1制定实施方案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方案是所有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应当涵盖各个方面,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预案、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培训计划以及职业健康管理等。在方案设计上首先必须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与上级部门的要求,方案中不能出现与之矛盾的情况,这是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其次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设计应当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为便于具体操作,方案中应明确各层级的工作重点。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后,企业应及时组织各部门、各车间进行培训学习,确保企业自上而下均明确实施方案的核心精神与具体要求,从而保障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

3.2加强安全生产标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由于石油生产领域中的危险因素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为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更加高效,在建设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管理体系时,可以充分利用风险辨识标准,并结合信息化技术,通过信息化的安全生产标准管理体系,企业在应对生产风险时的反应速度和管控速度将大大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在引入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后,可以构建安全生产管控网络,相关监管部门可以有效监管石油企业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和风险辨识工作,促进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的落实,从而尽可能地遏制生产过程中的重特大安全事故。

3.3进一步完善中国石油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管理制度和标准

以新《安全生产法》对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求为指导,在中国石油《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安全环保事故隐患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石油生产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已有成果的应用,完善中国石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相关管理制度,对已发布的中国石油标准做好宣贯培训,规范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同时,申请开展石油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制定。抓住筹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天然气安全分技术委员会的契机,总结中国石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经验、做法、模式,申请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石油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立项与制定工作,争取更大范围推广应用,提高中国石油在石油行业和国家政策制定范围内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3.4完善行业内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标准

石油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准确地辨识,为此可进一步完善其辨识标准,将危险因素一一地仔细划分,避免因危险因素辨识不全面、不彻底而影响到风险管控的实际效果。完善危险因素的辨识标准时,可以在行业内原有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再次细分,列出全面细致地辨识标准清单。一些石油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工作,制定适用于自身企业的危险辨识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双重预防机制规范建设是基础,有效运行是关键。石油企业应将双重预防机制试点工作与年度重点工作、日常安全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与日常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紧密衔接,全方位推进,要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要求落实情况列为企业各级领导、各级部门的日常检查、督促工作内容,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深化推进,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在前行中改善存在的不足,让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更加完善、管理更加规范、运行更加有效,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宁,张娟玲,丁红岩,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石油安全与环境,2019(31):9-12.

[2]田珍,刘卫英,戴玥,等.浅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C]//2017年第四届国内外水泥行业安全生产技术交流会.0.

[3]辛盼盼.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构建研究[J].安全,2020,41(01):17-22.

[4]郑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J].2021(2020-34):59-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