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骨盆骨折73例治疗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10Ju,l19(19)#2401#

骨盆骨折73例治疗分析

王春辉,吴 兵,王自刚

(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09年3月本院

收治的73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46例根据Tile分型及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结果 48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手术组在术后6,12,18,24个月的疗效明显优于保守组(P均<0105)。结论 骨盆骨折应尽量选择手术治疗,可以获得骨盆外形恢复好、功能恢复快的效果,能有效防治并发症。

[关键词] 骨盆骨折;外固定架固定;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 R68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10)19-2401-02

随着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日益增多,骨盆骨折发病率逐年提升,目前已占全身骨折总数的1%~3%。尽管现代医疗技术已有很大提高,骨盆骨折病死率仍在5%~20%,致残率高达50%~60%

[1]

例)用拉力螺钉或3~5mm钢板固定。骶骨骨折(2例)用闭合拉力螺钉固定。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24h拔除。113 观察项目 比较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功能恢复情况,尤其应注意患者治疗后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腰背痛、骨不连、畸形愈合、骨盆前倾、双下肢不等长、脊柱代偿性侧弯、步态失常、骶髂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永久性神经损伤等。114 疗效评定标准 在术后6,12,18,24个月按Majeed[3]功能评分表对每个患者的平均总分(满分为100分)进行比较。根据Majeed[3]疗效评价标准,对疼痛、站立、坐、性生活及工作恢复情况进行评价,>85分为满意,70~85分为良好,55~69分为一般,<55分为差。

1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u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2 结 果

211 随访情况 手术治疗患者中32例、保守治疗患者中16例得到24个月的随访。3例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患者出现双下肢不等长,2例保守治疗者不等长在4cm以上,余均在2cm以下。2例保守治疗患者出现畸形愈合,其余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肢体及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212 临床疗效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者在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术后24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1。

表1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者功能恢复评分比较(x󰅌?s,分)

时间手术后6个月手术后12个月手术后18个月手术后24个月

保守治疗26.38?6.2147.71?5.5157.71?6.3188.65?6.22

手术治疗64.71?7.2174.32?4.8388.82?2.6591.82?3.05

u8.217.6219.531.062

P<0.05<0.05<0.05>0.05

。骨盆骨折多因巨大暴力直接作用、挤压

或撞击骨盆所致,多数伤情严重,常合并大量出血,休克发生率很高,又常常合并腹腔、盆腔脏器、泌尿生殖道损伤[2]。本院2005年1月)2009年3月收治73例骨盆骨折患者,笔者对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2例,女21例;年龄15~58岁,平均27岁;车祸致伤48例,塌方或重物压伤25例。按Tile法分型:B1型36例,B2型18例,B3型2例,C1型9例,C2型6例,C3型2例。112 治疗方法

11211 保守治疗 对27例有严重合并损伤及一般情况估计近期内不会好转的进行保守治疗,其中B1型12例,B2型8例,B3型1例,C1型3例,C2型2例,C3型1例。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单侧或双侧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持续骨牵引、骨盆悬吊加双下肢骨牵引、/40字复位后90b-90b牵引等,时间6~10周。

11212 手术治疗 4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B1型24例,B2型10例,B3型1例,C1型6例,C2型4例,C3型1例。首先在C臂X线透视下手法将骨折复位,初步矫正旋转畸形及纵向移位(如果存在)。取髂前上棘后2cm处做一小切口,分离至骨表面,用4.5mm钻头沿髂脊中间钻入,深度4~5cm,角度与矢状面呈40~45b,与冠状面呈10~15b。用6mm固定针沿上述方向拧入5cm。同样方法在第1根固定针后方每隔2cm拧入第2、第3根固定针。利用固定针做手柄,透视下再次复位骨折,安装外固定架固定。患者术后卧床6~8周。切开复位内固定:采用髂腹股沟手术入路,注意保护股外侧皮神经及股动静脉,男性避免损伤精索。用复位钳将骨折及骶髂关节复位,骶髂关节脱位或骶髂关节附近骨折(31例)采用4mm、5mm2~3孔钢板2块固定,骶骨侧用1枚螺钉,髂骨侧用1~2枚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并髂骨或耻骨骨折(13

3 讨 论

随着对骨盆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出现,对骨盆骨折稳定性将会有更加深入和清晰的认识,可以预见,骨盆骨折的治疗将日趋简化、规范和有效。近年来对骨盆骨折解剖及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普遍认为早期骨折复位固定在减少出血、防止后期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选择哪种手术固定方法仍无统一性。主张外固定架固定的认

#2402#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10Ju,l19(19)

保守治疗中由于骨折往往为不稳定的,尽管有外固定及牵引,但骨折断端间的微动仍较明显,容易再出血并影响骨折愈合;而手术患者由于坚强的内固定使得骨折端间微动及出血的可能性大大减少,术后早期就可进行功能锻炼,因此在伤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内其疗效明显好于保守治疗,所以尽量选择手术治疗,可以获得骨盆外形恢复好、功能恢复快的效果,能有效防治并发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2):81-84

[2] BrandesS,BorrelliJJ.Pelvicfractureandcomplicatedurologicin2

juries[J].WorldJSurg,2001,12:1578-1587

[3] MajeedSA.Gradingtheoutcomeofpelvicfractures[J].

JointSurg(Br),1989,71(2):304-306

[4] 刘利民,雍宜民,沈惠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外固定技术的应用

[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10-13

[5] 宋连新,张英泽,潘进社,等.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1):11-12

[收稿日期] 2010-01-20

JBone

为[4]:外固定架加压固定可以有效减少骨盆容积,控制出血,防止搬动过程中已凝集的血栓脱落而再次出血,有利于复苏,同时为进一步诊断及相关损伤的处理提供可靠的帮助。而主张内固定的则认为[5],内固定是治疗骨盆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更符合生物力学。

本研究结果表明,手术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的疗效明显高于保守组治疗者,保守治疗难以整复有明显移位的骨盆环骨折,多数此类骨折患者会有许多晚期并发症,如腰腿痛、骨不连接、畸形愈合、双下肢不等长等。本研究根据Tile.s分型及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多发伤、Tile.sB型早期(平均6h)行骨折闭合复位及外固定架固定,单纯骨盆骨折、Tile.sC型在伤后5~7d行开放复位,用3.5~4.5mm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固定。B型骨折患者早期部分采用外固定架复位固定并作为最终治疗手段,获得了良好效果。在随访的B型骨折患者中,未发现骨折再移位,患者恢复满意,说明此方法在某些骨盆骨折的治疗中,特别是伴有多发伤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本研究C型骨折均采用内固定治疗,能准确复位,从而大大降低了后遗症的发生,术后X线片见骨折基本达到解剖复位,术后4周左右患者即离床活动。早期

参考文献]

[1] 裴国献.骨盆骨折的诊疗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1,3

带锁髓内钉加镍钛记忆合金卡环固定治疗股骨粉碎骨折

李征良,杜近武,宋宏伟,罗 灿(湖南省株洲市二医院,湖南株洲412005)

[摘要]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加镍钛记忆合金卡环固定治疗股骨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 用带锁髓内钉加

镍钛记忆合金卡环固定碎骨块的方法治疗股骨粉碎骨折29例。结果 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无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无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带锁髓内钉加镍钛记忆合金卡环固定的方法符合AO坚强内固定的原则,是治疗股骨粉碎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镍钛记忆合金卡环;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10)19-2402-02

股骨骨折是临床最多见的骨折之一,其治疗效果各家报道不一。2004年3月)2008年3月,笔者应用带锁髓内钉加镍钛记忆合金卡环固定治疗股骨粉碎骨折2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本组29例32肢,男21例,女8例;年龄21~72岁,平均38.6岁;骨折类型按AO分类:B型12肢,C型20肢;闭合骨折18肢,开放骨折14肢。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3例,重物压砸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摔伤3例,机器铰轧伤2例。新鲜骨折26例,陈旧骨折3例。急诊手术14例,择期手术15例。应用静力型带锁髓内钉21肢,动力型带锁髓内钉11肢。

112 手术方法 本组均采用切开复位或清创后扩大原伤口复位,于骨折段股外侧前切口,显露骨折端及骨折块,清除嵌插在骨折端的骨膜、肌肉及血凝块,但尽量少剥离骨折端及碎骨块的软组织,用复位钳提拉复位碎骨块,三爪钳固定骨折端和碎骨块。股骨采用顺行或逆行入路进入髓腔,顺行入路经梨状窝开口,逆行入路经髁间窝处开口。用开髓器(骨锥)打开入钉点髓腔,然后用扩髓器逐个扩髓,以扩至比预先测量好的髓内钉直径大1mm为原则,置入髓内钉,安放连接器及定位器,复位满意后,于髌骨上缘1~2横指处切口,用6mm定位钻钻定位孔,定位杆锁定,从远端的瞄准孔依次钻孔,导丝探测测深、攻丝、锁定交锁钉,完成远端2枚锁钉的安装,以骨折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加压,游离蝶形多块碎片对位后,选用术前选择好的(24~28mm)不同型号的镍钛记忆合金卡环,放入冰盐水中浸泡1~2min,用撑开器撑开,安放在骨折碎片上,再用温盐水(45~55e)热敷卡环上,卡环上立即收缩,将骨折两端及一些碎骨块牢牢固定,用持骨钳夹住安装好的卡环提拉上下移位,检查卡环是否松动。视骨折碎片固定情况而定,选择加压静力固定或者动力固定。最后进行近端2枚锁钉的安装。冲洗、引流管引流,逐层缝合。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复查X线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