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书笔记:《耶稣的祈祷书》

来源:华佗小知识
读书笔记:《耶稣的祈祷书》

圣经里有一卷不同于其它书卷的书,它的内容只有祷告词,这卷书就是诗篇,诗篇是耶稣的祈祷,是道成肉身的神背负着所拥有的人性,来到上帝面前毫无遮掩的呼求,他比我们更加深刻认识何为苦恼、伤痛、过犯、死亡。以诗篇祷告,是神学家潘霍华的日常习惯,也是直到生命尽头的信仰实践,赋予它灵命的韧度和生命力,以诗篇祷告,便是与耶稣一同祈祷,上帝藉此教导我们如何祷告。

耶稣的祈祷书--思维导图

《耶稣的祈祷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潘霍华,又有译为朋霍菲尔的,他是德国人,是一位知名的神学家,也是位忠于圣言的牧师,著有《团契生活》,《狱中书简》等书。此书是由校园书房出版社出版。
在书中,潘霍华强调,诗篇之所以被收录在圣经,乃是因为这些祷告词或诗歌源于上帝的模式,更正确的说,是上帝写给他自己的,上帝透过诗人的手和笔,为我们提供了一连串以主祷文,为典范的祷告词,换句话说,诗篇的内容,不论是悼词或诗歌,都是以主祷文为蓝本,因此,潘霍华认为,祷告绝对不仅仅是一种倾泻内在情绪的举动,在祷告之前——

我们应该先理解作为上帝话语的诗篇,然后才能够使用他们祷告,所以,重要的不在于是否诗篇,适切的为我们表达出某个特定时刻的内在感受,如果我们想要正确的祷告,很可能必须要做出违背心意的祷告,我们要祷告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上帝要我们祷告的。假如我们完全的依赖自己,很可能我们所祈祷的内容,只是主祷文中的第四句祈愿,然而,上帝所要的却不是这样,应该让上帝话语的丰富性,而不是我们内心的贫乏,来决定我们的祷告。

祷告不是随心所欲的情绪发泄,而是重要的信仰课题,因此,潘霍华在本书的一开始便说,祷告是需要学习的!

学习如何祷告一语听来似乎有些怪异。我们向来以为,倘若不是我们的心充满感动,而自然而然的祷告的话,我们也就不会想要学习如何祷告,然而,认为我们的心会自动祷告,是一个危险的错误,但这个想法,在基督徒当中却十分普遍,因为我们将祈愿,希望,感叹,悲痛,欣喜(心可以自动起作用的情绪)和祷告混为一谈,如此一来,我们也混淆了天和地,人与上帝。祷告绝对不仅仅是内心情绪的倾泻,乃是寻求上帝,与他交谈,不论内心饱满还是空虚。没有人能靠一己之力做到,只有依靠耶稣基督才能办到。*

由于受到路德的启发,潘霍华察觉诗篇与主祷文之间有惊人的相似处,所以他断言,既然主祷文出自耶稣基督,而诗篇与主祷文之间又存有极高的相似性,因此诗篇必定源自基督。由此可见,潘霍华对诗篇的理解与诠释,显然是以基督为中心的。
看过此书之后,又听过小约翰对诗篇的讲解,我也更加的确信,以诗篇祷告,便是与耶稣一同祈祷,上帝藉此教导我们如何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