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含东的诗句飞花令

来源:华佗小知识
含东的诗句飞花令

1.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唐·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2.京镇周天险,东南作北关。——唐·宋之问《登北固山》3.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唐·张说《钦州守岁》

4.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唐·岑参《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唐·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6.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唐·王勃《送卢主簿》

7.北渚生芳草,东风变旧柯。——唐·刘长卿《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8.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两汉·佚名《陌上桑》9.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唐·于季子《咏项羽》10.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唐·寒山《诗三百三首》11.东家春雾合,西舍秋风起。——唐·寒山《诗三百三首》12.东明又西暗,花落复花开。——唐·寒山《诗三百三首》13.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唐·寒山《诗三百三首》14.相笑傥不止,东边复西边。——唐·寒山《诗三百三首》15.浩浩黄河水,东流长不息。——唐·寒山《诗三百三首》16.房房虚索索,东壁打西壁。——唐·寒山《诗三百三首》17.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唐·项斯《送友人游河东》18.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19.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唐·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20.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宋·陈亮《梅花》21.东方苍龙角,插戟尾捭风。——唐·卢仝《月蚀诗》22.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两汉·佚名《东城高且长》23.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唐·李白《拟古十二首》24.南陌春风早,东邻曙色斜。——唐·刘方平《新春》25.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唐·李白《越女词五首》26.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唐·岑参《万里桥》27.东郊和气新,芳霭远如尘。——唐·温庭筠《宿沣曲僧舍》28.忆家望云路,东去独依依。——唐·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29.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唐·李白《长歌行》

30.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唐·白居易《朱陈村》

31.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唐·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32.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唐·杨炯《送刘校书从军》33.吾道昧所适,驱车还向东。——唐·孟浩然《东京留别诸公》34.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35.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唐·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36.南见驱归北,西风趁向东。——唐·寒山《诗三百三首》37.十方无上下,来去任西东。——唐·寒山《诗三百三首》38.碧嶂前兼后,白云西复东。——唐·寒山《诗三百三首》39.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唐·白居易《有木诗八首》40.离心寄何处,目击曙霞东。——唐·尚颜《送朴山人归新罗》4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夏日绝句》42.贪饵凡几许,徒思莲叶东。——唐·王维《纳凉》43.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唐·张祜《题松汀驿》44.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唐·杜甫《奉答岑参补阙见赠》45.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李白《送友人》4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阳楼》47.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48.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49.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50.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唐·韦应物《长安遇冯著》51.欲寄东归信,裴回无限情。——唐·江为《旅怀》52.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唐·杜甫《元日示宗武》53.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唐·孟浩然《清明即事》54.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明·钱福《明日歌》55.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魏晋·潘安《悼亡诗三首》56.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魏晋·潘安《悼亡诗三首》57.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唐·刘昚虚《浔阳陶氏别业》58.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唐·杜甫《后出塞五首》59.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唐·杜甫《后出塞五首》60.欲向东溪醉,狂眠一放歌。——唐·李建勋《早春寄怀》

6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两汉·佚名《陌上桑》62.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唐·白居易《池上早秋》63.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清·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64.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两汉·佚名《十五从军征》65.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宋·文天祥《正气歌》66.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两汉·卓文君《白头吟》67.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唐·张子容《除日》68.移向东岱居,配守北邙宅。——唐·寒山《诗三百三首》69.我见东家女,年可有十八。——唐·寒山《诗三百三首》70.渠若向西行,我便东边走。——唐·寒山《诗三百三首》71.秤锤落东海,到底始知休。——唐·寒山《诗三百三首》72.此言期众见,挂在日东边。——唐·寒山《诗三百三首》73.与道殊悬远,折西补东尔。——唐·寒山《诗三百三首》74.发迹来东道,长鸣起北风。——唐·庾抱《骢马》75.不寒不热神荡荡,东来西去气绵绵。——唐·吕岩《七言》

76.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秋色。——唐·岑参《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77.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78.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唐·杜甫《大麦行》79.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唐·韦庄《秦妇吟》80.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唐·韦庄《秦妇吟》81.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唐·韦庄《秦妇吟》82.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唐·韦庄《秦妇吟》

83.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唐·杜甫《楠树为风雨所拔叹》84.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明·于谦《观书》85.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唐·何希尧《柳枝词》86.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宋·苏轼《海棠》87.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宋·张栻《立春偶成》8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赤壁》89.东风朝日破轻岚,仙棹初移酒未酣。——唐·羊士谔《泛舟入后溪》9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91.铁马云旗梦渺茫,东来无处不堪伤。——唐·吴融《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

92.生死往来多少劫,东西南北是谁家。——唐·寒山《诗三百三首》93.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唐·白居易《长恨歌》94.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唐·张夫人《拜新月》95.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宋·刘攽《雨后池上》96.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宋·虞似良《横溪堂春晓》97.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唐·李贺《天上谣》98.东君珂佩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唐·王初《立春后作》99.东连华岳三峰小,北拥萧关大漠平。——清·梁联馨《六盘山诗》100.东风渐暖满城春,独占幽居养病身。——唐·张籍《病中酬元宗简》10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102.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唐·李敬方《汴河直进船》103.东内斜将紫禁通,龙池凤苑夹城中。——唐·花蕊夫人《宫词》104.后殿未闻宫主入,东门先报下金车。——唐·花蕊夫人《宫词》105.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唐·杨乘《吴中书事》106.麒麟意合乾坤地,獬豸机关日月东。——唐·吕岩《七言》

107.彩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唐·杜牧《送刘秀才归江陵》108.杨柳覆滩清濑响,暮天沙鸟自西东。——唐·刘沧《经龙门废寺》109.明朝又过新安东,路上乞浆逢一翁。——唐·韦庄《秦妇吟》110.愿君举棹东复东,咏此长歌献相公。——唐·韦庄《秦妇吟》111.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清·龚自珍《夜坐二首》112.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唐·白居易《望月有感》113.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唐·寒山《诗三百三首》114.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唐·杜牧《柳长句》115.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明·高珩《春日杂咏》116.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唐·卢仝《月蚀诗》

117.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宋·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118.因思往事抛心力,六七年来楚水东。——唐·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119.明明夜西朝又东,古来有道仍再中。——唐·僧鸾《苦热行》120.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唐·杜甫《百忧集行》

12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122.内庭秋燕玉池东,香散荷花水殿风。——唐·花蕊夫人《宫词》

123.三清台近苑墙东,楼槛层层映水红。——唐·花蕊夫人《宫词》124.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唐·李山甫《寒食二首》125.往来南越谙鲛室,生长东吴识蜃楼。——唐·胡曾《赠渔者》126.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唐·何希尧《海棠》

127.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唐·方干《献浙东王大夫二首》128.功满来来际会难,又闻东去上仙坛。——唐·吕岩《七言》129.长驱赤马居东殿,大启朱门泛碧泉。——唐·吕岩《七言》130.别来洛汭六东风,醉眼吟情慵不慵。——唐·吕岩《七言》131.出京无计住京难,深入东风转索然。——唐·杜荀鹤《长安春感》132.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宋·黄庭坚《弈棋二首呈任渐》133.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唐·罗隐《桃花》

134.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流苏下北宫。——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135.起凭栏干各垂泪,又驱羸马向东州。——唐·许浑《东游留别李丛秀才》136.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明·钱福《明日歌》137.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唐·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138.德阳宫北苑东头,云作高台月作楼。——唐·蔡孚《打球篇》

139.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唐·岑参《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140.来时晓出城东陌,城外风烟如塞色。——唐·韦庄《秦妇吟》141.霸陵东望人烟绝,树锁骊山金翠灭。——唐·韦庄《秦妇吟》142.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唐·韦庄《秦妇吟》143.乡园本贯东畿县,岁岁耕桑临近甸。——唐·韦庄《秦妇吟》144.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唐·罗隐《牡丹花》14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146.骖驔始散东城曲,倏忽还来南陌头。——唐·崔液《上元夜六首》147.早晚东归来下峡,稳乘船舫过瞿唐。——唐·白居易《登西楼忆行简》148.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清·龚自珍《夜坐二首》149.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150.肠断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唐·徐夤《郡庭惜牡丹》151.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唐·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152.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

153.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唐·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