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日程,任务到底什么关系(2)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上一期讲了如何区分任务和日程,今天我来说说我用的软件(说系统真是有点夸张)
利益相关:只是用的很顺手所以安利给大家,并没有收过广告费

日历软件我选了sunrise(Mac端最近打不开...谁知道为什么)
任务软件我选的是Wunderlist,和原生的Reminder

原生提醒事项的优势在于,只要你知道某人的icloud帐号,你就可以共享你的List给到这个人,并实现同步。
举个栗子
家里要买东西,但并不指定谁去买,只需要买好即可。那就在家人共享的清单中添加购买某样东西,一个人购买好后,勾选完成。
原生提醒事项还可以建立多个List并设置颜色。
常用的List比如:愿望清单,书单,购物清单...

原生提醒事项的优势在于,添加以及同步都很快捷,程序比较轻,任务在页面中的显示层级比较高,打开软件就能看到任务。
不足在于:任务不能分配到人员,任务清单不能呈现分类,不能设置子任务

接下来就需要使用到奇妙清单Wunderlist奇妙清单。Wunderlist是免费软件,能在web端,iOS,android,Mac OS,Windows上使用。
新版本的奇妙清单可以设置文件夹,先设置几个文件夹:个人、工作、家庭、兴趣。再设置List,设置时注意名称。
举个栗子
工作(文件夹)
工作:Inbox(List 收到任务先放到这里,到有时间再归类任务)
工作:A
工作:B
工作:等待(等待List放置需要等待别人完成的任务)
工作:共享清单(共享人员添加对方奇妙清单帐号)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你在搜索栏中搜索“工作”,工作下的任务清单都能搜索到。(其实是因为奇妙清单没有开发:点击文件夹,显示文件夹内所有任务的功能)

善用#tag 功能
举个栗子
A任务 #外出
代表A任务涉及外出,在检查任务的时候就能快速识别。单击tag还能罗列这个tag下的任务。相当于多了一个List,tag和list存在转换关系,等待清单也可以设置为tag,再任务后添加#等待

我的非法语法...
我习惯在任务后添加任务涉及的人员名:A任务 @a人员,虽然不能单击@,但是可以快速识别出相关的人员。你也可以设置为#a人员,但看上去像个tag,不像一个人。还有感叹号的紧急程度区分,但觉得不是很好用,高度重要的任务还是用星标就好了。

奇妙清单的缺陷
奇妙清单不能自定义智能List。今天、本周、星标都属于智能清单,我已经将需求发给了奇妙清单的微博,也得到了回应,具体什么时候会有我也不知道...
共享任务需要对方也使用奇妙清单才行...所以不停安利给大家。
奇妙清单还没有回顾功能,只能查看所有已完成任务,其实还是智能清单的问题,回顾智能清单其实是选择:本周、已完成任务,组合起来的清单
奇妙清单同步比较慢,自动同步不及时,很多时候已经删掉的任务手机上还在提醒。

奇妙清单越来越像Omnifocus,但还是离神器有距离,我觉得除了重度GTD使用者,奇妙清单也应该够用了~

那么奇妙清单和原生提醒在内容上我们如何进行区分:
1.长期的,对提醒要求高的,选择写在原生提醒中
2.零散的,对任务结构没有要求的,写在原生提醒中
3.轻松的,专注度低的任务写在原生提醒中,这样当打开奇妙清单时,就能快速进入集中,认真的状态

日历下一期再说吧,就这样

作业没人交,不布置了