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46例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华佗小知识


46例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46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真菌性鼻炎患者,对患者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患者出现炎症或真菌情况,术后随访2年发现,无复发情况。结论:对于真菌性鼻炎患者,可选择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减少创伤,降低复发率,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标签:鼻窦内窥镜;真菌性鼻炎;治疗;效果

真菌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空气污染、滥用抗生素等均会导致真菌性鼻炎发生。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真菌性鼻炎病例明显增加,发病率不断提高。真菌性可采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Caldwell-Luc手术是真菌性鼻炎常用治疗方式,但该手术治疗方式容易导致局部引流阻碍,且创伤面积较大,预后效果不理想。鼻窦内窥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操作简便,且疗效明显,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真菌性鼻炎治疗中。本文以我院收治的46例真菌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真菌性鼻炎患者,其中,男27例,女19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61岁,平均年龄(40.8±5.1)岁,平均病程(1.4±0.2)年。临床表现包括反复头痛、眼眶周围皮肤疼痛、面部疼痛、鼻塞、流鼻涕、鼻涕伴血等。经鼻窦内窥镜检查发现,42例患者的中鼻甲肥大,12例息肉样变,10例钩突肥大,17例鼻中隔偏曲。所有患者均经CT扫描等相关检查确诊为真菌性鼻炎患者。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选择Messerklinger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的病变情况及病变鼻窦组织,进行钩突切除,对筛泡进行咬除,然后进行OMC开放,对上额窦自然开口进行扩大,清除患者鼻窦腔内的脓性物质、呈干酪样的黑褐色或灰黄色物体、血性腐物等,采用生理盐水对鼻窦腔进行反复冲洗,直至生理盐水变清澈[1]。对于病变的筛窦,可切除后组或前组筛窦,对鼻中隔偏曲进行合并,对于下鼻甲肥大患者,进行矫正或部分切除。

1.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采用100ml甲硝唑(0.5%)+100ml生理盐水对手术鼻腔进行冲洗,并进行鼻窦内窥镜检查,观察患者有无病变组织残留,并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患者鼻腔。术后48小时可拆除鼻腔填塞纱条,术后第4天才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2次/d,术后第7天才用鼻窦内窥镜进行血性分泌物及术腔痂皮清理,并清除肉芽及水肿组织,确保患者的鼻腔引流通畅。

2结果

经治疗,46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改善,窦腔粘膜逐渐恢复,引流通畅,无患者存在炎症或真菌情况,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术后随访2年发现,46例患者均治愈,无1例复发,治疗效果良好。

3讨论

真菌性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由条件致病菌引起,这种病菌可长期存活于人体鼻窦及鼻腔组织内,无明显症状。当机体抵抗力出现大幅度下降时,则会引起菌群失调,从而导致鼻窦通气引流出现狭窄、闭塞等情况,最终引起真菌性鼻窦炎。由于鼻窦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存在较大区别,因此,临床症状、病情发展以及预后效果等也会因人而异。真菌性鼻窦 炎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另一种是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后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大多数患者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2]。主要是由于真菌依附在人体粘膜表面上,如鼻窦粘膜、鼻腔粘膜等,其中,曲霉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体。本组46例患者经细菌培养及病理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症状包括面部压迫、头痛、鼻塞、流鼻涕、鼻涕带血、脓性鼻涕等,这些症状与鼻窦恶性肿瘤及慢性鼻窦炎较为相似,因此,若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可采用CT检查,应尽量避免出现误诊现象[3]。对于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清除患者鼻窦组织内的真菌团块,使鼻腔引流通畅,避免真菌再生。鼻窦内窥镜是一种微创手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减少创伤,促进患者恢复,因此,临床多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鼻窦内窥镜手术对于病变组织清除较彻底,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且鼻窦通气引流效果较好,对于鼻中隔、蝶窦、筛窦等病变可有效清除,对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中鼻甲病变等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治疗效果明显。在本研究中,46例患者均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全部治愈,经2年随访发现,无患者出现复发情况,预后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对于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可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彻底清除鼻窦组织内病变,减少创伤,术后给予鼻腔冲洗,降低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赵声波.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2例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2(04):216-217.

[2] 付亚斌.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21例[J].中国内镜杂志,2010,08(08):124-125.

[3] 李娟,王朝山.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4(16):368-3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