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贝 教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一只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随文理解“旋涡”“脖项”“棱角”“荣誉”“稀罕”等词语。

2.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句子所包含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词句。 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文中的道理,学习贝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 献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体会对比手法对表达思想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的含义,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方法

品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悟。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教师手势,学生,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回忆并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贝?你能不能试着用文中的词语来说一说。

(生:丑陋的 可怜的 可敬的 教师相机板书这几个词语 ) 二、再读课文,交流体会。

1.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只丑陋的、可怜的、可敬的贝。请用不同的线条划下来。 2.学生汇报。

三、理解、感受贝的丑陋,激发对贝的同情。 (一)贝的丑陋

1.首先呢,我们说这是一只丑陋的贝。

文章的哪一部分描写了贝的丑陋呢?(第三自然段)

出声地读读这个自然段,想一想,从哪能看出这是一只丑陋的贝?

(大屏幕出示第三自然段:“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 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他;又带着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哪些语句具体写出了这只贝的丑陋?

(大屏幕出示:“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

教师板书:没有了。。。。失去了。。。

除了这一段中写出了他的丑陋,文章当中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他的丑陋吗? (他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他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

2.指名读这几句话,(指导朗读)

过渡语:这真是一只丑陋的贝啊,因为他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指板书叙述)

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对于贝来说,值得他们骄傲的荣誉到底是什么呢?(是美丽的外壳)会是怎样的美丽呢?能不能在文中找到描写贝壳美丽的语句?快速读,划下来。

(二)贝的美丽

1.学生汇报,大屏幕相机出示:“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2.指导朗读、想象这美丽的贝壳的样子。

3.大屏幕出示多张美丽的贝壳的图片,从视觉上给学生以冲击,令学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引导学生练习表达:同学们,当这么美的贝壳一下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怎样的赞叹?

4.学生抒发赞叹之情,进而带着这种赞叹的语句再来读描写贝壳美丽的语句。

5.同学们,从你们的朗读和赞叹声中,老师体会到了你对这些美丽贝壳的喜爱,你见到了他们,会有什么想法呢?

大屏幕出示: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项上。人们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

指导朗读,读出对贝壳的夸赞。 (三)再次体会贝的丑陋。 1.再读描写贝丑陋的语句。

对于漂亮的贝壳来说,即使生命结束了,他们的壳上还留着人们喜欢的色彩和线条,而对于这只丑陋的贝呢?让我们再来读读描写这只贝的语句。

2.过渡:同学们,在他的壳上,有绚丽的色彩吗?那就应该有精美的图案了?他生来就与别的贝不一样吗?(不是)说说看你所知道的。(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

为什么会这样了呢?(就是因为有一颗小小的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这真是一只可怜的贝啊!(指板书)

(四)感悟体会贝历经的磨难,进而体会贝的可怜。 1.大屏幕再次出示第三自然段。

这是一颗什么样的石子?从哪能看出来?(大屏幕出示,相机板书:折磨) 2.教师激情引读:

如果说这是一颗圆润的石子,这只贝受到的痛苦也许会少些,可这偏偏是一颗——(十分坚硬的石子,又带着棱角)

如果说这是一只有着铁一般刚硬身子的贝,也就罢了,可他的身子偏偏是——(嫩嫩的身子)

可他在忍受这一切折磨的时候,却怎样?(板书:默默)

同学们,如果你曾是一只漂亮的贝,当你看到你的同伴遭受着这样的痛苦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同情)

教师:让我们带着这份感情,再次朗读第三段。 3.创设情境,体会贝与石子抗争的过程。 真是一只可怜的贝啊!(指板书) 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只贝的一生吧。

创设语境: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在海里玩耍。谁知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

壳内,他立刻感到了钻心的疼痛,他无论如何不能挤碎他,因为,那是个——(生接读)“十分坚硬的石子„„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一个月过去了,他用力磨那颗石子,甚至那软软的身子都流出了血,但他发现,那是个——(生接读)“十分坚硬的石子„„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一年过去了,他的壳变得暗淡无光,他知道他再也不会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了,他发现,那真是个——(生接读)“十分坚硬的石子„„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不知多少年过去了,贝们近乎忘记了他的存在,每天与那颗石子的较量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当太阳升起,他只能——;当月亮星星倒映在水中,他只能——;潮起潮落,漂亮的贝们聚在一起,他只能——,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默默的,它说不出来。他的肉体是痛苦的,他的内心更是孤独的。

这真是一只可怜的贝。

三、揭示贝孕育了一颗大珍珠,进而体会贝的可敬。

1.为什么又说他是一只“可敬”的贝呢? (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板书:血和肉 大珍珠)

2.重点体会“磨制”。体会贝是用什么来磨那颗石子?在“磨制”的过程中可能会„„可能会„„可能会„„他曾间断过吗?曾放弃过吗?是啊,他在分分秒秒地磨制,在日日夜夜地磨制,在长年累月地磨制啊!

3.出示幻灯:“即使——,他也——; 即使——,他也——; 即使——,他仍在——;“ 4.提升贝可敬的品质。

说贝可敬,更是因为他同石子分分秒秒、永不气馁的较量。

说贝可敬,更是因为他带给人们一颗大珍珠以后,当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他,但没有找到„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板书: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

5.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与贝对话,超越文本,读写结合。

同学们,此时,当你的眼前就是这只用他的血和肉尽其一生孕育了一颗稀罕的大珍珠,和曾被人忽视、冷落甚至一脚踢开的贝时,你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你把最想对他说的话,写在书上。

6.变文为诗,再读文章,升华感情。

如果说贝的这种不屈于磨难的精神是一首诗,那么它一定是世界上最壮丽的诗篇;如果说是一首歌,那么它一定最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让我们饱含着崇敬之情,再来读读贝与石子较量,与命运抗争的语句吧!

大屏幕出示: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 无论如何不能挤碎他 又带着棱角

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 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 没有了图案 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 但他默默地 他说不出来

五、学习写作方法,拓展迁移

1.作者写贝,赞颂的仅仅就是一只贝吗? 小结:文章借物喻人。

2. 能说说生活中,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人跟这只贝有着同样的品质呢? 3.说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的含义。 六、总结升华

一只贝的童话,一篇人生的寓言,从这篇寓言里,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希望你们也做一个像这只贝一样的人: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 板书设计

一只贝

漂亮(外表)丑陋 :没有„没有„失去„ 默默付出

可怜 : 折磨 默默 不求回报

空剩(内在)可敬: 血和肉 大珍珠 勇于奉献

借 物 喻 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