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稿 现场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现场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进行有效控制,使之符合有关规定,满足业主及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期望。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属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工作。 3 术语
扬尘:在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如修缮拆除工程、汽车运输土方、施工现场存放、挖运土及施工作业造成的,被风扬起而大量明显出现在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的尘粒。 4 职责
4.1 工程项目党支部
4.1.1 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监督实施和归口管理。
4.1.2 不定期抽样检测施工现场的噪声,必要时与环卫局和防疫站联系,对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水、粉尘等进行抽样监测并保存记录。 4.1.3 负责对各项目经理部环境管理人员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4.2 各分公司、项目经理部负责本程序的实施和控制。 5 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
确定项目环境管理人员 确定有关的运行与活动 环境因素 识别评价 制定管理方案/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确定目标/指 标 收集有关法律、 法规和其他要求 运行过程控 制 定期检查、 监 测 对比 分析 采取纠正 预防措施 5.1 确定项目环境管理人员
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特点,在工程开工前明确专(兼)职环境管理人员及其职责。
5.2专(兼)职环境管理人员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组织安排策划确定主要施工过程和活动,按《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进行项目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形成项目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策划出控制方式,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报工程项目党支部。
5.3 专(兼)职环境管理人员按《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收集有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地方政府、设计图纸、业主和其他相关方对环境的要求,形成项目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并及时将一些特殊要求传达至有关人员。 5.4 确定项目环境目标/指标
专(兼)职环境管理人员根据公司环境目标/指标、本项目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结果以及相关方的要求及项目本身的特点等确定项目环境目标/指标。 5.5 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专(兼)职环境管理人员针对本项目的环境目标/指标,制定相应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案。环境管理方案应包括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以及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对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确定的其他控制方式,对应制订出相应的针对性详细措施,制定的环境管理方案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报工程项目党支部审批。 5.6 重要环境因素相关活动的主要控制要求
5.6.1 对废气处理可采用禁止现场垃圾焚烧,各单位食堂均应使用液化气等清洁燃料的办法;
5.6.2 对废水处理可采用以下方法:
a)施工现场含泥废水经沉淀池后再通过专用管线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b) 需经专业处理才可排入的应与有关污水处理企业或部门签订协议委托处理; c) 有条件时,现场搅拌站设沉淀池、食堂设置隔油池、厕所设置化粪池,经处理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5.6.3 固体废弃物
5.6.3.1 项目经理部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应精心策划、合理配料,尽量减少浪费;撒落的砼、砂浆等应及时回收利用;
5.6.3.2 对环境无害无危险的一般废弃物集中存放,再委托垃圾清运单位处理或回填利用;
5.6.3.3 对环境有害的化工产品,可单独存放并标志,由项目部通知供货方集中回收或联系有处理该废弃物资能力的单位(如环卫公司)进行处理;
5.6.3.4 对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可回收的废弃物,可由项目部清理集中出售给相关的废品回收公司。
5.6.4 降低噪音的措施,可采取维修设备、控制噪音源等,也可采用设置隔音屏障和消音材料等措施或控制噪音设备作业时间以避开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维修、合理布局、安排在工作棚内;减少夜间施工;模板支拆应轻拿轻放等)。 5.6.5 扬尘控制方法
5.6.5.1土方工程施工应采取有效的防扬尘措施:机械挖土施工时对可能产生扬尘的土质(如砂土、粉砂、地面有浮尘或大风天气施工),及时洒水降尘。现场存土尽量堆放在一起,且小土堆表面要拍紧,必要时洒水保湿或表面覆盖。运送土方、渣土、砂、石子车辆在现场出入口由专人负责,将土方、渣土拍实,并将车轮携带物清洗干净。必要时采用加盖运输车并不得超载等。 5.6.5.2灰土、回填土施工应尽量避免扬尘。
灰土的作业场地,应设临时隔离墙防尘,大风天气应尽量避免洗灰和灰土拌和作业,必要时采用袋装白灰施工,并做好防尘。
5.6.5.3屋面整浇粉状或颗粒状保温层的施工,并应避免大风天气屋面上拌和作业,尽可能在地面隔离棚内拌和或湿拌作业。
5.6.5.4 砼、砂浆搅拌站、水泥库房、水泥搬运或搅拌作业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袋装水泥下车时,应轻搬轻放,有条件的宜使用商品砼或散装水泥罐封闭作业,搅拌站要进行封闭,有条件的应安装喷雾降尘设备。
5.6.5.5 水泥、石灰和其他易扬尘的细颗粒物应放入库内保存或严密遮盖。运输时必须封闭、覆盖,不得沿途泄露、遗撒,卸运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 5.6.5.6 铺设石屑路面、施工石灰、粉煤灰、砂砾垫层等要及时洒水养护、降尘。楼、屋面清理垃圾时严禁抛撒,并注意淋水降尘,严防飘尘。
5.6.5.7 施工现场制定清扫洒水降尘措施,配备洒水设备,并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洒
水降尘和及时清理浮土。
5.6.5.8 施工现场有条件的应按绿色环保工地及标准化工地要求进行绿化和硬化。 5.6.6 对存在水土流失的地段可采取修筑防护墙﹑导流沟和人工植被等措施。 5.6.7 节能降耗,合理利用材料
a)严格执行材料计划审批制度,按照材料计划并凭料单发料。 b)充分利用库存材料,采用新技术,合理用料。 c)用料时精打细算,做到人走料净,场地清。 d)用料充分计算,做到不下错料,使材料尽其用。
e)废弃的纸张应为双面使用过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无纸化办公。 f)纸张的发放应有专人管理,发放使用应有记录,资料复印由专人负责。 g)杜绝长流水、长明灯现象。
5.7 项目经理部应对环境因素控制方案进行操作交底。
5.8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环境因素控制策划的方案落实各项措施,并组织实施;必要时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制定应急方案并进行控制。
5.9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项目施工管理的具体情况组织有关人员按《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对项目环境管理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并按《信息分析与持续改进控制程序》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对比,需要时,按《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实施,使整个环境管理工作处于受控状态。 5.10工程供方和劳务供方的环境控制
5.10.1对于存在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的项目,尚需对工程供方和劳务供方的施工现场进行环境控制或委托供方进行控制(具体要求应在分包合同中明确),具体按《工程专业分包控制程序》和《劳务管理控制程序》进行监控。
5.10.2对外采购的设备和材料有环境指标规定的需满足有关规定(在合同中进行明确)且在使用过程中按《采购控制程序》和《施工机械设备控制程序》进行监控。 6 相关文件
现行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文件 7 记录
7.1环境因素识别清单
7.2环境管理方案 7.3施工总平面布置 7.4环境标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