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车上讲解

来源:华佗小知识
 大家来到肇庆,真是个明智的选择。肇庆原名是端州啊,是首批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星湖是全国首批4A级风景区、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示范区之一,肇庆星湖风景区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被誉为兼得“西湖之水,阳朔之山”的“岭南第一奇观”。位于肇庆鼎湖区的鼎湖山风景区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电视上经常放的一则广告:你喝过山泉水吗 ?大家听过吗?对,就是鼎湖山上的正宗的超级清甜的山泉水了,大家喝过吗?肇庆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在肇庆的历史遗存中,最精华、最富代表性的当属宋文化;而这些宋文化的结晶,又多数都与

包公治端州有着或明或暗的历史渊源。!肇庆是岭南古郡,古称端

州,曾是西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自秦以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200多年,既是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又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化最早的交汇处。一代名臣包拯在北宋仁宗年间(1040年-1042年)任端州知郡事,在3年的“市长”任内,包公带领端州人民开凿水井,解决饮水卫生问题;加固堤围,治理西江洪水;开渠道排积水,增加耕地;重视交通和兴文办学,完善市政设施,修建粮仓储粮备荒等。

正是由于任职端州期间突出的政绩与口碑,包公随后被调回汴梁开封府,官拜“龙图大学士”,最终成了名动天下的“包青天”。

传说当1042年包拯3年任满离开肇庆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顿感跷蹊,立即查问手下人。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手下人见并非金银珠宝便收入囊中,包公却坚辞不允,立即取出端砚抛到江中,这才风平浪静。后来,在包公掷砚处便隆起了一块陆洲,这就是砚洲岛。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西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黄布沙”。当地人根据此传说,在砚洲岛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至今犹存,且香火不断。

悦城

龙母祖庙始建于秦汉时代,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的圣地,以优美的风水环境和独有的“龙母文化”而名播海内外,是广东省内香火最旺、鞭炮最多、最富神奇色彩的庙宇,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并称为岭南古建筑的“三瑰宝”。

龙母祖庙位于德庆县悦城镇五龙山下,悦城河与西江交汇处,秦汉期间兴建。历代相传悦城龙母乐善好施,能 消灾解难,一千多年来香火不断,尤其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八的龙母诞期,来朝拜的人更是人山人海,数 以万计,香港来的人也不在少数,成为一大奇观。

龙母曾得到历代皇帝的册封,现在庙中还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开国皇帝的洪武诏书碑。一千多年来龙母祖庙重修了13次。在公元1905年(清光绪31年)曾集中两广的能工巧匠,耗费巨资,花了七年的时间重建了这座龙母祖庙。 1985年,社会公众和港澳同胞集资300多万元,又进行了全面的整修。

大家都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吗?没错,就是笔,墨,纸,砚,而砚是文房四宝之首。

最著名的砚台非端砚莫属了,端砚正是出产于我们的肇庆了,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是不少人心之结。端砚不但古来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近年已所有名坑都已“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所有名坑: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宋坑等端砚身价日升,这些原料已经越来越珍贵 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外。还与其开采、制作的艰辛有关。一方端砚的闻世,要经过从探测、开凿、运输、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洗涤、配装等十多种艰辛而精细的工序。采砚石无法用机械化操作,只能以手工为主。

好了,说了那么多,相信大家也对肇庆有所了解了吧,大家先让大脑休息一下,下面让我来为大家献唱一首歌,大家先听,我唱完后就猜歌名,啊。

永远是朋友, 祝你平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