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摘 要: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持续加快,给本就拥挤的城市交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各大城市近些年大力修建地铁工程,以缓解城市地面交通压力。但由于地铁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容易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其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属于重中之重,如若防水施工不到位,不仅会影响地铁工程整个施工作业的顺利推进,而且还给后期运营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施工单位必须明确地铁地下车站防水施工的重要性和相关要求,严格把控防水施工技术要点,提高防水处理效果,为地铁车站的安全运营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地铁工程;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 1 地铁工程地下车站防水施工的重要性分析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应用,现如今我国地铁工程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最初的车站设计与施工都需要借助外力帮助,到现在相关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所有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国地铁领域工作人员的不断研究与创新发展。车站防水施工作为地铁工程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技术,其和整个地铁工程基础建设乃至后期运行期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密切关联,一旦地下车站发生渗漏水问题,就会大大增加沿线各项基础项目和保护设施发生坍塌事故的风险,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甚至还会威胁到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加严重的是,地铁地下车站如果发生渗漏水,即使立即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也无济于事,所以必须在工程施工中强化车站防水施工,下面就具体的防水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2 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2.1 基层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首先,清理并整平基层,保证基层没有积水。其次,垫层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收水碾压处理,并组织专业人员对碾压过的垫层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若垫层中存在孔洞或者缺口现象,可以利用水泥砂浆实施填充处理,同时进行找平修整处理。再次,借助模板对围护结构侧墙表面实施制模,若现场需要模板为防水层提供必要的支撑,应将竖向支撑设置在表面,固定好之后再安装模板,模板相互之间的接缝需控制在12毫米之内。

2.2 地铁地下车站结构防水处理施工技术要点 2.2.1 车站底板的防水施工技术

本文以防水卷材防水施工为例进行分析,首先,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防水卷材的具体铺设位置,然后开始铺设第一层防水卷材。通常情况下要求带有颗粒感的一面朝上铺设,其主要目的是促使基层表面和胶结层之间的良好黏结。其次,防水卷材搭接过程中,无论是长边还是短边,搭接宽度都不能超过75毫米。在撕掉搭接部位隔离膜之后,还要注意搭接部位是否处于整洁干燥状态,而且不能有气泡残留。再次,防水卷材搭接好之后,还需借助压辊或者其他工具对其实施压实操作,保证黏结的密实度能够满足工程施工标准。

2.2.2 车站侧墙的防水施工技术

地铁地下车站侧墙防水卷材的铺设同样也是先找准具体铺设部位,然后将防水卷材固定在侧墙支撑面上。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需充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长短边的间距,确定好间距之后便可以开始搭接长短边,搭接前需要撕掉隔离膜,同时保证搭接边可以达到对各固定点的全面覆盖。如果施工中选用的为自黏式高分子防水卷材或者湿铺防水材料,需要对长短边的搭接宽度做适当的调整。为了保证最大搭接质量符合工程施工要求,还可以利用自黏型双面胶条对封缝进行处理,保证封缝厚度约为1.2毫米,宽度约为80毫米。

2.3 地铁地下车站重点防水部位的施工技术 2.3.1变形缝的防水施工技术

[1]

变形缝属于地铁地下车站施工中比较容易发生渗漏水问题的一个部位,防水施工中我们可以通过科学设置止水带来提升其防水性能。同时还需要注意,在止水带的两侧配设相应的注浆管,利用注浆管对提前配制好的浆液实施灌注。除此之外,如果需要还可以通过在变形缝当中嵌入聚硫橡胶密封膏或者埋设PVC止水带等方式,以保证变形缝防水施工效果。

2.3.2支撑头和施工缝的防水施工技术

支撑头的防水处理多为向缝隙当中灌注胶水进行填充的方式,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取得不错的防水成效。具体施工过程中,首先在支撑头缝隙中合理布设注浆管,然后通过管道对缝隙进行灌注填充。防水材料的选用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我国目前比较常见的防水材料主要包括镀锌止水钢板和结晶型水泥基渗透防水材料。止水钢板的应用需要对其搭接长度进行合理控制,同时还要保证止水钢板埋入深度的科学性和钢板表面的平整度,找平之后可以利用胶合剂对钢板实施固定。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作业同样也十分关键,浇筑过程多选用分层浇筑模式,振捣必须保证其均匀性和充分性,保证混凝土内部没有残留气泡。

2.3.3地下连续墙夹缝和顶板收缩缝的防水施工技术

地铁地下车站施工中,最好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来配制混凝土混合料,结合聚硫密封膏对车站顶板实施防水处理,以提升顶板防水性能,因为顶板是车站中比较容易出现渗水问题的一个关键性位置。同时整个施工期间还需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冷空气进入,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温度和湿度,强化混凝土施工裂缝管理工作,避免因为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而影响顶板防水效果。若发现地下连续墙存在裂缝,应立即实施开凿清理,并借助压浆设备和出浆管给裂缝中灌注适量的水泥浆液,起到很好的封堵作用。

2.3.4后浇带和穿墙管件的防水施工技术

地铁车站穿墙管件的防水处理多采用膨胀止水带,并配合使用相应的防水材料对板面实施密封,保证防水质量。后浇带则多选用镀锌钢板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具体施工中,先将镀锌钢板止水带设置在接缝部位,然后将钢板止水带平行

[3][2]

铺设在其背水面。需要注意,注浆管布设间距应在8米到13米之间,注浆操作可以选用反复灌注方式,提升后浇带防水质量。

2.3.5围护结构的防水施工技术

首先,保证围护结构的垂直度和平整度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并在其迎土面设置主筋,背土面设置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在地墙接缝处设置引水管。注浆施工最好选用速凝水泥,配合结晶水泥进行使用。

2.3.6降排水施工技术

降排水施工即将疏导排出车站施工区域的地下水,将地铁地下车站发生渗漏水的风险降至最低。在开始施工前,施工单位还应安排专人深入现场进行仔细勘察,明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水文环境等,基于此确定最为科学合理的降排水方式,比如:凿井或者是集水坑等都是不错的地下车站降排水手段。我国现如今多数地铁地下车站施工中都选用的全包式降排水系统,即在车站结构的防水层外面恰当的位置铺设排水沟,并将其和站内的排水沟连接在一起,再将阀门安装到横向连接的排水管,这就实现了对现场地下水的顺利排放。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铁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地下车站防水施工仍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积极创新,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效果和整个地铁工程建设质量及运营安全都息息相关,和社会效益及经济收益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所以我们应充分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科学开展车站防水施工作业,确保最终防水效果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和要求。

参考文献

[1]雷滨源.地铁车站项目中优化防水及质量管控的重要性[J].区域治理,2019(52):180-182.

[2]刘淑娟.地铁车站工程中防水新型材料及其施工技术分析[J].粘接,2019,40(07):95-98.

[4]

[3]高桢.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探讨[J].居舍,2019(17):49+37. [4]张廉祥.地铁车站结构综合防水措施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2):24-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