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你是要孩子快乐,还是逼迫孩子优秀?

来源:华佗小知识

刚看了一篇文章,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的主人公小轩生活在一个父母都是高管的家庭。优秀能干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女儿也是优秀出色的,于是从小严厉要求,成绩一定要比别人好,上的学校一定是最好的。哪怕孩子资质平平,拼尽全力也达不到预期,依然不惜重金给孩子请最好的家教,上最好高中,考最好的大学。为了达到母亲的期望,小轩读书的这十六年过得何其辛苦,以为大学毕业就能摆脱她本不能胜任的学习之路。然而,社会这所大学才是真正的残酷之地。凭借着母亲强大的关系网,被母亲逼着进了优秀人才聚集的单位后,周围人的优秀、能干、高要求越发显得自己无能、格格不入。最终,这个女孩不堪压力,选择了从单位的21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痛苦不堪的青春年华。

令人何其唏嘘!

很多父母,打着爱孩子,为了孩子将来过得更好的旗号,从小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各种比赛。似乎只要孩子按着家长的规划去走,她就能走出辉煌的人生之路。

然而人生路那么长,变化那么 多,你如何能预测哪条路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呢?

我的邻居Z的孩子与我孩子同龄,从小一起长大。Z孩子刚满三岁时,Z就给报了芭蕾、绘画兴趣班,稍大一些,又增加了拉丁舞、钢琴,英语、拼音、数学等。作为全职妈妈的她,每天奔波在接送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的路上。有时因为时间仓促,哪怕自己和孩子来不及吃饭,也要先赶去上课。孩子每天从幼儿园、兴趣班放学回到家后,还要练习舞蹈基本功,学认字、写字、做算术,孩子每天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周末、节假日也如此。

Z的朋友圈发的,都是关于孩子写了多少字,读了多少故事书,跳了什么舞蹈,算对了多少道题的信息,朋友们都称赞:她家孩子可真听话,叫学啥就学啥,小小年纪就什么都会了。

然而我很少看见她孩子Y有孩子天真灿烂的笑容。就连照片里,也是被妈妈逼迫摆出的各种POSE,挤出来的千篇一律的笑。

有时候我孩子电话约她,Y,明天一起去玩吗?

Y大声问她妈妈:妈妈,我想和KIKI一起去玩,可以吗?

“不行,明天还要上钢琴课,绘画课。”

“就去一次嘛!…”

“说了不行就不行!”

.....

我只好让孩子挂断了电话。

现在还很难说,Z的做法就一定不对。当然,她的初心,是为了孩子能多学点本事,将来能有更多的选择,过得更好。

然而比起孩子的优秀,我更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孩子不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她是个独立的个体,有属于她自己的人生。我们不能把我们未完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代替我们去实现本该我们自己去实现的梦想。

人活着的最好状态,不是升了多高的官,发了多大的财。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为想成为的自己,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杨绛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如果我们将幸福的来源定位于外在的名、利,无止境的欲望会牵着我们走,我们会迷失了自己,到底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想做什么?

听从内心的召唤,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内心的满足感、价值感、喜悦感会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源泉。

所以,孩子成绩差一点,没关系,也许她将来画画很好;孩子没考上好的学校,没关系,也许普通的学校更适合她;也许她挣不到足够多的钱,没关系,只要不至于挨饿受冻,她健康快乐就好。

给孩子多一点尊重,多一些自主选择,不要太焦虑,太心急,孩子终有一天,会走出属于她自己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