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春天我迷上了种植物,网上挑选了一大堆多肉,还不忘给老家的老妈也买一些。所以最近和老妈打电话,聊的话题都是我们各自的植物长势如何。我为她疑似未存活的多肉出谋划策,和她分享我多肉长势喜人的快乐。
这六七年我在外漂泊求学、工作,但每天都要和老妈打一通电话。忙的时候,简单一两句话就挂;不忙的时候,我们就分享各自的生活——交的新朋友、吃到的好吃的、我的恋情、有趣的事情、身边的美景……
对我而言,老妈关于母亲的这个角色扮演得很少,她更像我一个从小玩到大的老玩伴,比我大二十多岁的闺蜜。
2.
我时常觉得,你和一个人感情是深是浅、关系是亲是疏时常与你们一起经历的事情多不多、你们拥有的回忆多不多紧密相关。
从刚刚伸出手Say hi到无话不谈,这中间埋着多少手拉手逛过的街、深夜熬红眼睛的推心置腹、一起放纵的酩酊大醉……
仔细想想,和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刚刚来到世上,用啼哭代替了礼貌的招呼,我们互相认识、开始磨合,一起生活,经历其中的酸甜苦辣,有了属于我们的经历和记忆。
我和老妈的关系能有“非常态”的闺蜜关系,大概是因为在我成长过程中,她从来不是自上而下给我指导、教育。
更多的时候是通过陪伴参与到我的成长、生活里,创造了很多属于我们俩或有趣或甜蜜或快乐的记忆。
小时候,睡前她总是给我讲童话,我们甚至会一起讨论故事里面的情节。那时我是一个真的相信童话世界的儿童,而老妈愿意陪我假装相信那个世界真实存在,认真与我探讨里面的种种可能。
等我年龄稍微大点时,她就给我念家里订阅的报刊杂志。那时候老妈常年订《读者》《青年文摘》,她挑些适宜好懂的短文章给我听,感人的文章我们俩一起红眼眶。再大一些,她买了一套宇宙科学丛书,试图把我的眼光带向地球以外。
对于这些枯燥的知识,我一开始是拒绝的。老妈说,你试试听听,看看有没有意思,妈妈也从来没了解过,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最终还是没有爱上宇宙这类科学,睡前科普小课堂很快就被我扼杀了。但这耳畔的温柔,却一直持续了很多年,是我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幸福的童年片段。
我后来误打误撞看过一篇讲述亲子关系的文章,大致意思是父母在睡前给小孩讲故事、念文章的举动既可以培养小孩的文字感觉,还可以增进小孩与父母关系。
我猜,这种睡前的陪伴,就像我们长大后与闺蜜们互相倾诉的下午茶,是我和老妈成为好朋友的开端。
日久生情,用在所有关系都是一样。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牵连依靠血缘,但父母儿女之间的感情就是依靠日日相处的感受。
3.
我无法计算出老妈舍弃了多少自己时间来参与我的生活,给予我不喧嚣但需要时伸手可及的陪伴,给我一种被爱着的感觉,让我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不易察觉得陪伴机制。
跟老妈关系越来越好,得益于我妈是一个100%合格的听众。她最酷的地方是她总是忘了她是我妈,从来不摆家长的架子。
听我讲学校那些好玩调皮的事时,不会告诉我“不应该”、“不可以”、“不能够”。
她只扮演我的闺蜜,不管我说多出格的事,她都撑着头微笑看我举着手里的鸡爪子眉飞色舞,津津有味或假装津津有味得听我说。
读高三时隔壁班新转来了一个帅哥,我回到家第一时间就兴奋花痴地告诉她。我有点遗憾得感慨帅的总是在隔壁班,她幸灾乐祸得说:“已经高三了,换班级太迟咯!”
我们一起给隔壁班的帅哥取了个外号,他皮肤白,我们就私下喊他小白。于是“小白”这个人就常挂我们嘴边。贫瘠的高三生活,一个转学来的小帅哥也够我们俩聊上半年。
要是哪天回家哼起来小曲,我妈一定会说:“今天这么开心,是不是和小白说上话啦?”
青春期我也不乖,偷偷和男生传小纸条还愚蠢地藏在枕头套里。被老妈发现,拿到我跟前,我有点害怕又觉得很不好意思,心跳加快不知该怎么办。
老妈云淡风轻说一句:“要收好哦,不要乱丢!”就再没有提过这件事。
她知道青春的荷尔蒙需要出口,不管发现我的小纸条还是听到我的小悸动,她都不呵斥、不打压、不多作评价。
又好像对我有种莫名的信任,把青春里七七八八的事情都交由我自己处理,不多嘴也不插手,任由我在里面折腾。
我最终也没有和哪个男生早恋,传小纸条之类的事情始终不痛快,有意思的部分很快就消失了。我回归课堂,好好上课认真念书。
这并不是我有多么懂事,只是我心里暗暗觉得读书期间谈恋爱总归是件有点不好意思的事情,而我和老妈关系这么好,我实在受不了躲躲藏藏的恋爱。
我希望我恋爱中的心动、感动、紧张、生气等等这些珍贵的体验,都能大大方方与我妈分享。
读书时期,我还算乖,有时候考得好,家长会上让我妈分享教育经验。我在窗外看到我妈很害羞,红着脸憋半天也只能憋出一句:“我对她没什么教育,她是自己长的。”
4.
我仔细想想,她煞有介事的教育在我的回忆真的打捞不出,我只是跟她相处的时光里被她潜移默化得感染。
每年春节,她都会准备一个红包给来家门口垃圾站推垃圾的老爷爷。遇到他刚巧来装垃圾,她就把红包塞给我让我过去给他,并嘱咐我要说谢谢。
小时候她带我去郊游,上坡时看到收破烂的老人吃力得蹬着三轮车,她肯定是让我下去帮忙推的。
她尊老爱幼,对小动物也很好,不传绯短流长,妯娌之间也相处得好。不记人恶,对别人的好念念不忘。虽然学历不高,但不庸俗,很少看狗血的连续剧,喜欢看《走进科学》和纪录片。
她不要求我看书、练字,但她常看书,觉得自己字不好就开始练字。我跟她一起的时间多,学着她也爱上了阅读,字也写得不丑。
她和很多家长不同,他们要求小孩学这学那儿,却不陪着他们去感受里面的美、快乐。
我妈也逼过我学琴和背古诗。每晚练琴她在我身边织毛衣,她会跟我分享她听后的感受。她会告诉我这周学的曲子很欢快,比起上周悲伤的调调更让她喜欢;也会说我周一、周二总弹不好,但到了周五就会顺畅很多。
我有时候背古诗,她在旁边听,偶尔哪句很美,她就侧过头来告诉我,“你看,这句写的多美,他们真是太厉害了!”我妈学历也不高,她只是单纯从字眼里感受诗词,告诉我她最直接的感受。
我懵懵懂懂,全无阅历,有时候也搞不明白诗词里的意思。听到老妈提醒,也下意识去琢磨琢磨,图开心而已。
我长大后,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通、不算优秀的人,我妈有时候在我面前后悔:“当初要是好好培养你就好了,我对你太不上心!”
我有时候也在想,要是我妈当年对我狠一点,也许我就不是现在这么不上不下的样子了。
可仔细想想人生最美好的年少时光,我过得非常开心幸福。现在的我普通平凡,但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在平庸生活里找到快乐和自由,这些是我妈带给我的。
优秀或许是从现在开始努力也来得及的事情,毕竟人生是算总账的。
我从来没有告诉我妈她让我的成长有多幸福和快乐,让我在外工作总觉得有副铠甲。我十分感激她,但又开不了口,毕竟和相识25年的老朋友说这些,太矫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