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装配建筑玻璃幕墙结构元件施工的前期准备、
基本要求、工艺程序和质量检验方法。 适用于指导本公司硅酮结构密封胶施工应用。
2、前期准备工作
2.1 相容性及粘结性试验 工程承建商必须提供工程上正式使用的与结构胶相接触的所有基材
样件。 一般 包括玻璃、铝型材、双面胶条等。并以文件形式委托(委托书见附件 3)本公司进
行相容性及粘结性 试验。
按 GB16776-97 标准附录 A 或 ASTMC1087 标准试验方法进行相容性试验, 以 确定硅酮结构胶与双面胶条的相容性。
按GB16776-97附录A或ASTMC794试验方法进行粘结-剥离试验。以确定是 否需用底涂来确保良好的粘结性。
相容性及粘结性试验结果符合 GB16776-97后,将向工程承建商提交试验报告。
2.2 工程图纸的审验及结构胶设计胶缝尺寸的验算
承建商必须提供工程图纸及相关设计参数,本公司根据
JG102-96《玻璃幕墙
工程技术规范》,对工程硅酮结构胶粘结节点设计审验;对结构胶缝尺寸验算。以 求达到最合理的节点设计和胶缝设计。 结构胶设计胶缝尺寸可以按下式计算粘结宽 度:
Cs=Wka/(2000 fl)
Cs--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宽度( mm)。 Wk--风荷载标准值( Kpa)。 a--玻璃的短边长度 (mm)。
f1--胶的短期强度允许值。按138Kpa采用。
根据具体情况要对玻璃自重效应, 地震效应以及温差效应等进行综合考虑, 进 行结构胶粘结宽度的设计计算。
3、施工基本要求 3.1 对施工人员的要求
实现玻璃幕墙单元件的粘结密封,依赖于施工操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严格、 熟练的正确操作,这些人员应具有以下条件:
3.1.1有高度责任心,懂得玻璃幕墙的安全可靠性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3.1.2熟悉结构胶施工工艺程序,熟练掌握粘结密封操作技术和施工工具;能看懂 工程图纸
规定的粘结密封部位及配套材料状况。
3.1.3掌握粘结密封失败后的排故方法和技术安全的基本知识。
3.2施工技术条件的要求
3.2.1硅酮结构密圭寸胶的施工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3.2.2施工环境应光线充足、清洁、具有防火、防爆、防尘等措施。 3.2.3施工环境温度一般不低于10C,相对湿度不低于30%。
3.2.4对结构胶的生产日期、合格证书、检验报告、胶缝验算报告,相容性和粘结 性试验报
告一一核对,产品应符合标准和幕墙设计要求。
4、施工工艺程序 4.1基材表面清洗
被粘材料表面的清洗对工程质量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清洗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 键。
因此,严格的表面
4.1.1清洗剂通常为甲苯、二甲笨或丁酮。清洗用布应为白色清洁、柔软、烧毛处 理的棉
布。
4.1.2对被粘材料表面的污物采用\"双布擦拭'法进行清洗:
用容剂浸润一干净布块,擦拭被粘表面只能顺一个方向进行。
既在溶剂未挥发之前,立即用第二块干燥而洁净的布块把被粘物表面上的溶剂 擦去,不允许溶剂在表面上干涸。布块应定期更换,保证布块不对表面引起二次污 染。
蜜清洗宽度应始终大于粘结密封施工宽度,一般两边各放宽
1cm左右。
氫〕当清洗 深而窄的部位时,可用干净的布缠绕在合适的工具上,按上述程序 进行擦拭。
曲每次只清洗1小时内能完成粘结密封施工的部位, 并保持其清洁,否则应重 新清洗 蜜清洗质量的检验,使用由清洁剂浸润的洁净布块、 擦拭被粘表面,要求布块 上必须无污染。
蜜清洗过的表面不允许用手再次触摸或其它任何方法再次污染表面。 小时内不涂胶的表面,在涂胶前应重新清洗一次,方可施工。
清洗后1
4.1.3注意事项
曲操作现场必须有良好的通风和防火、 防爆措施,同时遵守有机溶剂使用的技 术安全规定;
既使用清洗剂时,只能从容器中倒出浸润擦布,不允许把擦布浸入清洗剂中, 以免污染溶剂,更不允许在被粘表面喷洒或涂刷清洗剂, 流,引起油污溶解后扩散到更大范围。
造成清洗剂在被粘表面溢
4.2底涂应用
通过相容性及粘结性试验结果确定是否使用底涂。
正确使用底涂有助于原本不易粘合的表面产生强而持续的密封粘合。 用应严格按下述方法进行:
底涂的使
4.2.1底涂应在溶剂清洗之后,注施结构胶之前使用。
4.2.2在小容器内倒入足够立即使用底涂,将装有剩余底涂的容器盖紧,以防其变 干或水份
渗入底涂中。
4.2.3用自然硬手刷或一个干净的无脱绒白布在被粘表面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底涂, 切勿倾
倒或过多使用底涂。必要时遮住被粘表面边缘以防止底涂施于被粘表面以外 的区域。
4.2.4仅对将于1小时之内进行粘结密封注胶的表面施用底涂,当灰尘较多时,在 底涂干化
后立即注施结构胶。
4.2.5底涂内含有挥发性易燃溶剂,因此要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底涂,且有防 火防爆措
施。
4.3结构胶的注胶程序及成品养护
4.3.1在注胶之前,先用护面胶带将被粘区域外沿的水平表面盖住,以防止在刮胶 时污染这
些区域。
432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可以直接用于手动或气动枪施工,使用气动枪时应调
节好操作压力,防止注胶时产生气泡。
433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须使用专用打胶设备,按规定比例均匀混合,混合均 匀性用蝴蝶
试验方法测试(见附件 1),并填写纪录。
4.3.4枪嘴口径应小于接口厚度,使枪嘴伸入接口二分之一深度。枪嘴应均匀适度 地移动,
确保接口内充满结构胶,注胶时应防止移动过快或往复而产生气泡或空穴。
4.3.5注胶完成后,应及时用刮刀将接口外多出的结构胶向内压实,使结构胶与接 口的侧边
相接触,以助于减少内部气泡和空穴,并保证结构胶与被粘表面的充分接 触。最后沿同一方向将接口表面刮平整。
4.3.6修整完毕,及时除去护面胶带。并随即在单元板块玻璃或铝框上标上日期及 编号,水
平放置进行养护。
4.3.7再次搬动时间:标准条件下,单组份养护为 7天,双组份养护为12小时。
4.3.8完全固化时间:标准条件下,单组份养护 14天,双组份养护7天。 5、施工质量检验 5.1外观检验
逐块对已制作好的幕墙玻璃结构单元件的外观进行 检查,结构胶应充满被粘部位,无气泡或空穴,否则应在 气泡或空穴处切开,及时在切开的新鲜胶面上重新补实结 构胶。
艸)
5.2随批剥离粘结试验
5.2.1取与结构单元件同质量的玻璃和铝型材,随单元件制 作同时
分别按4.1条清洗工序清洗,4.3条注施结构胶。
5.2.2注施的结构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 单给份7天,双组 份別i抽批剧感廉堆性测底亲盘 3天。按图1从胶条一端以垂直或大于90°方向用力剥离结构胶,
检查结构胶发 生粘结脱胶(A)或内聚破坏(B)现象,记录内聚破坏百分比。测定中,结
构结构胶发 生断裂,表明粘结良好(粘结强度大于内聚强度);如果在胶内气孔或缺陷处发生 断裂,表明施工操作技术有问题。 图1随批剥离粘结性测定示意
甲応徉切強理陶粘精性灣足不施
5.3单元件成品粘结性检验
531从每100个单元件中随机抽取3〜5件,双组份结构胶应至少固化 4天,单组 份结构胶
应固化10天。
5.3.2切开装配框与玻璃之间的结构胶,使玻璃与铝框分开,然后用刀切断结构胶
并沿基材水平切出长约50cm的胶条。按图2所示,用手紧握结构胶条以大于 90° 方向剥离,检查结构胶发生内聚破坏(B)或脱粘现象(A),记录内聚破坏百分比。 图2单元件切胶剥离粘结性测定示意
5.3.3检验部位按注胶施工程序进行修复,原来的结构胶表面应是干净新鲜与旧结
构胶之间产生良好的粘合性。
5.4交付检验
对生产的幕墙玻璃结构单元件,应逐批进行交付检验,只有在粘结达到内聚破 坏,并且外观检验无气泡或空穴时才能验收。
检验合格后,填写施工质量检验报告,检验员应填写检验记录并签字,产品才 能发运、安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