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教学中的“三会”
领悟教学中的“三会”
作者:郭祝民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11期
摘 要:学生的学习不仅是靠教师的教,更主要的是靠自己的学,而真正的学会又往往取决于学生的“三会”,即听会、看会与练会。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三会 一、学生的学习是靠“听会”
在课堂上学生用心听,并跟随教师的思路前进,这是学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好学生往往在这个环节专心投入,并从中获得灵感与智慧。应该说,“听会”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讲解、点拨,引领学生了解新知识,获取新方法,开拓新思路……“听会”是保证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前提。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讲都能保证学生能够“听会”。听会的前提是教师的讲解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心理需求。首先,教师的语言要贴近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使学生听起来入耳入心;其次,教师所讲的内容必须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即知识系统中所需要提升或补救的部分;再次,为了保证学生“听会”,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听的状态,一旦发现学生听课没有专心致志,就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或者给听课者以具体指导,切不可不顾学生的接受情况,只管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 二、学生的学习是靠“看会”
在教学中教师决不能满足于只让学生“听会”,还要指导学生自己“看会”,也就是让学生通过看听课笔记、看教科书等独立揣摩听来的知识。“悟透”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看会”仿佛与“听会”没什么大的区别,但它确实比“听会”上了一个大台阶。因为它是学生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独立阅读、思索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丰富发展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缺少这个环节,就很容易造成学习中丢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师在重视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重视指导学生进行“自习式”学习。 三、学生的学习是靠“练会”
在学习中常常发现有些学生课堂发言很积极,思维也很活跃,但一旦让他落在纸面上却没有几个可以得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缺少独立冷静思考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真正猎取知识、提升能力,并不取决于教师的教,而取决于学生独立的领悟、反复的练习。
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练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在练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在练的过程中提升水平,这是一切本领获得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独立练习,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探索,在练的过程中领悟,在练的过程中提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私立春晖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