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年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施力物体 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那么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和方向都不同
3.下列有关声音的实验探究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随声起舞的烛焰 B.听不见的闹铃声
C.被弹开的乒乓球 D.能演奏的瓶
子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释的是( )
试卷第1页,共11页
A.墙上手影“孔雀” B.水中“折笔”
C.湖面“月影” D.树荫下“光斑”
5.如图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于视网膜前 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为预防近视,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
6.如图所示,是超市安装的一种刷脸自助储物柜,某顾客站在屏幕前50cm处,按下“存”按钮,屏幕上方的摄像头启动,出现人脸缩小的像,柜门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摄像头成像是虚像 B.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想要使人像放大,可以远离摄像头 D.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0.20m
7. 如图,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下列能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 )
试卷第2页,共11页
A. B.
C.
D.
8.初春沂河湿地聚集了上百只迁徙而来白天鹅等飞鸟,非常壮观,如图所示,湖水水深0.5m,一只白天鹅离水面1m高度正平行于水面飞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以白天鹅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运动的 B.倒影距离水面0.5m
C.当白天鹅远离水面时,它的像远离水面
D.从四面都可以看到天鹅美丽的身影,说明发生了镜面反射
9.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左,其原因可能是( ) A.游码不在标尺的零刻度线上 C.平衡螺母偏右 10.关于密度B.平衡螺母偏左 D.右盘内有异物存在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VA.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一种物质,一定,m与V成正比 C.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 D.把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水的密度也变为原来的一半 11.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
B.用凸面镜做汽车的后视镜
试卷第3页,共11页
C.用塑料泡沫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D.用平面镜端正仪表 12.下列四幅图中,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是( )
A.用力握紧网球拍 B.鞋底
有凸凹花纹
C.行驶的磁浮列车 D.滚
动轴承有滚珠
13.如图为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来改变运动员运动状态的是( )
A.花样游泳 B.皮划艇
C.蹦床 D.举重
14.如图所示为撑竿跳高运动员跃过横杆前的一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竿对人的力改变了竿的形状 C.竿发生了弹性形变
B.人对竿没有作用力 D.人在上升时所受重力增加
15.下面关于重力与弹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不是一回事,必须加以区别
试卷第4页,共11页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与它的伸长量成正比
D.平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都可以认为是弹力,弹力属于接触力 16.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17. 如图所示是我们熟悉的自行车,则下列车头组件中有关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刹车闸是可以通过添加润滑油的方法来提高刹车效果的 B.捏刹车闸时,手对车闸的作用力等于车闸对手的作用力 C.车轮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D.车轮转轴内的小滚珠是通过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
18.我市第四届皮划艇公开赛在沂河开赛.如图是正在进行的双人皮划艇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皮划艇应该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制成 B.以皮划艇为参照物,划艇的人是向前运动的 C.船桨上手握柄处粗糙的橡胶可以减小摩擦
D.用桨向后划水,艇就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9.用质量相同的铅、铜、铁、铝制成同体积的四个球(铅铜铁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四球都是空心的 C.铅球一定是实心的
B.四球都是实心的 D.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20.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然后
试卷第5页,共11页
在右盘中增加2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C.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
B.向左移动游码 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二、填空题
21. 了解物理量单位间的换算及物理意义对学习物理非常关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7.9103kg/m3 108km/h m/s;(1)完成单位换算:1mL1cm3 m3;g/cm3; 33(2)水的密度水1.010kg/m,其物理意义为 ; (3)在Gmg中,g9.8N/kg,其物理意义为 。 22.小华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他能从音乐会的器乐合奏中分辨出演奏的各种乐器,其分辨的依据是这些乐器发出声音的 不同。乐器的高音和低音,“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 23.学会使用不同的测量仪器是基本的实验技能,请问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物体的长度是 cm; (2)乙图是某托盘天平的标尺,用该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为56.4g,当天平平衡时,游码应调到 g的位置; (3)使用丙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 (4)用丁图所示的量筒测出100g的纯水,水的体积应为 mL。 24.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时,常用铅垂线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其原因是重力的方向总是 ,如图所示,这堵墙一定是向 倾斜。同学们在做手工时,需要用到如图所试卷第6页,共11页
示的尖嘴钳来剪断长铁丝,当同学们握住A处时,很难剪断,于是向后握住了B处,发现很容易就剪断了,主要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25.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A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要看到如图B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26.已知空气密度空气1.29kg/m.教室的长、宽、高分别约为10m、8m、4m,尝试计算教室内空气质量大约为 kg。
27.如图所示,一列火车长200m,匀速全部通过1000m长的隧道,需要2min的时间,则火车的运动速度是 km/h。
3
28.如图所示,当匀速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待木块A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此时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是 (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三、作图题
29.如图所示,光线a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在图中作出光线a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
试卷第7页,共11页
30.如图所示,小球从水平桌面上滚下,画出小球在A位置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
四、实验题
31.下表是小明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实测物体 物体1 物体2 物体3 物体4 物体5 质量m/g 重力G/N 100 1 200 2 300 3 4 500 5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 ; (2)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 g;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 ; (4)实验探究的结论是: 。 32.如图所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试卷第8页,共11页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实验中,光屏上已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不小心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则光屏上会出现 ;(选填“指尖的像”“指尖的影子”或“完整烛焰的像”)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 (选填“变大”或“变小”);
(5)如图所示位置,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向右移动光屏后,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 。(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33.如图所示,小明用同一个木块进行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木板、棉布均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1)为测出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 运动;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为 ;
(3)拔河比赛时队员要穿鞋底带有花纹的运动鞋参赛,这是应用了 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4)完成甲所示实验时,小明进行了两次正确的操作,两次木块匀速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a、vb,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a、fb,已知vavb,则fa fb(选填“”或“”
试卷第9页,共11页
或“”);
(5)同样在甲的探究过程中,小华正确操作,当匀速拉动木块时,测力计示数是2N。若小华将拉力增大到3N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
(6)小明与伙伴共同创建了一种新的实验方式,将甲图测量摩擦力大小装置改为如图丁所示的装置,这样做的好处是 。
34.小明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图甲是小明调节天平时的情景,他的错误之处是 ;
(2)小明纠正了错误后,发现天平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3)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小石块质量是 g;
(4)图丁是测小石块的体积时的情景,小石块的体积是 cm3; (5)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求出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
五、计算题
35.如图所示,是汽车行驶近某一桥梁时观察到的标志牌,图中“30t”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30t的物体。请回答:(g取10N/kg)
(1)根据标志牌所示,桥梁最大能承受物体的重力多大?
(2)已知桥长为500m,按照限定时速,汽车至少需要多少分钟才能通过这座桥? (3)这辆自重6t的汽车装载了10m3的河沙,河沙的密度为2.35103kg/m3,通过计算说明这辆汽车能否从该桥上安全通过?
试卷第10页,共11页
36.元旦放假期间,小明和妈妈到西郊壶业市场买了一把容量为330cc的宜兴茶壶,如图所示,他听说这种提梁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小明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提梁壶的质量为168g,则该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3)容量单位cc是业内口语,即1cc1mL。将该壶装满水后,壶与水的总重力是多少?(g取10N/kg)
试卷第11页,共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