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开挖边线,坡脚线
边坡开口线(坡脚线)计算方法
路基结构形式:
一、 填方坡脚线计算
已知条件:中桩设计高程(①),实测点高程(②)和实测点偏距(③),求坡脚线的偏距。
① :376.263 ②:372.230 ③:59.111
先计算出路基边设计高程(④):
④=①-15.5*0。015—7*0。015+0。15+2。5*0。02+20*0.02=376.525 再计算路基边与实测点高差:④—②=376。525-372。230=4.295
(完整word版)开挖边线,坡脚线
根据坡比计算出坡顶到坡脚的距离:4。295*1。5=6。443 由实测点高程计算得出坡脚线的偏距为:50+6.443=56.443(米)
再测量27+60左56。443米的高程⑤,再计算出坡脚线的偏距,以此类推找出坡脚线的位置。
二、 挖方坡脚线计算 1、 Ⅰ型边沟的开口线
已知条件:中桩设计高程(①),实测点高程(②)和实测点偏距(③),求坡脚线的偏距。
① :382。087 ②:389.511 ③:53。247
先计算出路基边设计高程(④):
(完整word版)开挖边线,坡脚线
④=①—15。5*0。015-7*0.015+0。15+2.5*0。02+20*0.02=382.349 再计算实测点与路基边高差: ②-④=389。511—382。349=7.162 根据坡比计算出开口线到坡脚的距离:7。162*1=7.162
由实测点高程计算得出开口线的偏距为:50+1.8(水沟碎落台宽度)+7.162=58.962(米) 再测量11+20左58.962米的高程⑤390.130,再计算出坡脚线的偏距59.581,以此类推找出坡脚线的位置。
2、 Ⅱ型边沟的开口线
Ⅱ型边沟结构形式:
(完整word版)开挖边线,坡脚线
已知条件:中桩设计高程(①),实测点高程(②)和实测点偏距(③),求坡开口线的偏距。
① :381。447 ②:414。921 ③:78。896
先计算出路基边设计高程(④):
④=①—15。5*0。015—7*0。015+0.15+2.5*0。02+20*0。02=381.709 再算出护面墙顶的设计高⑤:381.709+1=382。709
再计算实测点与护面墙顶高差: ②—⑤=414.921—382。709=32。212
根据高差32。212判断有几阶台阶:1阶控制高差为8米,32。212/8=4余0.212。由此判
(完整word版)开挖边线,坡脚线
断此处应有5阶台阶.
其中前3阶坡比为1:1,1阶台阶宽度为10米,宽度共为30米。第4阶台阶坡比为1:1.5,1阶台阶宽度为14米.第5阶宽度为0.212*1。5=0。318. 由实测点高程计算得出开口线的偏距为:
50+1。875(水沟碎落台宽度)+30+14+0。318=96.193(米)
再测量4+40左96.193米的高程⑥416.794,再计算出坡脚线的偏距98。坡脚线的位置。
959,以此类推找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