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理科)题目及答案
本试卷共4页,21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盒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主体的体积公式V=Sh,其中S为柱体的底面积,h为柱体的高。 锥体的体积公式为
,其中S为锥体的底面积,h为锥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设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56i
= i
A 6+5i B 6-5i C -6+5i D -6-5i 2 . 设集合U={1,2,3,4,5,6}, M={1,2,4 } 则CuM= A .U B {1,3,5} C {3,5,6} D {2,4,6} 3 若向量BA=(2,3),CA=(4,7),则BC= A (-2,-4) B (3,4) C (6,10 D (-6,-10) 4.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A.y=ln(x+2) B.y=-x1 C.y=(
1x1) D.y=x+ 2x5.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3x+y的最大值为
A.12 B.11 C.3 D.-1 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它的体积为
A.12π B.45π C.57π D.81π
7.从个位数与十位数之和为奇数的两位数种任取一个,其个位数万恶哦0的概率是 A.
4121 B. C. D. 939 98.对任意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α和β,定义足|a|≥|b|>0,a与b的夹角则A.
。若平面向量a,b满
中,
,且a·b和b·a都在集合
135 B.1 C. D. 22216.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一)必做题(9-13题)
9.不等式|x+2|-|x|≤1的解集为_____。
10. 的展开式中x³的系数为______。(用数字作答)
211.已知递增的等差数列{an}满足a1=1,a3=a2-4,则an=____。
12.曲线y=x3-x+3在点(1,3)处的切线方程为 。
13.执行如图2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的值为8,则输出s的值为 。
(二)选做题(14 - 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和C2的参
数方程分别为点坐标为_______。
和,则曲线C1与C2的交
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圆O的半径为1,A、B、C是圆周上的三
点,满足∠ABC=30°,过点A做圆O的切线与OC的延长线交于点P,则
PA=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需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1)求ω的值; (2)设的值。
17. (本小题满分13分)某班50位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4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
[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 (1)求图中x的值;
(2)从成绩不低于80分的学生中随机选取2人,该2人中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人数记为,求得数学期望。
,
,
,求cos(α+β)
,(其中ω>0,x∈R)的最小正周期为10π。
18.(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5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点 E在线段PC上,PC⊥平面BDE。
(1)、证明:BD⊥平面PAC;
(2)、若PA=1,AD=2,求二面角B-PC-A的正切值;
19. (本小题满分14分)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2Sn=an+1-2n+1,n∈N﹡,且a1,a2+5,a3成等差数列。
(1)、求a1的值;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有
20.(本小题满分14分)
.
2x2y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1:221(ab0)的离心率e=,
3 ab且椭圆C上的点到Q(0,2)的距离的最大值为3. (1)求椭圆C的方程;
(2)在椭圆C上,是否存在点M(m,n)使得直线l:mx+ny=1与圆O:x2+y2=1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OAB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及相对应的△OAB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4分) 设a<1,集合
(1)求集合D(用区间表示) (2)求函数
在D内的极值点。
2012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 号 答 案 二、填空题 9.
1 2 3 4 5 6 7 8 D C A A B C D C 1,; 10. 20; 11. 2n-1; 12. y=2x+1; 13. 16; 2
15.
14. (1,1); 三、解答题 16.解:(1)=T3;
2,1 54831513 51751785(2)cos()
17.
(1)由300.006100.01100.05410x1得x0.018
(2)由题意知道:不低于80分的学生有12人,90分以上的学生有3人 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有0,1,2
C926P02
C121111C9C9 P123C1222C321 P22C1222∴ E018.
(1)∵ PA平面ABCD
∴ PABD ∵ PC平面BDE ∴ PCBD ∴ BD平面PAC
(2)设AC与BD交点为O,连OE
∵ PC平面BDE ∴ PCOE 又∵ BO平面PAC ∴ PCBO ∴ PC平面BOE
∴ PCBE
∴ BEO为二面角BPCA的平面角 ∵ BD平面PAC ∴ BDAC
∴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 BO2 在PAC中,
691112 1122222OEPAOE12 OEOCAC323BO3 OE∴ 二面角BPCA的平面角的正切值为3
∴ tanBEO19.
(1)在2Snan12n11中 令n1得:2S1a2221 令n2得:2S2a3231
解得:a22a13,a36a113 又2a25a1a3 解得a11
(2)由2Snan12n11
2Sn1an22n21得 an23an12n1
又a11,a25也满足a23a121 所以an13an2n对nN成立 ∴ an1+2n13an2n ∴ an2n3n ∴ an3n2n (3)
(法一)∵an3n2n323n13n223n322...2n13n1
∴
11n1 an31n11331111111∴...12...n11a1a2a3an3332 13(法二)∵an13n12n123n2n12an
∴
111 an12an111 a32a2111 a42a3当n2时,
111 a52a4………
111 an2an111累乘得: an2n2a21
n211111111∴...1...a1a2a3an525220. (1)由e173 5522得a23b2,椭圆方程为x23y23b2 322椭圆上的点到点Q的距离dx2y23b23y2y2
2y24y43b2byb
当①b1即b1,dmax63b23得b1
当②b1即b1,dmaxb24b43得b1(舍) ∴ b1
x2∴ 椭圆方程为y21
311OAOBsinAOBsinAOB 221当AOB90,SAOB取最大值,
2(2)SAOB点O到直线l距离d∴m2n22
m2n21 又∵331解得:m2,n2
221m2n22 262626262所以点M的坐标为 ,或,或,或,222222221AOB的面积为
221.
(1)记hx2x231ax6aa1 91a2 948aa31a31① 当0,即a1,D0,
31② 当0a,
333a9a230a933a9a230a9D0,, 4433a9a230a9, ③ 当a0,D4(2)由fx6x261ax6a0得x=1,a得
1① 当a1,fx在D内有一个极大值点a,有一个极小值点1
31② 当0a,∵h1231a6a=3a10
3ha2a231aa6a=3aa20
∴ 1D,aD
∴ fx在D内有一个极大值点a ③ 当a0,则aD
又∵h1231a6a=3a10 ∴ fx在D内有无极值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