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理结与悠的作曲入门讲座(创作旋律篇 2-3)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16天:使用理论来创作旋律 -和弦内音篇-

悠:这一讲我将会解说通过理论来创作旋律线的方法。此外,我会把本讲座内使用到的曲子投稿到youtube上,所以还请前往youtube上实际地确认一下曲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理结:好的,那就拜托了!

悠:首先,我打算以C大调音阶作为使用到的音阶来进行作曲。这一次的主题,是“和弦的内音与外音”。

本次使用到的和弦进行

悠:本次使用到的和弦进行如下所示。

和弦进行

这是著名的“卡农”也使用到的和弦进行哦。在流行乐中也属于非常标准的进行,同时也是能够想出各种旋律的、自由度很高的进行。

在C大调音阶中能够使用的音

那么,在这一讲使用到的和弦进行中不会涉及到任何转调了的和弦,所以我们只要使用C大调音阶就行了。

那么C大调音阶是什么呢?

我希望您复习一下《调与音阶》这一讲的内容。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使用“do re mi fa sol la shi do”这几个音。

来使用和弦内音吧

首先,作为我们的第一步,我们试着使用和弦内音来创作旋律吧。

所谓的和弦内音,就是“包含在和弦的构成音中的音”。

C和弦的话那就是“do mi sol”,Am和弦的话,那就是“ra do mi”。

那么,我们赶紧来使用和弦内音来试着创作旋律线吧!

做出来的结果就是下面这种感觉。

曲子的名字叫做《昼下がり》。

旋律线

内音与和弦的相性相当拔群

您如果试听了一下的话应该就会发现,旋律与和弦进行之间是相当地和谐,对吧?

由于内音是包含在和弦中的音,因此不存在会打乱其与和弦之间相互和谐的要素。

因此,任何人无论怎样编写旋律,都不会产生不协和的声响效果。

请一定要记住内音与和弦的相性相当拔群这一点。

但是,听起来太简单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听起来隐隐约约的吧,又或者说很简单吧……总之听起来就跟儿歌差不多。

这种感觉是正确的。

如果只使用内音的话,由于使用的都是和弦的构成音,因此

完全没有不和谐的地方 → 形成了儿歌一样的旋律。

(真正的儿歌,倒也不是真的全都只是用和弦内音构成的。)

基本上旋律的终止音就是调的根音

顺便说说旋律的终止方式,比较流行的方式就是使用调的根音。

根音上的和弦,会产生一种就像是回到了家里一样的安心感,因此在曲子的最后使用它会使得曲子很好地收束起来。

当然,不同的曲子,它的气氛、乐思(Concept)之类的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一点并不是绝对的,不过如果事先能够理解这样子的思考方式的话,理应是能够帮助到我们的作曲的。

接下来,就是和弦外音

被人们所喜爱的那些音乐,基本上都不会是只采用和弦内音就完成的。

也会使用到和弦的构成音所不包括的那些“外音”。

所谓的外音,就是内音的对立面,以C大调中C和弦为例的话,那就是“re fa la shi”,Am和弦的话,就是“shi re fa sol”了。

通过使用外音,会洗练我们的旋律,另一方面,又会产生不和谐的声响,进而很容易形成让人不明所以的旋律,在使用上其中会有不少难点。

可以这么说,作曲,以及创作旋律的深奥程度,就在于外音的使用方式上。外音就是作曲中这么重要的一个因素。

我们将会在下一讲中接触创作使用了外音的旋律的方法。

作为复习,我们再写一首曲子

在上面我们已经使用内音创作了一段旋律,不过我想在这里作为复习,再写一段。

这一次,我们不使用C大调音阶,而是使用A小调音阶。

可以使用的音依然不变,还是“do re mi fa sol la shi do”。

和弦进行如下所示。

和弦进行

这是使用了小和弦的、显得稍微有一些阴暗的和弦进行。

顺便一说,这个和弦进行的前半段,除了调不一样外,在往年的名曲《夢見る少女じゃいられない》中也是被使用过的。

试着写完了

旋律线

因为使用了小和弦,所以稍微有一种阴暗的感觉,曲子给人一种很帅气的感觉呢。

我想您应该明白了,正如同这个例子一样,旋律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和弦的影响,而和弦构建起了曲子的世界观。

通过和弦进行来创作和弦的时候,就很容易限定曲子的世界观,适合有着“我想要创作这样子的曲子”这种想法的场合。

总结

本次讲座“使用理论来创作旋律 -和弦内音篇-”

  • 所谓的和弦内音就是“包含于和弦构成音中的音”。内音与和弦之间的相性相当拔群。
  • 关于旋律的终止方法,一种流行的方法就是使用调的根音。
  • 外音是内音的对立面,指的是和弦的构成音所不包含的音。
  • 通过和弦进行来创作和弦的时候,就很容易限定曲子的世界观,因此适合有着“我想要创作这样子的曲子”这种想法的场合。

第17天:使用理论来创作旋律 -和弦外音篇-

理结:悠!我实践了上一讲《使用理论来创作旋律 -和弦内音篇-》的内容,在旋律的创作上就很顺利了!旋律真的是可以通过理论来创作的呢!

悠:那可这不错。当你掌握了“旋律是如何成立的”这一作曲理论之后,就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乐曲表达能力上了。在这一讲《使用理论来创作旋律 -和弦外音篇-》中,理解上一讲的内容非常重要。

和弦的外音是什么?

在上一讲中也稍微接触过了,所谓的和弦外音,就是“不是和弦构成音的音”。

比如以C和弦来说,就是“do mi sol”以外的所有音。

也就包括了“do#、sol#”这些音了。

外音并不是安全的音

由于外音不包括和弦的构成音,因此如果我们能够熟练使用的话,那么创作旋律线的自由度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宽。

但是,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不和谐的声响,或者产生让人感觉不怎么满意的声响。

在这种角度下,与只使用内音创作的旋律相比较,就带上了很多不安定的要素。

话虽如此,在创作旋律的时候,我们也要经常且有效地利用这些不安定要素,因此不需要对其有所畏惧。

如果是调上的外音的话,那么很难产生不和谐的声响

即便是使用外音,如果只使用音阶上的音的话,那么是不容易产生不和谐的声响的。

此外,即便产生了不和谐的声响,与使用其他调上的音比起来,也不会怎么产生违和感。

但是,如果使用了音阶上没有的音的话,那么产生刺耳的声响的可能性就会大幅上升。

比如,在C大调上使用“shi♭”与使用“do#”,给人的印象就完全不同。

后者会产生刺耳的声响。

使用外音来创作一下吧

总之我们试着把外音也加进来,试着创作一下曲子。

作曲这东西,比起在书桌上学,反复地进行实践会更加有效率。

这一次使用的和弦进行和上一讲一样,都是“卡农”的和弦进行。

曲名叫做《散歩》。

旋律

Point1:内音与内音之间用外音连接

看第1小节的话,你会发现它就是“do-re-mi、mi-re-mi”。

而第2小节,就是“re-do-shi、shi-la-shi”。

实际听一下的话,并不会感觉到什么违和感,是一段很流畅的旋律。

像这样在内音与内音之间使用外音连接,旋律就会显得流畅。

像前者那样沿着音阶往上跑的音叫做“经过音”,往下走了又往上走的叫做“配调”(注:日文名叫做“刺繡音”)。

没有必要把这些记下来,只要知道有这么一些术语就行了。

Point2:小节与小节的连接处用外音连接

试着看一下第3小节和第4小节的连接处的话,会发现这里是“fa-mi”。

这里就是Am的外音“fa”与下一小节Em的构成音“mi”进行的连接。

将外音作为对于下一小节的连接来使用的话,就能够让旋律很流畅地进行到下一小节上去。

即便这里的声响听起来多少有一些不和谐的感觉,但是由于它是连接音,因此这个音本身作为听众关注重点的意义不是那么重,因此从听众的角度出发的话,就不容易感觉到违和感了。

Point3:4度与7度是不和谐声响的源头

紧接着,我刻意试着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声响。

关键就在于第5小节的shi与第6小节之间形成的“shi-fa”这个连接。

对于F和弦而言,这是一个相当不安定的声响。

事实上,对4度和弦使用7度音,以及对使用到7度音的和弦使用4度音,它们的相性都很差,会产生不和谐的声响。

因此,对于G和弦使用fa音也是一样的,会产生让人感觉到违和的声响。

有效地活用不和谐声响

话虽如此,如果我们有效地活用4度与7度之间的不和谐声响的话,那么就能够给与听众一种不安、悲伤、毛骨悚然这样子的,稍微有一些独特的印象,因此实际上它们是被频繁地使用的。

这会成为曲子的点睛之笔,因此在想要创作抒情的曲子的时候,这份不安定感、违和感常常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Major Seventh和弦本身就是由不和谐音构成的。(G7的构成音是“sol、shi、re、fa”)

还请记住,不和谐音本身在作曲中就是一种表现的手段。

不过,过分地强调令人不快的声响效果的话,整首曲子就会崩坏掉,因此这一点还请多加注意。

反复地实践,创造只属于自己的旋律理论

我讲和弦内音,说明了创作旋律的理论,但是这些说到底只是纸面上的理论而已。

接下来,我希望您能够自己反复地进行实践、不断地失败、然后偶尔成功。就这样,不停地试错,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旋律理论。

这样一来,就能够将自己想要创造的世界观通过旋律表现出来了。

旋律、音的性质之类的内容,并不是作为知识来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理论/感觉来进行理解,当自己能够自由自在地使用每一个音之后,真正意义上的作曲才算开始。

这个时候,您一定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沉迷于作曲的。

总结

本次讲座“使用理论来创作旋律 -和弦外音篇-”

  • 外音不包含和弦的构成音,因此在扩大了作曲的自由度的同时,也会产生不和谐的声响。
  • 即便使用了外音,如果使用的是调上的音的话,那么也不容易产生不和谐的印象。
  • 沿着音阶往前跑的音叫做“经过音”,往前跑然后又折返的叫做“配调”。
  • 在小节之间的连接处使用外音的话,由于这个音本身作为听众关注重点的意义不是那么重,因此从听众的角度出发的话,就不容易感觉到违和感了。
  • 有效地活用不和谐音的话,能够创作出表达情感丰富的乐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