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更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的观念,以新的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我们的课程更具时代性。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本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年级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教研活动的内容及措施
1、备课: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结合学校提出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坚持课堂教学八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2)开展好组内听课活动,抓好常态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
(3)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4)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班与班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3、促教研
(1)常规教研: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示: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组织学习思品课程标准,研究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开学初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根据反馈,及时修改。)
2、继续进行课题的学习和探讨,完善科研课题。
3、做好开学的备课、上课等常规工作。
4、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十月份:
1、继续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并做好记录。
2、理论学习〈新思品,新教法〉,做好九月份教学反思交流工作。
3、结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思品教研活动。
4、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十一月份:
1、做好课题研究教学准备工作。
2、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并做好十月份教学反思交流工作。
3、组织期中考试复习及检测工作。
4、第三次教学常规检查。
十二月份:
1、“师徒结对”活动经验交流。
2、继续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并做好十一月份教学反思交流工作。
3、第四次教学常规检查。
元月份:
1、组织期末考试复习和检测。
2、做好期末学生的评价工作。
3、进行十二月份教学反思交流。
4、各班进行本学期思品工作总结、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