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复习题一
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即保护的四性。
选择性就是故障点在区内就动作,在区外不动作。当主保护未动作时,由近后备或远后备切除故障,使停电面积最小。因远后备保护比较完善(对保护装置拒动、DL拒动、二次回路和直流电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绝动作均起后备作用)且实现简单、经济,应优先采用。但远后备保护切除故障的时间较长。在高压电网中,应加强主保护。
1提高系统稳定性;○2减少用保护的动作速度应尽可能快速。快速切除故障的好处: ○3减少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 ,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 户在低电压下的动作时间;○
电流互感器作用:(一次)大电流变换为(二次)小电流(额定值为5A或1A);隔离作用。
电流互感器的特点要求:
1) 一次绕组与高压回路串联,I1只取决于所在高压回路电流,而与二次负荷大小无关。
2) 二次回路不允许开路,否则会产生危险的高电压,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 3) CT二次回路必须有一点直接接地,防止一、二次绕组绝缘击穿后产生对地高电压,但仅一点接地。 4) 变换的准确性。
(2) 电压互感器:
作用:一次高电压变换为二次低电压(额定线电压100V;相电压为57。7V)
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IdzJ 继电器的返回电流:能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值。IhJ
对于仅反应于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
①接点容量大,可直接接TQ去跳闸
②当线路上装有管型避雷器时,利用其固有动作时间(60ms)防止避雷器放电时保护误动
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Ⅱ段) 1、 要求
① 任何情况下能保护线路全长,并具有足够的灵敏性 ② 在满足要求①的前提下,力求动作时限最小。
特点:
①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大于本线路全长 ② 依靠动作电流值和动作时间共同保证其选择性
③ 与第Ⅰ段共同构成被保护线路的主保护,兼作第Ⅰ段的后备保护。
作为本线路主保护的近后备以及相邻线下一线路保护的远后备。其起动电流按躲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保护称为过电流保护,此保护不仅能保护本线路全长,且能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
定时限保护特点:
① 第Ⅲ段的IdZ比第Ⅰ、Ⅱ段的IdZ小得多,其灵敏度比第Ⅰ、Ⅱ段更高;
② 在后备保护之间,只有灵敏系数和动作时限都互相配合时,才能保证选择性; ③ 保护范围是本线路和相邻下一线路全长;
④ 电网末端第Ⅲ段的动作时间可以是保护中所有元件的固有动作时间之和(可瞬时动作),
Ⅲ故可不设电流速断保护;末级线路保护亦可简化(Ⅰ+Ⅲ或II+III),越接近电源,t越长,应设三段式保护。
a、 三相星行接线:保护1和保护2之间有配合关系,100%切除后一线路 b、 两相星行接线:2/3机会切除NP线。(即1/3机会无选择性动作) 异地两点接地发生在同一母线的两条并行线路上:
① 经济性: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优于三相星形接线
三相星形接线:发电机、变压器的后备保护,采用电流保护作为大电流接地系统的保护(要求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敏性)。
两相星形接线:中性点不接地电网或经高阻接地电网中。(注:所有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应安装在相同的两相上。A、C相)
方向保护误动消除办法:采用90度接线方式,加记忆回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