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的探讨
2007年第09期 沿海企业与科技 NO.09,2007 (总第88期) COASTAL ENTERPRISES AND SCIENCE&TECHNOLOGY Cumulatively N0.88 关于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的探讨 张志坚 [摘要]如何科学地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有步骤地合理组织施工,采取适当的降温或保温措施,将拉应力控制在防 止有害裂缝出现的范围内,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成败的关键。文章对如何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措施 [作者简介]张志坚,阳东县承包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广东 阳东, 529900 [中图分类号]TUT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7)09-0154-0002 随着混凝土浇筑工艺机械化的不断提高,采 3.粗骨料的选择,考虑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 用整体大块浇筑混凝土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 粗骨料选用10—30mm碎石骨料石子。细骨料宜采 视。这对加强结构整体性和加快施工进度无疑是 用中粗砂。粗骨料的含泥量小于1%,细骨料的含 有利的。但是也必须注意到过大的体积往往会引 泥量小于3%。 起水化热过高及受到较大的温度应力使体积产生 4.适当采用减水剂,以减少用水量,节约水泥 变化。这种变化如受到约束,就会在混凝土中引起 用量,改善混凝土工艺特性,放慢水泥的水化热释 拉应力而导致开裂。如何科学地优化施工技术方 放速度,推迟和降低水化热峰值;同时掺用适当比 案,有步骤地合理组织施工,采取适当的降温或保 例的粉煤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 温措施,缩小混凝土表面和里面的体积变化差,减 易性,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等作用,使得混凝土温升 少约束,将拉应力控制在防止有害裂缝出现的范 峰值得到一定的控制。 围内,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成败的关键。以下就笔 者参与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保养的实践体会,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的质量控制 提出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供参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有其特殊性,应与普通混凝 工程概况:某综合楼,地处市区,楼高 土施工区别对待。一般大体积混凝土均要求连续 66.5m,21层,框剪结构(一层地下室,裙楼四层,主 施工,一次成型。因此,施工现场的布置,混凝土浇 楼十六层),基底面积为42.5m×23.5m。基础采用 筑线路及出料时间应在施工前就计算好,编人施 群桩加大板,板厚H=1900mm。大板配筋:板面纵向 工方案内。施工要点如下: 筋长中25@180,板底纵向筋中25@125混凝土 (一)混凝土入模前的质量控制 标号与水泥品种:#300防水混凝土,用#425矿渣 1.严格复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检测混凝土的坍 水泥。 落度。 大体积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质量控制 2.严格控制?昆凝土入模前的温度,按实测温度 一、采用适当的保温及降温措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工程质量成败的关键, 3.以每500M。的标准抽取混凝土做成试块,注 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利用先进的经验、科学 明制作时间及对应的浇灌部位,并在与现场混凝 的检测手段进行配合比设计。 土养护条件相同的环境下养护,以取得与实地混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降低水化热,必须尽 凝土相符的试块强度测试报告。 可能地减少单方混凝土水泥用量,并且充分利用 4.要有专人负责指挥,确保混凝土浇捣的连续 混凝土后期强度。可采用R60替代R28龄期进行 性。 设计。 (二)混凝土浇捣时的质量控制 2.水泥应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可选择使 1.采用泵送的混凝土,泵车在开始压送时,必 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以降低水泥自身的发热量。 须先压纯水泥浆以润滑管道,第一槽混凝土中要 1 5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增加100kg水泥,防止管道阻塞及保证随后压送的 硬化初期,由于水泥水化会放出很多热量,而混凝 混凝土质量。 土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缓慢。在混凝土内部温度 2-由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1.9M高度内斜向 升高时,有时内外温差可达50~700 ̄C。这将会在混 流淌距离达10~13M,因此采用“分段定点,一个 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热膨胀变形。但在混凝土表 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在 面热量散失快、温度下降,因冷却而产生收缩变 施工时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避免产生施工缝。 3.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500ram以下, 根据泵送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应在每一 个浇筑带的前中后布置三道振捣器:第一道布置在 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密实;第二 形。因内外变形的差异形成约束,使混凝土表面产 生拉应力。当此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 时,混凝土表面将产生裂缝。因此,在大体积混凝 土养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 (一)在混凝土浇筑前布置好温度监测点 道布置在混凝土流淌的中间段,以保证流淌中段 的密实;由于底部钢筋间距较密,第三道布置在混 凝土坡脚处,以保证下部混凝土的振捣质量。混凝 土振捣沿斜面同步进行,上下层振捣搭接5O~ 100ram,每点振捣时间30s左右。 4.混凝土浇捣时,上涌的泌水及浮浆沿混凝土 坡面流到坑底集水井,应安排人员将集水井的泌 水及浮浆抽出坑外,以防止大量的泌水和浮浆积 留在基坑内。 (三)混凝土浇捣时间控制 1.根据混凝土浇捣施工过程中的流淌铺摊面、 气候环境以及收浆养护等因素,混凝土的初凝时 间控制大于6h,同时混凝土斜面上下层覆盖的时 间间隔不得超过2h。 2.混凝土浇捣施工过程中,每2h测定坍落度 指标一次,并做好相应记录,及时通过现场指挥部 门与搅拌台联系。随时调整级配用量,尤其在雨天 浇捣混凝土的情况下,显得更加重要。这时控制混 凝土水化热,进行温控措施,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 方面。 (四)混凝土养护的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浮浆较厚,在浇捣后按标 高用铁锹拍实,长刮尺刮平,排出多余浮浆。在初 凝前2~4h时用铁锹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在表 面抹平2h后,及时覆盖草包保温养护混凝土。 三、混凝土养护时的温度控制措施 温度变形对大体积混凝土很不利。在混凝土 测温点布置在混凝土板的中部与表面。距边 角和表面的距离大于50mm。垂直方向测温点距离 为800mm左右,水平方向距离为3000—5000ram; 在浇捣混凝土前利用钢筋固定在测温位置。 (二)温度监测数据采集要求 混凝土浇捣期间,每小时测读一次,准确全面 掌握初浇混凝土的升温情况及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变化情况。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升温快、后期降 温较慢的特点,宜采用先频后疏的方式,混凝土浇 捣完毕后4天内每小时测读一次,5~9天每2小 时测读一次,1O一15天每4小时测读一次,16~4O 天每12小时测读一次。 (三)混凝土温控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维持周期,必须以 温控监测指标及混凝土同期强度指标为主要根 据。尤其是后续测量弹线等工作必须服从此原则, 不得任意揭起养护保温材料。 混凝土养护降温后期阶段,混凝土表层温度与 环境温度相接近,撤除养护材料的条件为:大气温 度不低于15 ̄E,混凝土内部与大气温差小于30 ̄C。 [参考文献] [1]GB50204—2002。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I s]. [2]田雨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裂缝预控[J].低温建筑技 术.2002。(3). [3]张兰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的控制[J].山西建筑, 2002 (8). 1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