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时朝莉老师《彩虹花和阅课》有感
早安,晨光……朗读在语言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作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语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习任务繁重,老师们留给孩子朗读的时间很少,这对他们的学习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小的损失。
小时候,我们写作文描写学校生活时,总少不了写到“朗朗的读书声”。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种美妙的声音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离我们越来越远。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及以后的初中、高中、大学阶段,朗读只有在校庆节目中才能展现。
我的女儿现在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曾经她那稚嫩的读书声现在已经很少听到了。她每天晚上回到家,更多的是爬在桌上不停地写啊写,不断地抄写生字词语或者做课外阅读训练习题。学习的趣味性渐渐被沉重的学业负担所代替。而像朗读、阅读、赏析、非命题写作,这些自主而闲适的学习已经很少有时间做了。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是时代造就的悲哀。在这种重压之下,孩子们应有的轻松、快乐、活泼和灵性也不见了。
记得上初中时,曾经学过著名作家魏巍写过的一篇记述他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文中写道:“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这样美好的情境曾令我们多么感动和向往啊!但现在,这样的事情却只发生在课本里了。
这些天,我陆续听了好几节时朝莉老师的“彩虹花和阅课”。她那像诗一样的语言和说话风格就像一道温柔的亮光照进我的心里。我急忙叫来女儿和我一起津津有味地听她讲课,听她读诗,不由自主地跟着她轻声附和,然后和她一起在满含诗意的文字中沉醉。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找到了心中向往已久的幸福。那是自由读诗的快乐,更是快乐学习的幸福。在这样的课堂中,读诗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是一种对各种情感的美好体验。
我喜欢这样的课堂,这也正是学习应该有的样子。只是听课的时候,手机信号常常不好,一次次地打断我们这美丽的课堂。我不否认“应试教育”的实效性,但它的确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甚至导致了许多孩子“只会写,不会说”。而我喜欢像个孩子一样地,在时老师的带领下舒舒服服地探索诗书的魅力。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孩子呢?所以,希望大家至少在时间允许的时候,让孩子们听一听,跟着学一学,了解诗,了解汉语,了解绘本,了解很多很多的小故事。让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一下时老师这样美美的课堂,拥有一个泡在诗歌里的童年。
时老师正在教孩子们读《苔》时老师的课已经做了很久了,我翻了一下节目单,足足有四五十期。她的彩虹花和阅网络课堂也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参与其中,更获得了众多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喜爱,她还也成为了“2017年马云乡村教师奖”的获得者。虽然,时老师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但她热心公益课堂,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实在令我敬佩不已。
下载CCTAIK软件,然后加群听课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是在为时老师做广告,她的网课也是免费的。我也是一名教师,是在本次教体局统一安排的青年教师培训中有幸结识了时朝莉老师,并在一次次的听课中渐渐成了时老师和阅课堂的大学生。但愿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中受益,而不是等他们一个个都变成“闷葫芦”了才回过头去找原因。因为,那时木已成舟,什么都晚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