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教学设计
规律。换言之,有效的教学环节总是出现在最合适的位置,承前启后,紧扣教学任务,指向教学目标。例如,绝大多数老师都能认识到教学情境对于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但不少教学设计在精巧的导入环节之后,常常安排“正音正字”的任务。学生靠着教学情境的刺激,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心理准备刚刚就绪,突然被认读生字生词的任务打破,其实际影响可想而知。再如,知人论世对于文本学习很重要,但需不需要将它作为教学环节单列,必须考虑文本的特殊性,不是每一份设计都要套用“作者及背景简介”的程式。“套板反应”的思维惯性会造成教学环节的堆砌,设计意图不明会导致教学环节的错位,这都是设计、撰写失范的表现。
4.问题指向要明确
课堂学习要解决一系列彼此关联的问题,问题解决了,也就学有所得。通过设置高质量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推进教学,才能确保教学的效果。尽管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是在课堂师生互动环节中随机生成的,但忽视预设而寄希望于生成,不但虚无而且随意。专
就教学预设而言,显性的设问必不可少,且至为重要。
其中,无疑而问或自问自答不能说绝不该有,至少应该尽量减少。问题指向明确,意味着对思考的范围、内容有大致的引导或限定,为的是能聚焦学习的重难点,集中讨论以寻求解决的方法,大而无当则漶漫无边,集思不成,何来广益?举例来说,“谈谈祥林嫂的悲剧”指向性模糊,“你觉得祥林嫂有哪些必死的理由”聚合性就要好一些。“《蜀道难》中的句子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整有的散。试着把全诗多读几遍,看看有什么感受。能不能说说你体会到的表达效果?”这样的提问指向明确;而“《蜀道难》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则宽泛无着,效果要逊色很多。
总之,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实录等案例类文本的撰写有其必然的规范,在格式、体例、内容等方面有着基本的要求。明确并遵循这些要求,所撰写的案例类文本才具有应用性,这也是最起码的专业性。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责编夏家顺]
《哦,香雪》教学设计
□王
【教学设想】
这篇小说收在人教版部编本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七篇现当代中外作品(五首诗歌,两篇小说)围绕“青春”这一话题组元,“都是对青春的吟唱”。学习本单元的小说,要“思考作品的意蕴”,“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哦,香雪》是铁凝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描写改革开放初期山村少女对现代生活的向往,字里行间渗透着别样的青春情怀,感人至深。教学时引导学生尽可能深入地品读文字,读出体会和感动,培养审美敏感性。拟从情节梳理入手,由表及里,逐步走近人物,在环境氛围中沉潜,“还原”场景和心理活动等细节,品咂语文味。教师激发学生阅读、思考,提供探讨交流的“场”,设置驱动性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共情以共鸣,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
学语文
荩
2.披文入情,学习探究小说主题及其现实意义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研习关于人物描写的文字,揣摩香雪这一人物形象。
2.聚焦人物心理、自然环境等描写,探究作品表现的主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话题
今天要学习的这篇小说,标题就很有意思。根据阅读印象,你认为去掉“哦”会怎么样呢?
预设:注意叹词背后多出的意味。“哦,香雪”,这样的香雪让人好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香雪”呢?
27
2020年第3期
专论平台
设计意图:咬文嚼字,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对标题……对黑夜的恐惧与拥有铅笔盒的兴奋交织,强烈的的审察,捕捉作品塑造人物形象背后所要传达的东西,自尊与对父母的愧疚纠缠在一起,近乡的喜悦与伙伴为后面探究主旨张本。们的情谊让香雪复杂的情绪瞬间释放……
二、梳理情节设计意图:聚焦细节描写,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能不能用简短其反映的精神追求。的语言复述情节?四、探究主题
预设:从北京开往山西的火车,每晚会在一个叫1.香雪归来“台儿沟”的地方停留一分钟,这里的姑娘们每天都会文中关于香雪归来之后的描写耐人寻味,值得反“盛情”迎接它的到来。有一天,香雪为换一个塑料铅复咀嚼。笔盒踏上了火车,又走三十里夜路往回赶,凤娇等伙伴“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们一直在等她。“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获取基本阅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读印象。既训练语言概括、表达能力,也引导学生由浅“古老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入深走进文本。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三、细读文本预设:香雪是台儿沟第一个坐火车的人,她让伙伴1.火车来了们牵挂;香雪的“壮举”又让她们激动、兴奋、自豪。这(1)根据小说内容,还原在火车到来之前,台儿沟是世上最美最纯最真的情感,是青春的亮色,也是美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人性的光辉。
预设:纯朴、贫穷、落后、闭塞。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充分讨(2)火车终于开进了台儿沟。从“北京话”、矿冶学论;香雪既是独特的,又是群像的代表,始终与“台儿沟院女大学生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视角,交流关于“香的姑娘们”保持着同一性。雪”或“凤娇”的印象。2.“哦,香雪”
预设:香雪——美丽、淳朴、善良(台儿沟“唯一”考“叹词+人名”的表达带有强烈的情感倾向,引发读上初中的人)。者的思考:“哦,香雪”,香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姑娘呢?
凤娇——大胆、率真、质朴。预设:美丽善良,惹人怜爱的香雪;台儿沟里,向往设计意图:“火车来了”带来台儿沟的显性变化,引城市的香雪;自尊执着,发人深思的香雪……导学生抓住叙事的逻辑起点;赏析环境、场景描写,以点设计意图:呼应课堂起始环节,联系标题把握作品带面,感知故事中人物群像的日常生活及其整体背景。的审美价值;引导学生练习语言表达的概括能力,锻炼
2.踏上火车综合思维能力。香雪已经有了一个父亲亲手做的“小木盒”,还要五、布置作业用“娘”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去换自动铅笔盒,她毅1.阅读与分享然踏上了火车。对此,你怎么理解?青春,有着特殊的美好记忆;我们的青春,总能在
预设:青春期的虚荣源自维护尊严的需要,与“香经典作品中找到激荡的回音。课外搜寻、认真阅读一雪”们身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木质铅笔盒影射着台儿两篇表现美好青春印记的经典(名家名篇,比如汪曾祺沟的贫穷和落后。《受戒》),将其中一篇推荐给同学,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设计意图:“踏上火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镜头,引2.表达与交流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的言行;把握情节推进的前后勾如果你有表达的冲动和交流的兴趣,可以“致我们连,把握环境、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的青春”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篇短文。
3.夜行三十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扩展学习空间,将课堂学习向香雪终于换回了梦寐以求的铅笔盒,为此她走了课下延伸,扩大、强化并反馈学习效果。三十里夜路。作者用了不少笔墨来写这些。仔细揣(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摩,谈谈你对这部分文字的理解。[责编夏家顺]
预设: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写和外在环境描写。
28
学语文
2020年第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