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这次回来,准备在家住几天?"
"这次回来, 先陪你过年。过了年,正月初五我就要到县城去。 县里的民政署一大堆的事情要办。朝廷原来的官吏跑了,现在要动员民众,剪除辫子,禁贩鸦片,整饬草荡盐务,筹粮筹款,训练民丁,保境安民,县境内的管辖区划,也要调整公告,事儿不少呢!"
"这不都是民政长官的事?"
"他一个哪里忙得过来?总要有几个帮手。"儿子答道。
李作舟不说话。前清县衙里的老爷,除了断案收盐,其它从来也没见管过民风民俗的事情,现在新来的民政长,禁烟禁赌,禁贩人口,革故鼎新,世道真的要不一样了。
儿子还告诉他,现在外埠实业发展很快,大城市早就建起了电力公司,用电照明,新式蒸汽纺棉机也已经运用。往后,我们在县城也要有人投资办厂,买机器发电,用机器纺纱织布,靠实业创造财富。
这几个月以来,两个儿子带来的各种消息,让李作舟老板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他还来不及消化这一切。与儿子的交流中,他总是听得多,说得少。
新年期间,小二仓这一带,过年一如往常的平静。京城小皇帝逊位,消息没有传到乡下,城里剪辫子的风波没有吹到这偏僻的海边,人们仍像往年一样,祭祖謝神,拜年走动。
乐邻老板一个年节期间,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在家迎候前来拜年的人客,他头上那顶耷耳皮帽,一直捂得严严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