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美”眼光赏析小学生作文论文

来源:华佗小知识
以“美”的眼光赏析小学生作文

【摘要】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想要让学生认识语言的美,就得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的语言,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而让学生倘徉于语文天地,品读佳词美句,让美从心底流出。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美。

【关键词】文章语言 欣赏 情感流露 学生

“美是文学的生命。”学生作文同样是以展现美、创造美为核心的。因此,改变传统观念,在批阅时变审视为赏析,尽可能地肯定、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作文的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那么,怎样寻“美”去赏析学生的习作呢? 一、赏析“美”的语言文字

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这同样适用于小学生的作文,所以,“美”的语言文字首先应该准确规范。批阅中,可抓住这么几个方面: 1.书写正确,无错字、别字;

2.用词恰当贴切,没有方言土语或只适当“点缀”; 3.句子通顺连贯,意思清楚完整; 4.句子组织严谨而富于逻辑性; 5.字迹整洁,朗读“上口人耳”。

其次,“美”的语言文字应该文明畅通。也就是抓住文明健康、

通俗易懂、自然畅达的词句,而不强调过分雕琢、堆砌词藻,以及使用拗口的词语和长句等。

第三,“美”的语言文字应该形象、生动。语言是否生动、形象,直接影响到文章的美与不美。所以,可抓住学生习和中让人读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语句、片断予以赏析。 如一位学生在《秋天的校园》中这样写道:“枯黄的杨树叶随着袭来的阵阵秋风,打着旋儿飘在空中,就好像翩翩起舞的蝴蝶,美极了。不大一会儿就给树下的‘串儿红’穿上了柔软的彩鞋。‘串儿红’火红火红的,犹如天边洒落下来的片片红霞,点缀着操场的四周。”小作者从对落叶的姿态描写到树下的“串儿红”的颜色描写,细腻逼真,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反映出了秋天的美。 学生在习作中只要做到了言之有据——摆事实、明事理;言之有礼——文明礼貌,健康;言之有物——抓住事物特点,描述具体;言之有味——富有生活情趣,喜怒哀乐各有其音。语言就是美的,都可以得到褒扬。

二、赏析“美”的情感流露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最有力量推动人们的行动。所以有人说:“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肯定、鼓励学生习作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流露,才能发掘学生的潜能,开启他们的心灵之窗,使作文成为他们乐意接受的一种倾吐方式。“情动而辞发。”反应出他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体验。这样的作文才能感动人,才有力量。

有个学生在记一位熟悉的人的习作中,写出了这么一篇作文《我是奶奶的眼睛》,前文叙述了奶奶半瘫在床,患眼疾双目几乎失明。有一次,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结果奶奶跌到了床下,当她闻声赶到,看到奶奶痛苦万分的神情时,有这样一段情感流露:“我猛扑过去,一把抱住奶奶,只觉得心口让一种说不出的东西憋得难受,于是用尽气力大声哭喊了出来。‘奶奶!奶奶!您咋不叫我呀,我就在院里,奶奶……’我心似刀割,不由拍打着脑袋自责起来,你怎么这样不中用啊,真不该只顾读书,真不该跑到外面去,真不该……奶奶,如果我是您的眼睛,您就会看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那该多好啊,就让我变成您的眼睛吧,不!我就是您的眼睛,我会让您看到一切的,一定会的……。”

一个十二岁的小学生,抒发出如此深沉的感情,的确让人好感动,这种情感流露是刻骨铭心的,怎么能不美呢?肯定、鼓励学生作文中喜怒哀乐的情感流露,学生作文才能表现生活,才能以情感人,以情励人,以情悦人,所以说,培养学生“以字传情’,是作文的重中之重。

三、赏析“美”的组织结构

任何作文内容都要以一定的方式表述出来,这就是作文中结构层次的安排。“美”的结构应该具备有序性、通畅性、开阔性。有序性是指小作者思路中材料的纵横安排,纵有条理,横有层次。通畅性是指文章内容前后连贯、紧凑,衔接自然,过渡巧妙。开阔性即文章形式灵活多样,随着不同的内容变换叙述方式。

因此,赏析学生习作中的结构美,一方面要抓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文章的开头虽然不拘一格,但只要做到:

1.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不拐弯抹角兜圈子; 2.简短有力,清楚明白; 3.独辟蹊径、吸引读者。 这都是美的。

如《我的妹妹 》这篇学生习作的开头:“妹妹已经三岁了,她有一个非常可爱好听的名字——星星。你看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不正像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的吗?大家都喜欢她。”

文章的结尾同样方式多样,而且往往是照应前文点题之处,但也只要做到顺应内容自然结束,揭示题眼,不给人生硬地“接尾巴”感觉,也都是美的。如《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看着同学们张张兴奋的笑颜,我深深地被感染了。抬起头来,望着阳光下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禁为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而感到骄傲,为祖国人民奋斗不息的精神而感到自豪。”

另一方面,抓文章段落层次的构成样式。文章结构通常有横式结构,纵式结构,综合式结构等,但“文无定法”,学生作文只要做到了按一定顺序,有层次地叙述清楚要说的人或事,就是美的。拿前文提到的《秋天的校园》一篇来说吧,就是采用了递进式关系的段式:“校园的前院美”,“校园的后院的操场也美”。“校园最美的要算矗立在中央新建成的教学大楼了。”另外,文章的过渡、照应,也是美的结构不可缺乏的部分,经常注意这些方面,学生就会逐步

掌握完整、有序、别致地美的结构。

通过对学生作文从内容到形式分项进行寻“美”赏析,才能比较准确地、全面地发现学生习作中的点滴进步和长处。作文批阅也才算可靠、客观、有效。学生就会在鼓舞中继续积极地感悟、倾吐,从而真正达到“以美启真”(启迪学生智慧),“以美扬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美怡情”(愉悦精神,美化心灵)的作文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