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唱“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就真的以为远方有精灵,等我长大到能独自离家时也许可以一路小跑翻过山,赶在格格巫使坏之前打败他。可一年年过去,从前翻不过去的山变得越来越矮,矮得已经不值得小跑着去爬。终于有一天我腿不软,气不喘的散步上去,才发现原来山的那边没有海,没有精灵,只有呼啸的风和更高的山。就像王家新那首诗里写的。遗憾的是那时在我心里没有“用信念凝成的海”。
小时候最大胆的渴望也不过是拥有年画上笑得很丑的胖娃娃手里那只比西瓜还大的桃子。而我在自己家和所有小伙伴家里都没有见过。
那么那只桃子到底在哪里?
童话故事的开头总是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很久以前的桃子早就烂掉了,这是不好的。那它应该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比蓝精灵的家还远。那里没有作业,没有阴天,没有爱发脾气的妈妈,那里有吃不完的糖果,睡一觉醒来枕头旁边就长出一朵小花。而我有一天会去那里生活。
这个想法一直陪了我很久,甚至在发现山后没有精灵以后依然常常跳出来。
总有一天我会去远方生活。
总有一天我会去远方生活!
总有一天……我终于长大了。
长大的世界没有绿色的太阳,没有会说话的蜻蜓,当然也不会有我渴望到达的远方。原来光芒万丈的想象在现实里比萤火虫的点点绿光还黯淡。
可是我心里开始围出一片海。这片海让我相信在山的那边的那边,有另一个值得去的地方等待着浪迹天涯的英雄。我抱着模糊又隐约的期待看见很多人从身边走过,走的很快,一眨眼就只留下让人津津乐道的传说。
在这些传说中我看清了自己期待的是什么,每一天就像从前渴望枕边长出小花一样渴望着揣在怀里的小秘密一点点壮大,同时怕人笑话似的踮着脚尖轻轻挪步,不知道几光年才能走完前方的千山万水,找到自己的荣光。
渐渐地,细看那些传说中的人时我开始怀疑,他们真的值得被称为传奇吗?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有多少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显得伟大?
从荒唐的崇拜中挣脱出来要费好大的力气,但为了免于受辱,我相信了自己的判断。
毕竟他们策马扬鞭春风得意看尽的长安花绝不会是从枕边长出来的。
所以那个远方不是我能到达,也不是我愿到达的地方。
可我心里不灭的期待到底在什么坐标上可以成真?
没有答案。但这么久以来,很多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最后都不了了之,唯有这件事,想到放弃就难过的喉咙发紧,简直比身家温饱还念念不忘。闯荡江湖的不一定能留下传说,但最起码我是自己的英雄。
也许最远的远方从来不在路上,但就像小时候一样,我相信着自己有一天将到达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