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结构知识为主线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来源:华佗小知识
以结构知识为主线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摘要: 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解决单元分课时教学的活动不连贯,对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核心素养培养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教师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经常因欠缺较有力的保障手段而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将结构化知识作为教学主线引入单元整体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当下单元整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结构化知识的内涵、作用及其在单元教学中的适用性和提炼方法,探讨了如何利用结构化知识作为教学主线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操作步骤及需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合 结构 结构化知识 教学主线 一、结构化知识的内涵和作用

《课标》中有关结构化知识的表达散见于其解读部分,如“归纳、总结、报告有关加拿大的概况和特点,形成对加拿大的结构化知识(地理、人口、经济、文化、交通等)”“分组完成关于加拿大概况的结构化知识图,重组文中提及的关于加拿大的信息,如人口数量、气候特点、地理概貌、特有动物、农业耕作、文化特点、交通工具、自然资源等”(教育部,2018)。但《课标》并未进一步阐释结构化知识及其内涵。

但我们可以从学界获得相关信息。Diekhoff(1983)认为,结构化知识是描述某领域内的概念是如何建构彼此关系的知识(转引自Jonassen et al.,1993)。张秋会、王蔷(2016)以克隆技术为例阐述结构化知识的内涵:

(我们)将克隆的定义、克隆技术的用途、克隆的步骤、克隆羊Dolly的例子以及克隆引发的争议五个方面(或五个下级信息)与主题“是支持还是限制克隆技术”建立的内在联系,以及各子级信息与其下级信息构成的联系称之为结构化知识。如“克隆引发的争议”又由宗教领袖、邪恶的读者、政府以及你所持有的态度和原因来支撑。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结构化知识是从各个角度和不同层次对主题展开阐述并建构逻辑关系而形成的概念结构。在这种概念结构中,主题与下级分支存在因果、主次、整体到部分、抽象到具体、现象到本质等逻辑关系(张秋会、王蔷,2016)。这种概念结构有助于相关信息围绕主题进行多层连接,形成内部关系较为紧密的网状结构。而Jonassen等(1993)则从问题解决方面阐述了结构化知识的作用——在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起中介作用,并助推程序性知识在问题解决中发挥作用。

二、结构化知识在单元整体教育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好的结构化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文本、勾勒信息结构、明晰主次信息和准确把握文本内容,并展开有广度、有深度、有准度的文本探究。教师将其用于单元整体教学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应是自己的结构化知识的提供者和建构者,而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目前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主宰知识的梳理、归纳和获得的现象,如教师会用PPT直接呈现语篇结构的可视化形式。结构化知识是实践性知识,学生只有亲身体验方有可能让其成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一部分。教师应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学生建构知识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自行完成结构化知识的信息梳理、特征识别、类型归属、结构建构等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建构性

皮亚杰认为,主体的认知结构是同化(将新信息整合到已有认知图式中)和顺应(为适应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将原有图式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的图式)两种技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中发展(转引自殷常鸿等,2019)。因此,知识的获得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以结构化知识为教学主线的单元教学,教师在单元的导入阶段应充分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目标结构化知识,然后在后续教学过程中要以结构化知识为主线进行新旧知识的整合、融合

和综合,扩充并深化学生对结构化知识的理解。整个过程就是同化和顺应相互交织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认知生发和建构的过程。

3.思维性

学生在英语课中习得的结构化知识也很容易迁移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中,帮助他们快速梳理和把握信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并锻炼思维能力。本单元的结构化知识是问题解决型结构模型在濒危动物保护话题上的一个具体示例。问题解决型结构可以应用于学科领域观点的整理(Jonassen et al.,1993)。本单元的结构化知识教学引导学生从主体、客体、途径、手段等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并从时间的紧迫性评估方法的优先程度,通过使用不同的情态动词表达对采取措施的意愿程度,通过助动词预判措施的可能效果,从而评估和反思措施的合理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周密性。整个学习过程是对学生的逻辑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的恰如其分的锻炼,而这正是课标对思维品质的培养要求。同时,习得结构化知识及其表达有利于学生就问题解决类话题进行有理和有“节”的表达。

4.准确性

好的结构主次分明、层次清晰、逻辑严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模式匹配和迁移,而“迁移才是深度学习的高级阶段”(殷常鸿等,2019)。教师引导学生提炼的结构化知识要有系统性、普适性,要映射单元的大部分内容。不准确、不匹配的结构化知识会拉长教学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并导致单元整体教学偏离重难点,师生不能有效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三、总结

将结构化知识作为主线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是一次新的教学尝试。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研究和丰富教学中的结构化知识,熟悉结构化知识的主要表征手段,并积极引入课堂教学,提高单元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结构化知识作为教学主线的单元整体教学路径探究——以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6为例[J].赵东亮.基础教育.2021(218)

[2]主题意义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探究[J].周园.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10)

[3]是“以语言形式为纲”还是“语意和形式兼顾”?——中学英语教材的语法教学活动例析[J].王昊,任佳,刘永兵.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04)

[4]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李宝荣.英语学习.2020(03) [5]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J].齐地尔.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