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本杰明巴顿奇事电影观后感

来源:华佗小知识

长生不老是皇帝追求的,越活越年轻是百姓向往的。于是有广告人编出“60岁年纪,30岁心脏”的故事,以及“去年20,今年18”的噫语。1920年有美国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写了一个短篇小说,把这种梦想说得跟真的一样。70多年后,大卫。芬奇把这个梦弄成电影,更像真的了。
但越活越年轻真是好事吗?布拉德。皮特扮演的本杰明。巴顿轮到了这份好事:他生下来是老头,却越活越年轻,最后是越活越小,小到回归出生时原形,又回到无。
如此人生逆行,他本人无法协调由此产生的矛盾:当他生出来有张七十多岁形象的时候,却有着一颗童心,而当他走到生命尽头时,却是娃娃脸后心的完全衰老。本杰明也完全无法与周边世界协调:当他经历了无数周折和青梅竹马的黛西终成眷属后,黛西已是韶华将尽,而本杰明却是日益步入花样年华,两个情人一辈子的正常对接,只有短短几年,此前,她少他老;此后相反,岁月距离渐行渐远,直到融入无限。
黛西是座标,所有的周边人都是座标。当整个世界正常运行时,本杰明的倒行逆势越来越充满杯具:爱他的人一个个逝去或一个个老去。他最后只剩下孤独。
本杰明期望用出走来逃避时光座标。第一次出走,他上了拖船,在那里完成了他“老年”向“中年”的转换;第二次出走,他浪迹天下,这一次他不得不出走是因为他到达和黛西年龄交叉点后开始向两个极端越拉越远。黛西重新回到正常生活轨道,再也不用为情人光滑的皮肤和自日益松驰的皮肤担心,本杰明的岁月逆行却走向杯具性尾声,皮肤越来越嫩,形象越来越小,最后又回到起点:养老院。
此片化妆毫无悬念地获奥斯卡奖。其实和化妆相配的还有皮特的演技:幼稚的老头和沧桑的儿童,这样的题目能够成为电影学院的小品考题的,这是需要极高的把握水平的。
只是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用读日记倒叙手法。一个上去很真实的逆行的杯具生,不需要导演再用电影手法再来逆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