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犯有假币罪如何判刑?

来源:华佗小知识

使用假币罪的判刑规则及法律依据:一般情况下,使用假币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10万元罚金;若使用假币数额巨大,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罚金;若使用假币数额特别巨大,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2条。

法律分析

一、使用假币罪如何判刑

1、构成使用假币罪的判刑规则:

(一)构成使用假币罪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1-10万元罚金;

(二)使用假币的数额巨大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罚金;

(三)使用假币放的数额特别巨大的,则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使用假币多少判刑

拓展延伸

假币罪的法律判决标准及相关因素分析

假币罪的法律判决标准及相关因素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判决标准包括伪造假币的数量、质量、流通方式等,以及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和犯罪动机。其次,判决还考虑了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对国家经济秩序的影响等因素。此外,法律也规定了假币罪的量刑档次和幅度,根据犯罪情节和被告人的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其他相关因素还包括被告人的前科记录、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法院将依法进行公正判决,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尊严。

结语

使用假币罪的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根据犯罪情节的不同,判决标准也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构成使用假币罪的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1-10万元罚金。若使用假币的数额巨大,则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罚金。而若使用假币数额特别巨大,则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法院将根据伪造假币的数量、质量、流通方式等因素,以及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和犯罪动机,综合评定被告人的刑罚。这样的判决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尊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第一百八十九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第一百七十条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

(三)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